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朝第一个宰相李善长,躲过了初一却没躲过十五

Posted 特务

篇首语: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明朝第一个宰相李善长,躲过了初一却没躲过十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明朝第一个宰相李善长,躲过了初一却没躲过十五

在所有的开国功臣中,李善长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虽然功劳不一定最大,而且没有战功,之前做的都是后勤工作。>在朱元璋眼里,他是第一功臣,比战功赫赫的徐达功劳还大,所以第一任宰相“理应”由他来担任。>李善长也是得到过免死牌的人,有了这个玩意儿,除了起兵造反,无论犯了多大的罪,都可免死两次,儿子免死一次。>>当然了,他不是唯一一个得到过这玩意儿的开国功臣,在朱元璋看来,这玩意儿不值什么钱,所以想怎么发就怎么发,以至于到了滥发的程度,一共发了三十四张。>有人说,朱元璋滥发免死牌的目的,不是为了保护开国功臣,而是恰恰相反,是想引诱他们犯罪,然后把他们干掉,为柔弱的太子朱标今后执政开辟一条顺畅的大道。>因为这些人都是牛人,他在世时还老老实实,还压得住,若是他先走一步,太子肯定压不了他们,每个人对他朱家江山都是一个威胁。>不过朱元璋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值得一提的是,与徐达、蓝玉等人不同的是,李善长确实平平安安地混到了退休。>他是主动提出退休的。而他之所以主动提出退休,也是因为眼光敏锐的他看到了权力场的险恶,与其天天过着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日子,还不如趁功成名就激流勇退,回家颐养天年,说不定还能多活几年。>>然而没有卵用,他不想惹祸,祸却要来惹他。>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朱元璋以“谋不轨”罪灭了胡惟庸九族。这可把李善长吓得够呛,因为他既是胡惟庸的亲家,当初胡惟庸又是他推荐的,尽管他未帮过于独断专行的胡惟庸干过一件坏事,但由于他和胡惟庸的特殊关系,难免会受到株连。>所以他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立即去向朱元璋认错,由于态度诚恳,加上确实没有证据证明他与胡惟庸沆瀣一气,以及李善长的巨大影响力,朱元璋也就暂时放过了他。>但李善长明白,暂时平安无事不等于永远平安无事,所以那以后他更加小心翼翼地做人,不让朱元璋抓到任何把柄。> >然而,估计是老糊涂了,洪武二十三年,胡惟庸案过去十年之后,李善长家的房子坏了,需要维修。>房子坏了把它修好,这没毛病,干活需要人手,这也没毛病,千不该万不该,他居然向信国公汤和借300士兵给他干活!>这不是老年痴呆是什么!>古往今来的皇帝最忌惮也是最怕的,就是手下人与“兵”字沾边,一与“兵”字沾边就是谋反,非弄死你不可,比较典型的是死于“谋反罪”的汉景帝时期的周亚夫,而他“谋反”的“证据”,竟然是其儿子见他年老,估计活不了多久了,就偷偷地买了五百甲盾,准备在他去世时发丧用,而那些所谓的甲盾,并非真的甲盾,而是纸糊的丧葬用品!>李善长向汤和借兵修房子,汤和不但没答应,还向朱元璋告了密。>雪上加霜的是,当年四月,李善长一个名叫丁斌的外甥(一说不是外甥,是亲信)犯了罪,请李善长保他一保。>李善长不可能不管,就上书替丁斌求情,朱元璋却下令审讯。哪知这个丁斌,一番严刑拷打,受不了酷刑,心想我说一点皇上爱听的话,也许就能保住小命,皇上不是早就想要李善长的命吗?于是他“交代”李善长与胡惟庸案有牵连。>要说丁斌这话,也不全是空穴来风,早在胡惟庸未倒霉时,为了增加自己的势力,胡惟庸的确拉拢过李善长,但已打定主意“退隐江湖”的李善长打死也不干,胡惟庸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就让李善长的弟弟去劝他下水。>这个弟弟也是脑子进水了,竟然真的去劝,劝了一次劝二次,劝了二次劝三次,终于把李善长搞烦了,说了一句:“我老了,等我死后,你们想干啥就干啥吧!”>完了,这句话意味着,哪怕你没想谋反,对谋反也是支持的!>……>洪武二十三年,尽管胡惟庸已被处死十年,李善长仍以胡党案获罪,理由是身为元勋国戚,竟“知逆谋不举,狐疑观望,心怀两端,大逆不道”,他家被处死者达七十多人,包括他本人以及妻女弟侄。>杀了人家七十多人还不罢休,朱元璋又亲自动笔列其罪,“传着狱辞,为《昭示奸党三录》布告天下”。>那么问题来了:汤和为什么要出卖李善长。>很简单,为了自保,他不得不出卖。>他知道,李善长向他借兵的事不可能瞒过朱元璋,就算无人告发,也很快就会被朱元璋知晓,因为他知道,朱元璋的特务无孔不入,简直可以用恐怖二字来形容。>恐怖到哪种程度呢?举个例子: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太子的老师宋濂,有一次在家里请几个客人吃饭,第二天朱元璋就知道了,突然问他:“听说昨天你家里来了客人,你请他们吃饭,吃了些什么呢?”>宋濂老老实实地回答吃了些什么,并开始“抱蔡明”(报菜名),朱元璋拿过一张菜单,见宋濂报的菜名与菜单上的一致,点了点头说,你没骗朕,是个忠臣。>朱元璋为什么这么厉害?不是他厉害,原来宋濂家的仆人当中,早就被朱元璋安插了耳目。>更恐怖的是,作为主人,你根本不知道哪个仆人是真的仆人,哪个是直接为朱元璋服务的特务!>朱元璋既然能在宋濂家里安插特务,当然李善长等人也逃不了,任何大臣都逃不了,所以与其被告密,还不如主动交代。>也许有人要说,汤和之举纯粹是小人动作,人家那么信任你,你却转身就把人家出卖了。这话也许有点道理,然而,在事关几十上百甚至几百个亲人的性命面前,有几人能做到不明哲保身呢?>好在汤和的“小人之举”得到了“回报”,同样获得过免死牌的他真的被“免”死,与此不无关系。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明朝史上第一功臣徐达为何能够躲过朱元璋迫害

  洪武二年(1369年),下诏建立庙,并亲自确定的位次,以为第一,下面依次是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冯国用等人。能够成为明王朝的开国第一,不只是因为他是的老乡、少年时代的好伙伴,更

开国丞相李善长死在“谋反案” 明朝大臣李善长之死

李善长,这个活泼在明初政坛上的超重量级人物,有着惹人注目的多重身份:朱元璋的淮西老乡;赞助朱元璋牟取世界的重要军师和后勤补给官;明朝开国第一文臣,第一任宰相;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女亲家。这样一小我,若何从

开国丞相李善长死在“谋反案” 明朝大臣李善长之死

李善长,这个活泼在明初政坛上的超重量级人物,有着惹人注目的多重身份:朱元璋的淮西老乡;赞助朱元璋牟取世界的重要军师和后勤补给官;明朝开国第一文臣,第一任宰相;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女亲家。这样一小我,若何从

明朝功臣李善长退休也不得善终? 左丞相李善长死因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封其为左丞相,荣光无比。那么明朝功臣李善长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明朝功臣李善长退休也不得善终吗?李善长,这个活泼在明初政坛上的超重量级人物,有着惹人注目的多重身份:朱元璋的淮西老乡;...

诈术平平的司马懿凭什么躲过了曹爽的毒手

   世人多以为司马懿能够从曹爽的手中逃得性命,是因为司马懿诈术高明。其实不然。司马懿能够活命,最应该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胜。  李胜是谁?  李胜的父亲叫做李休,本是张鲁手下的司马。当

荒唐王爷只为躲过和乾隆皇位之争 最后还是死了

雍正儿子不多,最后在继位的时候,也没有像九龙夺嫡一样,而是弘历顺利的成为了皇帝,成了乾隆帝。今天,野史君就和大家聊聊雍正的一个儿子,雍正的第五子,乾隆的弟弟,一个有着不一样人生经历的清朝阿哥。他是弘昼

三国历史 诈术平平的司马懿凭什么躲过了曹爽的毒手

   世人多以为司马懿能够从曹爽的手中逃得性命,是因为司马懿诈术高明。其实不然。司马懿能够活命,最应该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胜。  李胜是谁?  李胜的父亲叫做李休,本是张鲁手下的司马。当

诈术平平的司马懿为何躲过曹爽毒手

世人多以为司马懿能够从曹爽的手中逃得性命,是因为司马懿诈术高明。其实不然。司马懿能够活命,最应该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胜。李胜的父亲叫做李休,本是张鲁手下的司马。当张鲁势力强盛的时候,李休曾经劝说张

诈术平平的司马懿为何躲过曹爽毒手

世人多以为司马懿能够从曹爽的手中逃得性命,是因为司马懿诈术高明。其实不然。司马懿能够活命,最应该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胜。李胜的父亲叫做李休,本是张鲁手下的司马。当张鲁势力强盛的时候,李休曾经劝说张

机智躲过杀身之祸! 画师偷听朱元璋秘密

朱元璋开创了大明朝,成为一代帝王。可他的出身并不好。他生活在乱世,属于社会底层的穷苦百姓。曾经当过乞丐与和尚,可是乱世连乞丐与和尚都难容。他走投无路。因此,朱元璋在菩萨面前卜卦,算前途。结果是留在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