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朱元璋都没读过书,他们的诗为何那么牛

Posted 刘邦

篇首语: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邦朱元璋都没读过书,他们的诗为何那么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邦朱元璋都没读过书,他们的诗为何那么牛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这其实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但朱元璋比他还要惨,他是乞丐出身,刘邦好歹是亭长,衣食无忧,要论创业的难度,朱元璋比刘邦还要难上一个档次。这两位皇帝都是开朝立代的皇帝,可谓天之骄子,他们除了出身「 ”贫贱”,都喜欢杀功臣外,还有一个相同点就是他们都没读过书,但是都能写一手好诗。 刘邦的名篇有两首,一首是壮志未酬的《大风歌》,一首晚年和戚夫人在一起时唱的无名诗,前面的一首大风歌最为有名,全文虽然只有短短23个字,却风格雄劲,气势豪迈,一般的诗人恐怕都很难达到刘邦的这个水平。而朱元璋也有自己的代表作,一首是写于寺庙的《不惹庵示僧》,一首登基时候的《金鸡报晓》。 这两人的作品风格突出一个文字朴实但霸气外露,大风起兮云飞扬,下笔就不凡,威加海内,安得猛士两句则非帝王不能写出;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虽然字字都很简单平实,但是霸气和杀气洋溢在字里行间。 写《大风歌》的时候,刘邦已到暮年,他本来就是那种大器晚成的人,48岁才起兵,只比秦始皇小3岁。当时刘邦建立了大汉,剿灭了臧荼、陈豨、韩王信,但是北方依旧有匈奴雄踞,内部依旧充满各种危险。当刘邦返回故乡,往事势必会一幕幕涌上心头,这首诗几乎是脱口而出,不假思索,所以才会如此悲凉豪迈。 朱元璋写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时,他刚刚灭掉了陈友谅,大战刚过,北元又还存在,危机依旧存在,未来必定还有一场腥风血雨。此时的朱元璋杀气与霸气齐露,提笔就写下了这首令人胆寒的诗。这首诗里有杀气和霸气,但是没有帝王气,当时的朱元璋还是个农民起义领袖,地方势力,并未真正继承大统,所以,我们很容易从这首诗联想到当年黄巢的那首《咏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在朱元璋登基那一天,他也写了一首诗《金鸡报晓》: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前两句就好比鹅鹅鹅一样朴素,穷秀才看了都难免发笑,但是第三第四句,唤醒太阳,扫尽残星与晓月却让人心头一震,朱元璋扫荡了一切敌对势力,成为天下正主,从此日出东方,天朗气清。这首诗绝不是一个农民起义领袖能写出来的,因为它有帝王气。 古人说,意者,文之帅也;气者,文之翼也。当一个人具备了帝王之气和帝王的胸襟后,到了情景恰当时,他必能写出好诗。

相关参考

太监大多从来不认字,为什么还能宣读圣旨

看过古装剧的都知道,古时候是有着一种特殊的人服侍皇帝以及他的家人的,那便是太监跟宫女了。而一般当太监的人,基本上都是没读过书而且家境特别的贫寒。可在影视剧中,为什么读皇帝圣旨的人都是太监,他们没读过书

东王杨秀清本是一个烧炭工,从未读过书,为何在军事上能力如此突出?

东王杨秀清本是一个烧炭工,从未读过书,为何在军事上能力如此突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杨秀清是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一,早年以耕山烧炭为业。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杨秀清已经集教权、政权和

历史百科 石勒奇谋奠基业

石勒自幼穷困没有读过书,但聪敏过人,颇具政治头脑。刘琨称赞他:“攻城野战,合于神机;没读过兵书,谋划暗与孙膑、吴起相契。”决非夸张之词。他依托于刘渊,却又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立性的军队和独立的根据地。31

小兵嫌名字太土,于是改个霸气名字,从此时来运转,最终成为皇帝

古人认为,一个人的名字,很可能会影响一生的命运,故在起名字的时候,一般会根据生辰八字来起。曾经有一个小兵,因父母都没读过书,就给他起了一个相当土的名字。入伍之后,他觉得名字太土,不符合自己的气质,果断

历史秘闻 小兵嫌名字太土,于是改个霸气名字,从此时来运转,最终成为皇帝

古人认为,一个人的名字,很可能会影响一生的命运,故在起名字的时候,一般会根据生辰八字来起。曾经有一个小兵,因父母都没读过书,就给他起了一个相当土的名字。入伍之后,他觉得名字太土,不符合自己的气质,果断

晋朝历史 石勒后赵中兴

  在西晋几十年的动乱历史之中,石勒是位的人物。石勒是羯族人,原名叫,上党武乡(今山西省榆社)人。长得浓眉大眼,体强身壮,又善骑马射箭,武艺超群。只是没读过书,胆识有余,谋略不足,他曾在洛阳等地当过小

刘邦写出霸气的《大风歌》,为何写给戚夫人的诗,却那么软弱

刘邦一生写过两首诗。准确地说,也不叫写诗,而是写歌词。在当时的楚地,流行一种楚歌。只要有调子,谁都可以编一些词填上去。只要是生活在吴楚一代的人,似乎都会唱。而且这种楚歌很有代入感,当年韩信就用一招「”

说韩愈不配当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人,怕是没读过他19岁的这16字神作

对于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位置,不少人是不解的,毕竟排在其后的还有王安石、欧阳修和苏轼。有人说韩愈是占了年纪的「”便宜”,因为他在这8个人里是出生最早的,这一点虽没错,但若是实力不够,也是不可能服众的。

历史军事 扮老乡用扁担砸出鬼子脑浆

  (讲述人:老八路陈学文)滂沱大雨过后,小院里的柚子树底下仍在滴滴答答落着雨点。陈学文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抿了口茶,笑着说:“我今年已经89岁喽,我从小是个苦孩子,没读过书,卢沟桥事变后,就和父亲一

为什么读书读太多反倒显得傻呢

data-filtered="filtered"  关于读书,我随便说一点。  第一,我读书不是读得最好的,有很多书别人读过,我都没读。还有别人非常热爱读的,我老读不完。比方说《战争与和平》,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