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大臣张温一心效忠孙权却为何一再遭贬斥
篇首语: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东吴大臣张温一心效忠孙权却为何一再遭贬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东吴大臣张温一心效忠孙权却为何一再遭贬斥
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大臣。他曾经为孙权出使蜀国来恢复两国的和平关系,不过最后因为遭到孙权忌恨而降罪,没几年就病死了。
张温是吴郡吴县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据说从小长相伟岸又有节操。他父亲张允是当时的名士后成为孙权的官吏。之后张温被孙权召见,因表现极好而受到器重,任命为议郎、选曹尚书,之后升为太子太傅,也就是太子的师傅,地位很高。
公元224年,张温被吴国派去出使蜀国。张温在向蜀国呈上了文书时狠狠夸赞了一番蜀汉,然后表达了吴国希望与其和解,重新建立原来的关系。他在蜀国的表现十分出色,因此受到了他们的重视。诸葛亮也没有刻意刁难张温,他还派邓芝送其回国。
东吴能够与蜀汉重回旧好,可以说张温是功不可没。可是孙权忌恨张温,认为他与蜀汉交往甚密,又担心名声显赫的他不为自己所用。因此,回到东吴后,张温被派去了豫章郡的军队,可是他对军功没有追求,所以作战不利没有突出的表现。
因为张温曾经举荐过暨艳,而他后来因为改革官员考核方案惹怒豪门而被逼自杀。于是,孙权就以此为由,称张温与其还在互相往来,所以给他降罪,遭到软禁。虽然当时有大臣竭力为其辩解,还是孙权还是一意孤行。六年后,被发还家乡的张温因病逝世。
三国张温在哪里效力
张温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大臣,从为官到被降罪,他一直是在孙权手下。但因为,张温出仕的具体时间不详,所以不知道当时吴国是否已经建立,但效力的都是孙权。
张温的父亲张允原来就是孙权的东曹掾,可惜不久就去世了。也正是他父亲的原因,张温才得以受到孙权的重用,甚至成为太子的老师。而他最重要的功绩就是为东吴出使蜀国恢复两国的关系。
虽然赤壁之战时期,孙权与刘备结成联盟一同抗曹,但因为后来吴国杀死了关羽,导致两国关系恶化,刘备甚至不顾诸葛亮劝告攻打吴国。而之后,孙权派人拜见刘备,关系有所好转,但因为他与曹丕还有使节来往,所以两国关系依旧不好。到了公元224年,因为刘备已经去世,蜀国由诸葛亮辅佐少主刘禅管理朝政。而曹丕又蠢蠢欲动想要攻打吴国,因此孙权只好派人出使蜀国,而这个人就是当时任辅义中郎将的张温。
张温能够出使成功,主要是因为他称颂了蜀汉。他先是赞扬刘禅聪明,再夸满朝文武大臣都是精英,然后在表示吴国与蜀汉重归于好之心。因为张温出色的表现,他得到了蜀汉的重视。在他回国时,诸葛亮还派了邓芝送他,之后邓芝又回访东吴,表示两国恢复往日的关系。
可是,功臣张温回国后却遭到了孙权的忌恨,被他降罪。当时只有骆统为其说话,可是虽然他竭力辩解,孙权还是一概不听,可见其心胸狭隘。
张温怎么死的
在东汉末年以及之后的三国时期,这短短百年里,有两个张温都很出名,而且都可以算是一方重臣,一个是东汉末年为朝廷效力,一个是三国时期为东吴效力,不过两人最后都说不上善终。
东汉末年的张温,曾经讨伐过北宫伯玉、韩遂、边章等人的凉州叛乱。张温最高官拜太尉,为三公之一,而且封互乡侯。当时董卓、孙坚、陶谦等这些后来的一方诸侯都还只是他的下属。可是,等到董卓把持了朝政,因为张温没有臣服于他甚至没有和他结交,最后被他杀害。当时袁绍、袁术、曹操等人起兵反对董卓,而董卓对张温心怀怨恨,于是就诬陷他和袁术勾结私通。据说张温后来在街上被人活活打死。不过小说《三国演义》里对张温的结局描述与此不同,他真正与袁术私通,而书信被吕布截获交给了董卓,所以在董卓的一次宴会上,被他让吕布拖出去斩首了。
三国时期的张温,做过太子的老师,曾经出使蜀国,为东吴与蜀汉重归旧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最后他这个功臣回国后遭到了孙权的忌恨而降罪,不仅遭到了软禁,还被送还家乡,六年后不过38岁的他因病逝世。孙权忌恨张温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他在出使蜀国时称颂了蜀汉的君臣,这让孙权不爽,第二是因为他名望太盛,孙权担心不能为自己所用。于是孙权就把张温与他曾经举荐过的现在违法自杀的大臣联系在一起,反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相关参考
三国张温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大臣。他曾经为孙权出使蜀国来恢复两国的和平关系,不过最后因为遭到孙权忌恨而降罪,没几年就病死了。张温画像张温是吴郡吴县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
三国张温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大臣。他曾经为孙权出使蜀国来恢复两国的和平关系,不过最后因为遭到孙权忌恨而降罪,没几年就病死了。张温画像张温是吴郡吴县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
此人是孙权的 ”马前卒”,单挑东吴官场,却不幸沦为 ”替罪羊”
公元224年,东吴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大案,负责朝廷人事的选曹尚书暨艳和选曹郞徐彪被孙权逼迫自杀,前任选曹尚书、引荐暨艳的太子太傅张温也被罢职为民。选曹尚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位,顾名思义,就是铨选官吏
张孝祥是南宋著名是词人、书法家。他于公元1132年出生于明州鄞县,也就是现在的浙江宁波。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四川简州人,后来居住在历阳乌江,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和县乌江镇。张孝祥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七
张孝祥是南宋著名是词人、书法家。他于公元1132年出生于明州鄞县,也就是现在的浙江宁波。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四川简州人,后来居住在历阳乌江,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和县乌江镇。张孝祥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七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宋安之来说说。主要刚开始岳钟琪有点像背锅侠,本来清廷要对西北大规模用兵,结果噶尔丹策零假装议和,清廷就真的同意了,还临时将主帅岳钟琪等人调回京商议。结果是噶尔丹策零知道当时清朝西北大
孙权接掌江东之初,全靠一帮老臣们的全力辅佐才稳住了阵脚继而开创了伟业。从表面上看,张昭和周瑜在当时是被孙权捧得最高的两位主要大臣,一文一武正好震慑百官、统揽全局,所以他们二人在当时的地位极其尊贵、显赫
孙权接掌江东之初,全靠一帮老臣们的全力辅佐才稳住了阵脚继而开创了伟业。从表面上看,张昭和周瑜在当时是被孙权捧得最高的两位主要大臣,一文一武正好震慑百官、统揽全局,所以他们二人在当时的地位极其尊贵、显赫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三国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事实上刘备托孤后,曹丕托孤后和孙权托孤后,三国的托孤大臣都因为权利争夺而引起了内部争斗。相对来说司马懿走的更快一步。而诸葛亮
三国时期,吕蒙是孙权一手培养起来的高级将领,也是东吴的一流统帅,孙权与吕蒙常以兄弟相称。在关羽进攻樊城的时候,吕蒙一手策划并亲自实施了“白衣渡江”行动,帮助孙权占领了荆州,扭转了东吴在三足鼎立中的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