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安史之乱后关乎经济命脉的一场战役

Posted 藩镇

篇首语: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安史之乱后关乎经济命脉的一场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安史之乱后关乎经济命脉的一场战役

大唐王朝在经历安史之乱之后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国家由盛转衰,二是藩镇林立。据《新唐书·方镇》中所列,总共有42个藩镇,实际上远不止这些。 藩镇也叫方镇,《新唐书·兵》中记载:「 ”夫所谓方镇者,节度使之兵也。”藩镇就是节度使所掌握的兵权,即要成为藩镇那就必须掌握一镇的兵权。 唐朝前期实行的是府兵制,这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由西魏时的宇文泰所创,它的优点是兵与将分离。 《新唐书·兵》:「 ”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渐、绝祸乱之萌也。” 这种设置不容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专权一方的情况。武则天时期,均田制受到破坏,府兵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后来代之以藩镇,藩镇最初是为了屯田戍边,防止少数民族入侵,保证边疆地区的安全,唐玄宗时在边疆设置了十个节度使。 藩镇中势力最大的成德、魏博、卢龙三镇,时称「 ”河朔三镇”。 各自拥兵自重,表面上承认朝廷,实际上法令、官爵自有一套。赋税不上缴中央,节度使的职位也是父死子继,或由部下拥立,朝廷只能事后追认,不能更改。像类似河朔型藩镇还有很多,他们都割据称雄,专横跋扈。 安史之乱爆发后,兼领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举起了反叛中央的大旗,成为大唐王朝的敌人。唐玄宗为了平叛并且保证淮西漕运的安全,设立了淮西藩镇节度使。因为唐王朝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江南地区,而淮西是江南物资运往京师的重要通道,可以说是经济命脉所在了,保证淮西漕运中心的安全,对于唐王朝的粮食供给及军队的军饷来源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淮西藩镇的前两任节度使对中央还是比较服从的,到了李希烈任节度使时直接称帝反叛唐王朝。李希烈死后,朝廷任命陈仙奇为节度使,结果为原李希烈部下吴少诚所杀,淮西军共推吴少诚为节度使,主持军务。吴少诚与儿子吴少阳在淮西割据一方,不受中央节制,不向中央缴纳赋税。 唐朝在道士宰相李泌力保下的太子李诵即位后,因中风不能说话,所以也不上朝处理国事。由原来陪伴他读书时的官员王叔文帮他处理国事,王叔文自知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掌握朝政大权,就请老资格的韦执谊出来做宰相,自己做一名翰林学士。 王叔文和韦执谊相互配合,起用了刘禹锡、柳宗元等一批有能力的官员。他们整顿宦官欺压百姓的坏风气,对财政制度进行大力改革,结果触犯了掌权宦官的利益。于是宦官头子俱文珍以皇帝的名义解除了王叔文的职务,又勾结一批老臣,让太子监国。没过多久太子即位,就是唐宪宗。 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去世,他的儿子吴元济接任军务,四处发兵劫掠。唐宪宗对淮西早有戒心,遂以山南东道节度使严绶为淮西招抚使,发兵征讨。然而严绶无军事领导才能,被吴元济打败。 唐宪宗又以宣武节度使韩泓为淮西都统,然后将山南东道分为两个镇,任命右羽林大将军高霞寓为唐、邓、随三镇节度使,与韩泓一起征讨吴元济。但是韩泓出于私心,迟迟不愿出兵,导致战局进展缓慢。高霞寓由宦官引荐,虽作战勇敢,但不善于统兵,受到淮西叛军的伏击,全军覆灭。 后来唐宪宗又用袁滋为申、光、蔡、唐、邓、随六镇节度使讨伐淮西,然而袁滋的表现更令唐宪宗失望,他竟然与吴元济勾结。 淮西一系列的战争失败,对唐王朝是一个巨大的消耗。战争打了四年,唐宪宗平叛的信心开始动摇。在这个关键时刻,宰相裴度坚定决心,表示誓死也要平定淮西藩镇。而且身为太子詹事的军事名将李晟之子李愬也挺身而出,唐宪宗龙颜大悦,任命裴度为彰义节度使兼申、光、蔡四面行营招抚使领兵,李愬为唐、邓、随节度使,行军先锋,讨伐淮西。 李愬首先采取假装懦弱的表现以使淮西军轻敌松懈,进而在俘虏敌方将领后以礼相待,不加侮辱,让他们感恩且愿意死心塌地的追随。降将又把淮西的战备情况详细地告诉李愬,使他知己知彼,李愬遂制定奇袭吴元济老巢蔡州的作战方案。 不久李愬设计生擒了吴元济军中骨干李祐,此人精于谋略又英勇善战,唐军屡次败于他手,损失惨重。军中将领纷纷请求杀掉他,李愬为了劝降李祐为己用,密奏唐宪宗赦免李祐,并且强调如果杀了李祐则淮西很难平定。唐宪宗在李愬的哭求下赦免了李祐,李愬当即任命李祐官职,让他配刀出入大营。李祐对此感激涕零,随即献上雪夜袭击蔡州的计策,李愬大喜。 公元817年冬的一天下午,大雪纷飞,寒风凛冽,李愬突然号令三军紧急集合,以李祐为先锋率领3000人马东进,自己率主力跟进,唐州刺史田进诚带3000人殿后。部队急行军,在凌晨四点钟时抵达了蔡州城下。吴元济完全没有想到官军会来蔡州,所以毫无准备。 当唐军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内城时,守卫才发现情况异常,忙报告给吴元济。吴元济此时还未睡醒,听到报告时不以为然,认为是有人抢东西,不用大惊小怪。稍后又有守卫报告内城已失守,吴元济仍不在意。当听到李愬军中号令之声,吴元济才大惊,忙组织军队登牙城抵抗,但此时唐军已经全部入城,无奈之下吴元济出城投降,李愬把他押解长安,淮西藩镇随即平定。至此割据长达50多年的淮西镇又回到了唐王朝的怀抱,唐王朝的经济命脉得以保住。

相关参考

明朝开国功臣徐达指挥的一场战役,能够颠覆你的战争观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低出身,从这一点来说,朱元璋就是非常厉害的皇帝。在历史上,开国皇帝大部分都是有官员支持的。比如说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就是例子,李渊在隋朝时期,属于关陇集团的成员,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宦官统率的一支庞大禁军,让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维持百余年

唐代宗(剧照)唐代神策军从天宝十三载,哥舒翰在磨环川设立开始,到天复三年被正式废除,一共经历了149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间,神策军走过的历程有其独特性,即在中国历史上它是一支罕见的由宦官掌握的军队。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什么就一蹶不振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朝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翻看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朝代的强盛时期,中央集权必然是空前加强的。所谓中央集权,指的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

一个老外掌控晚清经济命脉五十年

罗伯特・赫德赫德,一个西方人,竟能掌控晚清经济命脉近五十年。在派系林立、官场腐败的清政府中竟能脱生出中国历史上最高效廉洁的“衙门”。赫德传奇而成功的一生,即使在今天的中国,仍然颇有借鉴意义。1868年

安史之乱后,唐朝发生泾原兵变,如果不是此人唐朝提前150年灭亡

安史之乱是唐朝最严重的一次的叛乱,虽然没有推翻唐朝李氏家族的统治,但让这个昔日无比辉煌的盛世王朝由此开始走向衰败、分裂和动荡之中。安史之乱后不久,唐朝又发生了泾原兵变,其规模虽不如安史之乱大,但产生的

明末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大明帝国威名赫赫的将门集体殉国

作者:佑陵1643年9月,寄托着明帝国最后希望的孙传庭集团在河南郏县与李自成起义军相遇,激烈交战后明军开始溃败。李自成抓住战机,一日内追击明军四百里,孙传庭集团遭到毁灭性打击,四万余人战死,武器辎重损

历史上食盐为何能影响到国家经济命脉

盐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当然也不仅仅是因为盐的味道,人的身体也需要盐来帮助调理。食盐在古代并不是一个简答的食品,而是能掌控各个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商品,在早期朝代,国库大部分的来源都是通过食盐

晚清一场关乎中国命运的大论战

随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浪潮的迅猛发展,革命派同立宪派的矛盾冲突便发展到近于水火的地步。围绕推动中国进步究竟应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的问题,革命派和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展

抗日战争时期最耻辱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中条山战役

若是提起中国抗战历史上最为耻辱的一场战役,无疑是史上称之为的中条山战役,也称作晋南会战。这场战役,国军被俘三点五万人,遗弃尸体四点二万具,而日军仅被打死六百七十三人,负伤二千二百九十二人。连蒋介石这个

楚汉相争最重要的一场转折性战役

楚汉之争对于楚汉之争中最重要的一场转折性战役,却由于史料的稀少,而后世在感叹韩信的军事艺术完美的同时却忽略对此战的更深一步的探讨。以致于历代战争研究者对此战要么介绍极其简单,要么存在很多错误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