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令赵国无法拒绝的阳谋,却让秦国一骑绝尘而去

Posted 赵国

篇首语: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个令赵国无法拒绝的阳谋,却让秦国一骑绝尘而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个令赵国无法拒绝的阳谋,却让秦国一骑绝尘而去

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是一场决定战国大格局的关键之战,它的爆发有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说它偶然是因为一个人的一个举动导致了秦赵两大强国之间的决战提前爆发,这就是今天要说到的冯亭献上党:一个令赵国无法拒绝的阳谋,却让秦国一骑绝尘而去再无对手。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实力一跃千里,秦惠文王时先是从魏国手中夺回了河西之地,然后又夺得巴蜀两国大片领土,不仅拓展了疆域也大大延申了秦国的战略纵深;秦武王时的宜阳之战秦国夺取了韩国的战略要地宜阳,据有了一个东进的桥头堡;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国彻底攻灭义渠,从此秦国再无内患。 长平之战前战国的格局是这样的:战国初期的霸主魏国衰退后,齐秦楚三强鼎立,随之楚国在丹阳之战和垂沙之战后衰败下去,齐秦两国称雄一时,不过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实力上升很快,与此同时齐国受到乐毅五国伐齐的毁灭性打击,自此一蹶不振,所以当时六国中唯一可以在军事上和秦国争雄的只有赵国。 赵国此时的军事实力不容小觑,就连连战连胜罕有败绩的秦军也在长平之战前连续被赵国击败:秦昭襄王三十八年(公元前269年),秦赵两国硬碰硬,赵国名将赵奢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不久之后廉颇又在几之战中再次「 ”大败秦师”,由此可见赵国确实具备和秦国一战的实力,这两大强国的巅峰对决迟早要到来。 这一天终于突如其来:公元前271年魏国人范睢入秦逐渐受到秦昭襄王重用,他向秦王提出了「 ”远交近攻”的战略构想,所以秦国东进第一个要攻的就是和秦国接壤、实力最弱的韩国: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之地,野王一失,韩国的上党郡就孤悬于北和韩国本土的联系被切断了,韩国国君也愿意割让上党给秦国以求秦国罢兵,所以对秦国来说上党似乎是唾手可得了。 可是当时韩国上党郡的郡守冯亭却不愿意将上党拱手相让给秦国,当地居民也不愿意接受秦国的统治,于是冯亭主动和赵国联系,要把韩国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 冯亭此举颇有深意,不愿接受秦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冯亭献上党给赵国其实是一个阳谋,其目的就是想要把堪与秦国一战的赵国拉下水,两强相争冯亭就有机会火中取栗;而赵国明知道接受韩国上党郡会惹来秦国的滔天怒火而导致双方大战提前,但是赵国却不得不接受,为什么这么说? 三家分晋后,上党地区一分为二,韩国上党在西、赵国上党在东,中间隔着太行山,但是韩国上党山地居多又有太行山作为屏障,赵国的上党则是一马平川,原本西边的上党在实力弱小的韩国手中对赵国构不成威胁,但是如果落入强秦之手则是大大不同,秦军一旦越过太行山不仅赵国上党无险可守,赵国重镇晋阳也会直接暴露在秦国兵锋之下。 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如果赵国得到韩国上党郡,则可虎视秦国重镇安邑(安邑原本是魏国旧都,魏国衰败后落入秦国之手,成为秦国在河东的军事重镇),又有太行山作屏障等于多了一个对抗秦国的保障,所以赵国不可能会拒绝冯亭献上党此举,即使得罪秦国也在所不惜。 韩国上党郡对赵国重要,对秦国也一样重要,本来韩王都已经同意割让给秦国了,却被赵国截了胡,秦国岂能善罢甘休,所以秦国不动则已,一动就是兴兵50万大举攻赵,双方终于在长平展开大战,一场大战下来秦国惨胜,赵国四十余万精锐被秦军主将白起坑杀。 秦赵上党之争不光是长平之战的导火索,也是战国七雄实力的大洗牌:长平之战赵国损失四十余万精锐元气大伤,再也无法和秦国争雄,其实也就宣告了六国再无可以和秦国抗衡者,秦国自此有了碾压六国的实力,一骑绝尘再无对手,统一六国也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请勿抄袭!抄袭必究)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都说张良擅阳谋

都说张良擅阳谋?史上最牛的“阳谋大师”是谁?全榜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古代的阳谋大师很多,但是最牛的一个阳谋莫过“推恩令”。>“推恩令”是由贾谊根据文帝时期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事件的教训,

谋略思考 4月8日武汉解封,这是我们四个自信的自信,中国的阳谋

4月8日武汉解封,这是我们四个自信的自信,也是坚持四个自信的必然结果,中国的阳谋。就在全世界疫情将进入高峰的时候,我们国家宣布4月8日,武汉解封。湖北人民,武汉人民可以正常出行。曾几何时,中国疫情肆虐

正大光明的阳谋,后世之君为什么弃之不用

西汉除了早期的几个异性王之外,后期分封的都是刘姓王。汉高祖刘邦驾崩之后,吕后大肆分封诸吕为王,这些分封的吕氏诸王在「”诛吕之乱”当中已经被刘氏斩杀殆尽,也就是说,吕后身死之后,天下的王都已经是刘姓的了

历史秘闻 历史上三大著名阳谋是哪些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大著名阳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所谓阳谋,乃无解之谋,谋中之王,相对于阴谋,阳谋光明正大,布下局让你跳,你虽然知道这是陷阱,但又不得不跳,用的最多的阳谋就是“生意”你明明知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崛起,为何无法从根本上动摇秦国的统一霸业?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崛起,为何无法从根本上动摇秦国的统一霸业?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当战国历史到了中期的时候,随着战国第一强国魏国的衰弱。整个战国时期,进入了一个列国激烈角逐的时代,在这个

面对秦国,赵国名将廉颇失去了一样重要的东西,从此无法战胜白起

战国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其名将人数之多,战法革新之快,用兵巧妙之程度,在我国整个古代历史上,都很少有哪一个时代能与之相比。在战国中后期,诸侯各国间的兼并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名将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

秦朝末年,秦国动用二十万大军攻打赵国。赵国无法抵挡秦国的攻击

宋义带兵走到半路上,听说秦国的兵力很强大,便命令就地安营扎寨,不再前进。项羽要求继续前进,帮赵国解围,而宋义却坚持要等到赵国和秦国交战,秦军实力大减后再进攻。楚军带的粮草并不多,宋义却每天喝酒吃肉,不

春秋战国 魏相子顺不得志的故事

  秦国开始进攻赵国时,魏王问当政大臣这事对魏国是否有好处,各位大臣都认为秦国攻打赵国对魏国有好处。他们都说:“秦国打败了赵国,那么我们就从此归服秦国;如果秦国不能打败赵国,那么我们可趁它战败疲惫而去

廉颇无法回到赵国的原因 他为什么要到魏国和楚国去呢?

  赵惠文王刚刚上位,秦国便开始实行东出政策,屡次攻打赵国。赵国廉颇率兵抵抗,多次打退了秦军。后来,秦国学乖了,知道赵国厉害,便联合燕国、韩国、魏国、赵国五国合纵攻齐,齐国被狠狠的打击了一回。在这场各

白起为什么会两次拒绝秦昭王出兵赵国

白起出生的年代,秦国的国力已经十分强大了,秦昭王继位后有心图谋,统一天下,除了在政策上继续推行强有力的措施外,在军事上秦昭王大量网络人才,以增强本国的军队实力,白起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他的出现可以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