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官员成收复失地最多将领,功劳比左宗棠还大却惨遭世人遗忘

Posted 左宗棠

篇首语: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后勤官员成收复失地最多将领,功劳比左宗棠还大却惨遭世人遗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后勤官员成收复失地最多将领,功劳比左宗棠还大却惨遭世人遗忘

自唐朝「 ”安史之乱”后,中原王朝苦等上千年仍无法收复西域。直到乾隆年间,清军趁准噶尔蒙古内讧之机,一举收复天山南北。此后西域虽叛乱不断,但始终没有脱离清王朝的统治。 这一切要感谢三个人:第一个是帮助乾隆收复新疆的兆惠;第二个是道光年间平定张格尔之乱的杨遇春;第三个是清末抗击阿古柏入侵的左宗棠。 ​相比于左宗棠的流芳千古,前两位却被世人所遗忘,尤其是兆惠,他不仅是清朝紫光阁位列第二的名将,更是中国历史上收复疆土最多的将领。然而由于民族、宗教等各种原因,兆惠的功绩只能沉睡在史料中。 兆惠,满洲正黄旗人。沾了雍正生母族孙的光,乾隆九年以「 ”笔帖式”的身份在军机处谋了份差事。大概因为文职工作并不适合兆惠,他在兵部、刑部、内阁、刑部等各个岗位都干不了多长时间。 在平定大小金川时,兆惠正好在户部,幸运地派到前线负责粮草供应。相比于衙门里枯燥的文字工作,兆惠更适合前线紧张的环境,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后勤任务,还查出了多起贪污的大案。清军凯旋之时,兆惠因而得到乾隆皇帝的特别关注。 ​到了乾隆时期,准噶尔蒙古与清朝已经对抗了三代人。清朝在军事上虽占有绝对优势,但苦于西北地域广阔,很难围歼准噶尔主力,粮草后勤供应又特别困难,国家已经被拖得精疲力尽。 当准噶尔发生内讧,阿睦尔撒纳投降清军时,乾隆敏锐地察觉到彻底解决「 ”清准战争”的时机到来了。清军主力进军准噶尔老巢伊犁时,兆惠再次担负起督办粮草的任务。 按理说,作为后勤官员,兆惠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主将的,但他的命运却因阿睦尔撒纳的叛乱迎来了大转折。乾隆认为阿睦尔撒纳是投降,阿睦尔撒纳则认为自己不过是向清朝借兵,两人之间很快产生了矛盾。 ​随后准噶尔再次爆发叛乱,仅一年的时间清军主将战死的战死,免职的免职。负责后勤的兆惠突然成了伊犁的最高官员,被迫带领2000清军守城。考虑到伊犁已是孤城一座,兆惠来不及向朝廷请示擅自决定向最近的巴里坤撤退。 虽然都是在新疆,伊犁和巴里坤之间却有上千公里的路程,第一次指挥作战的兆惠不仅奇迹般地将清军带回,沿途还多次打退了准噶尔数万大军的进攻。准噶尔的再次叛乱已让朝廷焦头烂额,兆惠突如其来的胜利又让乾隆看到了希望。 兆惠给了清军极大的鼓舞,但仍不足以让其成为主将。准噶尔叛乱后,大小和卓也趁机脱离清军的控制,在南疆割据自立。由于已无大将可用,只能派文臣出身的兵部侍郎雅尔哈善主持平定大小和卓之乱。 ​郎雅尔哈善刚愎自用,不仅放走了匪首小和卓,还搞得清军内部矛盾重重,乾隆盛怒之下将其斩首。这时在准噶尔平乱的兆惠再次迎来了命运的转机,被任命为清军主将,负责平定大小和卓之乱。 兆惠在南疆地方势力的支持下,很快收复了多地。因朝廷无力承担巨大的军费消耗,兆惠被迫在没有准备充足的情况下,率领两千多人深入南疆腹地。清军在叶尔羌城外的黑水河被小和卓数万大军围困,兆惠临危不惧,率领全体将士苦战数月大败小和卓叛军,成功与援军会师。 得到补充后,兆惠又乘胜追击,在今天的阿富汗地区,迫使当地头人将大小和卓二人及其家眷全部献出。兆惠平定了北疆准噶尔之乱,又荡平了南疆的大小和卓之乱,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收复疆土最多的将领。

相关参考

左宗棠收复新疆,此人私赠两千万白银做军费,晚年却惨遭清廷抄家

晚清时期,中国内忧外患之际,西亚地区的阿古柏想趁机侵占中国新疆,阴谋分裂中国领土。当时清廷上下对于是否出兵新疆争论不已,有大臣主张放弃新疆,有大臣主张出兵新疆。在陕甘总督左宗棠的极力主张下,清廷最终决

左宗棠收复新疆是奇功 但接下来办成的事情功劳更大

晚清名臣左宗棠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当然是收复新疆。1876年4月,左宗棠正式率部西征。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全境,为中国圈回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创造了近代中国领土失而

这位红军名将比朱老总还大 曾经是清军高级将领

在开国将帅中,毫无疑问是朱老总的年龄最大,即使在建国前牺牲的高级将领中,也没几个比朱老总大的。当然,还是有的,比如今天要介绍的这位邓允庭。>邓允庭是湖南郴县人,生于1879年,比朱老总大了7岁,比彭老

比皇帝还大的是谁

“皇帝”是我国古代的最高称谓,不管是三皇五帝还是夏商周的君主都没有这种称号,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觉得自己功劳大国三皇五帝,才创立了“皇帝”的称号,可以说在古代,没有任何一个称谓能够大过皇帝。有人可能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新栽杨柳三千里,但为何栽种最多的却是桑树

蜿蜒西北数千里的丝绸之路,是中西方古代陆上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通道。漫漫丝绸路上,响动的驼铃声里,留下了很多传奇。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湖南湘阴人。他一生功业,与这条大通道紧密相连。左宗

步步为营成功收复新疆 湘乡湘军名将刘锦棠

...军起义,并且立下很多战功。31岁时随着清朝的著名大臣左宗棠进军新疆,并且以湘军统领的身份统帅各路军营,并且为收复新疆立下汗马功劳。在收复新疆的战役

历史人物 明朝第一个宰相李善长,躲过了初一却没躲过十五

在所有的开国功臣中,李善长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虽然功劳不一定最大,而且没有战功,之前做的都是后勤工作。>在朱元璋眼里,他是第一功臣,比战功赫赫的徐达功劳还大,所以第一任宰相“理应”由他来担任。>李善长

精神比领土更耀眼

作为清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左宗棠从来都是一个如雷贯耳、举重若轻的存在。因为收复新疆的壮举,不仅左宗棠本人千古流芳,中华民族也因此而受益无穷!那么,作为左宗棠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收复新疆

精神比领土更耀眼

作为清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左宗棠从来都是一个如雷贯耳、举重若轻的存在。因为收复新疆的壮举,不仅左宗棠本人千古流芳,中华民族也因此而受益无穷!那么,作为左宗棠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收复新疆

明朝第一太监,权力比魏忠贤大却不贪,去世时文武百官纷纷吊唁

说到太监,很多人第一时间在脑海中浮现出的都是赵高、魏忠贤这种坏人,确实,由于身体上的残缺、生活环境的压抑,很多太监的心理逐渐扭曲,经常会做出一些越界行为,甚至威胁到整个朝廷的安全。但是凡事总有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