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魏相子顺不得志的故事

Posted 燕雀

篇首语:汗水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丽的情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魏相子顺不得志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魏相子顺不得志的故事

  秦国开始进攻赵国时,魏王问当政大臣这事对魏国是否有好处,各位大臣都认为秦国攻打赵国对魏国有好处。他们都说:“秦国打败了赵国,那么我们就从此归 服秦国;如果秦国不能打败赵国,那么我们可趁它战败疲惫而去攻击它。”子顺却说:“不是这回事。秦国自孝公以来,作战没有失败过,现在又交兵权给良将,哪 里会有战败疲惫的可能?”> >   大夫们又说:“即使赵国被秦国打败了,对魏国又有什么损害呢?邻国失败的羞耻,正是值得我们国家高兴的 啊。”子顺说:“秦国,贪婪残暴,它打败了赵国一定又会向别的国家提出要求,我恐怕到那时魏国要受到它的侵略。有这样一个故事:燕雀居住在房屋上,母鸟与 雏鸟相哺食,它们自以为安乐无忧了。然而屋里的炉灶烟囱火焰上冲,整座房子即将被焚毁,燕雀安详的样子不变,它们却没意识到祸患即将来到。现在各位大夫不 醒悟,看不到赵国破灭的祸患即将降临到我们自己身上,难道人可以像燕雀一样无知吗?”> >   子顺是的第六代孙。当初,魏王听说子顺贤 明,便派人带上黄金和礼物,聘请子顺为丞相。子顺对使者说:“假如魏王信任我的治国方略,一定能够实现国家的强盛,即使吃蔬菜喝白水,我都会尽力而为。如 果只是想利用我这个人,给我很高的俸禄,那我也只不过同一个普通人一样罢了。”使者坚决请求,子顺于是前往魏国。魏王到郊外来迎接他,任子顺为魏相。> >   子顺撤换过去魏王宠爱的官僚,而任用贤能的官员;剥夺不任事官员的俸禄来赏赐给有功的官员。那些丧失了职务和俸禄的人都不高兴,于是纷纷在背后毁谤子顺。> >    子顺说:“民众,不可与他们谋划事业已经很久了!古代善于处理大事的人,他们任事开始时都不可能不受毁谤。子产任郑国的相,三年之后毁谤才停止;我的先 君孔子任鲁国相,三个月以后毁谤才停止。如今我治魏国政事一天天见成效,虽说还赶不上贤明的人,但是岂能去理会毁谤呢!”> >   子顺任魏国宰相共九个月,向魏王陈述的治国方略都没有被采用,叹气说道:意见得不到采用,这是由于我陈说得不恰当。陈说的话对主上不相合,做主上的官,享受主上的俸禄,这是白得利白吃饭,我的罪过实在不浅啊。> >   有人对子顺说:“魏王不信任你,你怎么不出走呢?”子顺回答说:“又能到哪里去呢?崤山以东各国都将被秦国吞并,秦国不仁不义,仁义的人是不愿去的。”于是,子顺以有病为由闲居在家。> >   新垣固问子顺:“贤人任职的地方,一定政治相应清明。现在你为魏国相,没有做出特别的政绩就自行引退,可能是因为不得志吧,为什么这么快离开相位呢?”> >    子顺说:“没有特别好的政绩,因而退位。况且,即使是良医也治不好死亡的。现在秦国有吞并天下的野心,以仁义去侍奉它,一定不能得到安全;拯救危亡都来 不及,哪里还谈得上兴起教化!古时伊尹在,在,而夏、商两国也没有得到治理,难道是伊尹、姜子牙不想治理好吗?是天下大势不允许啊。现在崤 山以东的国家衰败不堪,韩、赵、魏这三晋之国割让土地给秦国以求苟且偷安,东周、西周屈服并入秦国,燕国、赵国、楚国也已经屈服了。由此看来,不超过二十 年,天下一定全部归秦国统治了!”> >   读史有感悟> >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一传统,叫做“合则留,不合则去”。子顺便取了这一态度。子顺的言行有两点值得赞许:其一,做官是为了办事,不能办事何必做官;其二,办事须依自己信奉的正确准则,此准则不受尊重,便不可胡乱做事,便不应继续做官。这是一种为政的原则。

相关参考

汉朝 魏相简介?魏相怎么死的?魏相是怎样的人?

魏相一西汉第六代天子汉昭帝君临天下的一天,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西面的茂陵(今陕西兴平西北),一位官人带着几个侍从,趾高气扬地来到供来往行人歇息的传舍,他自称是御史,要传舍好生招待。茂陵县丞听说御史大

历史人物 西汉名臣魏相简介 魏相的为官之道

魏相魏相是西汉时期名臣,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他为人刚正不阿,曾整顿吏治、抑治豪强、选贤任能、平昭冤狱,深得民心,得到百姓拥戴。那么,魏相都做了什么能得到百姓拥戴、帝王信任?西汉名臣魏相简介>魏相(?—

三国曹操为何杀高顺不杀张辽?

曹操为何要杀了高顺呢而不杀张辽?这里边真的是关羽替他求情的原因吗?其实这里边还体现出了曹操卓越的驭人心术。曾经高顺也曾常常规劝吕布说:“凡家破亡国的人,不是因为他没有忠臣明智的部下,而是担心他们不被重

三国曹操为何杀高顺不杀张辽?

曹操为何要杀了高顺呢而不杀张辽?这里边真的是关羽替他求情的原因吗?其实这里边还体现出了曹操卓越的驭人心术。曾经高顺也曾常常规劝吕布说:“凡家破亡国的人,不是因为他没有忠臣明智的部下,而是担心他们不被重

开国上将杨得志的故事

杨得志(1910-),湖南省醴陵县人。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1师班长、排长、连长,第45师管理科科长、93团团长,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团长

人生顺不顺心,取决于这5句口诀,非常经典

世人皆知,在我国历史上,存在许多大智慧者,而令笔者印象最深的就属鬼谷子了,鬼谷子先生实乃大智慧也、一生博学多才,天文星象、地理数学、尽在掌中,兵法韬略、变幻无穷,言学谋略、举世皆惊,道法修真、羽化飞升

历史人物 曹操为什么杀高顺不杀张辽?

说到张辽和高顺其实这两个人还是蛮有争议的,也有的人经常拿这两个人来比较,但是也没有说出来到底谁厉害一点的,但是我们不妨从曹操这个方面来说这个问题,曹操是做出了选择的,那就是曹操选择了杀高顺,但是没有杀

历史人物 魏相的成功之道是什么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西汉名相——魏相,他的成功之道更适用于我们当今社会!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魏相是济阴定陶人,有权谋韬略,为人刚正不阿,曾任茂陵令、扬州刺史、河南太守、大司农、御史大

历史人物 东汉名将高顺简介 曹操为何杀高顺不杀张辽

  高顺人物生平简介  高顺是吕布帐下的一名中郎将,十分效忠吕布。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好饮酒,所统率的部队精锐非常,号称“陷阵营”。高顺跟随吕布征战四方,直属部下七百余人,号称千人,铠甲兵器都精练齐

历史人物 东汉名将高顺的简介 曹操为何杀高顺不杀张辽历史名人

  高顺人物生平简介  高顺是吕布帐下的一名中郎将,十分效忠吕布。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好饮酒,所统率的部队精锐非常,号称“陷阵营”。高顺跟随吕布征战四方,直属部下七百余人,号称千人,铠甲兵器都精练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