为何朱温大杀宦官

Posted 宦官

篇首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何朱温大杀宦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何朱温大杀宦官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作为一股特殊的政治力量,常受诟病。东汉时宦官、外戚如闹剧般你方唱罢我登场。至李唐一代,尤其安史之乱后,宦官更是肆虐朝堂,甚至轮换皇帝。那么,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它对于唐王朝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其实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就相当宠信宦官高力士,让他审阅奏章。其地位之高,连诸王公主都得叫他「 ”阿翁”,太子李亨得叫他「 ”二兄”。但地位再高,终究只是李隆基的代言人,皇帝能让他上来,就能让他下去。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这种格局在安史之乱后,发生了剧变。当时,太子李亨与李隆基分道扬镳,在宦官李辅国的护送下前往灵武继位,是为唐肃宗。李辅国本名李静忠,曾是高力士的仆役,后入东宫伺候太子。因为这份拥立之功,他被任命为判元帅府行军司马,四方奏事、御前符印皆委其掌管。等收复长安后,他又拜李辅国为殿中监,后加开府仪同三司,任兵部尚书。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首位担任此职的宦官了。除他之外,还有宦官程元振任内射生使,鱼朝恩任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节制前线将领如郭子仪、李光弼等。这种政治局面的形成,不能全归咎于皇帝无能。实在是藩镇割据,武将权重,朝堂文官庸弱,皇帝除身边内侍外,缺乏可以信重之人。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权力一旦赋予,就会恣意生长。上元二年(761年)末,肃宗病危,命太子李豫监国。张皇后担心太子因参与平定安史之乱,「 ”功高难制”,也畏惧宦官李辅国权势滔天,遂秘召越王李系入宫,预谋废立太子,然后效仿昔年武则天掌权。孰料宫中宦官程元振悉知此事后,直接报告给李辅国。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后者果断出兵,据《旧唐书》载,他「 ”率兵入,杀越王系及衮王亻闲,幽皇后于别殿。是夕,肃宗崩,乃迎太子见群臣于九仙门。”寥寥数笔,却道出他杀王、囚后、立帝的权势。他刚继位的李豫说:「 ”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显然不把新君放在眼里。李豫奈何他不得,还得尊他为「 ”尚父”,拜为司空兼中书令。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当然,李豫也不是废物一个。他很联合程元振,可能还许以厚利,使他代替李辅国掌握禁军,并暗杀了这个煊赫一时的宦官。可前门去虎后门进狼,程元振上位后比之前任,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被拜骠骑大将军,封邠国公,对朝中意见相左,或不肯服从的官员横加迫害。兵部尚书来瑱被杀,同华节度使李怀让被构陷后忧愤自杀,宰相裴冕被贬出朝堂。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宦官主政造成了两大后果:在朝堂,大臣开始不断结交、依附宦官;在地方,藩镇将帅或视中央如仇寇,或引宦官为奥援。总之,国家大事逐渐被错综复杂的权力网络绑架,任何改革、决策都会陷入这种泥泞中无法自拔。比如唐德宗时,上至将相的任免,下至清闲官职授予,都需要买通宦官。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顺宗即位后,有心改革这一现状。他擢拔一批革新派文官,如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试图排除宦官,并收回节度使任免之权。结果是,短短一百四十六天后,宦官俱文珍、刘光琦等,联合和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荆南节度使裴钧、河东节度使严绶等,迫使顺宗禅让,扶植其子继位,并把改革派悉数贬黜,史称「 ”二王八司马事件”。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被扶上位的唐宪宗在位十五年后,同样下场惨淡,他被宦官王守澄闷死在中和殿,对外宣称是服用金丹致死。王守澄独揽朝纲,先后策立穆宗、敬宗、文宗三位皇帝。唐文宗李昂实在忍不了宦官掌权,先是利用其内部矛盾,让另一个仇士良削夺王守澄的兵权,并赐其自尽。但仇士良显然和昔年程元振是一路货色,上位之后,同样试图权御天下。文宗和身边大臣密谋,借欣赏甘露之名,埋伏下数百手持斧刃的卫士,将宦官人身毁灭。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可谁知计划被仇士良发现,宦官随即把唐文宗带入后宫,然后从紫宸殿出兵,杀向政事堂。中书、门下省的官员、卫兵六百余人被杀。仇士良还不满足,派人屠戮了外廷各个衙门,又在京城里四处搜捕政敌。结果是长安城鸡犬不宁,血流成河。自此,「 ”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内朝),宰相行文书而已。宦官气益盛,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作为皇权衍生品的宦官,竟反过来抢夺皇权,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配图为御史房原创 直到约七十年后,朱温大杀宦官,才结束了这种局面。当然到那时,唐王朝也快没了。

相关参考

北宋为何不用来对抗辽国骑兵? 有如此大杀器

战车这种武器及兵种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大规模使用,一般用于战时冲击敌阵,以其快速优势和冲击力突破敌军阵型,为后续部队赢得胜利而打下基础,在春秋时期战车的使用通常是各诸侯制胜的法宝,但到了战国后期,随着骑...

“飞鸟尽,良弓藏”,为何说刘邦的求贤诏是大杀功臣下诞生的

作者:朱恩杰,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本科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汉高帝求贤诏是汉高祖刘邦称帝十一年(即公元前196年)特为求贤而下的一道诏令。是年,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已有一定年头,亟需更多人才协助帝国的统治,

明太祖朱元璋大肆大杀功臣为何独留汤和一人

伴君如伴虎,这话还真不假。历史上有很多为国建功立业的元勋、大将军等,他们均是善始未能善终,结果都被皇帝老儿给杀了。当然了,历史上像这样大杀功臣的皇帝不胜枚举,笔者不在一一累述了。下面,笔者就来讲一讲明...

梁太祖朱温为何会变成史上最流氓的皇帝

朱温生于公元852年,卒于公元912年,是五代十国后梁的开国皇帝,人称梁太祖。那么朱温简介是什么呢?朱温是安徽砀山人,出生在一个家道中落的书香门第。朱温出生时,家中出现了红光,邻居以为朱温家着火了,便

朱温为何背叛唐昭宗?朱温是怎样成为梁太祖的

黄巢起义失败以后,唐僖宗回到长安。这时候,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已经名存实亡。各地藩镇在镇压起义过程中,扩大势力,争夺地盘,成为大大小小的割据力量。其中最强大的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和宣武(治所在今河南开封)节

后梁开国皇帝朱温,为何有人说他禽兽不如?

后梁开国皇帝朱温,为何有人说他禽兽不如?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这个事要从公义与私德两方面说起。公义反面,朱温反叛旧主,恩将仇报,弑杀唐帝,谋朝篡位。唐僖宗时,山东冤句的私盐贩子黄巢起兵反

朱温比曹操还狡猾,为何不能统一天下

唐朝末年,经过黄巢起义的打击,李唐江山摇摇欲坠,各地藩镇拥兵自重,朝廷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在乱世之中,来自砀山县的无赖朱温登上历史的舞台,他先跟随黄巢起义军,后投降唐朝,经过十几年的征战,成为当时势力

朱温比曹操还狡猾,为何无法统一天下

唐朝末年,经过黄巢起义的打击,李唐江山摇摇欲坠,各地藩镇拥兵自重,朝廷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在乱世之中,来自砀山县的无赖朱温登上历史的舞台,他先跟随黄巢起义军,后投降唐朝,经过十几年的征战,成为当时势力

梁太祖朱温为何传位给养子,自己却是被亲儿子穿肠破肚杀死

梁太祖朱温乾化二年(912年)三月上旬,晋将李存审、史建玛、李嗣肱用奇兵妙计仅以数百轻骑,在河北旧县击溃朱温及梁朝近10万大军,使抱病亲征的朱温病情再次加剧,梁军上下无心再战,杨师厚奉命留守河北魏州,

李晔为何不派遣袁天罡暗杀朱温

无论是画江湖之不良人中,还是在历史中,唐昭宗都不是一位昏君,为了大唐的再度复活,唐昭宗李晔做了很多事情,李晔尊礼大臣,励精图治,而他发动平定四川陈敬瑄与河东李克用的战争,最终消灭了田令孜,重挫了李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