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流传的“史料”中如何记录卢沟桥事变 解读
Posted
篇首语: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日本流传的“史料”中如何记录卢沟桥事变 解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日本流传的“史料”中如何记录卢沟桥事变 解读
日本流传的卢沟桥事变历史:关于“卢沟桥事变”,在日本一直有说法,称日军是被中国人内部的阴谋拉进来卷入的,并不是有意要打这一仗。其中,有一个说法被弄到中文世界传播得挺广泛,就是“共产党策划卢沟桥事变”,说是共产党在卢沟桥挑动日军和国民党军开战,自己好从中渔利。
貌似荒唐,但还颇有论据。所谓“共产党策划卢沟桥事变”有三样说法,一个是说当时驻守宛平的金振中就是共产党(理由是解放战争中金起义了),奉命寻衅,所以下达了“日军进入我军阵地前一百米就开枪射击”的命令;一个说二十九军将领,副参谋长张克侠是共产党(这个倒是真的),在二十九军中煽风点火,造成中日开战;另一个说刘少奇(点了名的,还是日本正规的历史学家所说)带着学生在中日两军间点鞭炮,引发双方误会从而中日开战。
因为这些说法,颇有人热炒此事。其实,稍微看看逻辑就会发现这种种说法非常可笑。
关于金振中主动挑战一说,日本方面的看法是想当然了。因为日本人发现当时七七事变的中方军事主官,旅长何基沣、营长金振中后来都成了共产党——只有团长吉星文不是共产党,反而是后来为国民党战死在金门。这件事也有很多人炒,可是要看看吉的上级下级后来都是共产党这件事,就会觉得吉死得很孤独。实际上金当时并不是共产党,他下达的命令作为一个军事主官太正常了,难道像少帅对北大营说的——“不许还击,挺着死?”何基沣当时也不是共产党,他在此后坚守大名之战中苦战日军,却得不到周围友军的支援。战后,宋哲元却提升表彰那些见死不救的将领,称其“全军为上”。心灰意冷的何基沣自杀未遂,才倾向了共产党。所以,这两个未来的共产党当时就是党中央亲自下令,也不会听命的。
张克侠的确是共产党,但他的能量不可能操纵整个二十九军。实际上当时中日两军冲突不断,刚刚发生了窝囊的丰台事件,二十九军上上下下都是情绪激昂,要打的,用石友三的说法:“没有当过汉奸的人,以为汉奸好当,当过汉奸的人,真他妈的王八蛋才当汉奸。”张克侠能操纵石友三说这种话吗?要打,实在是二十九军上下被欺负得太狠了。二十九军当家的是宋哲元,家长作风强烈,以当时军阀的手段,张要是能操纵全军,这样的危险人物早就被宋处理掉了。
刘少奇组织人员去放鞭炮引发作战就更可笑了。且不说刘5月就已经回了延安,他虽然是白区专家,但不是诸葛亮,他怎么就能预知那天晚上日本军队要走丢一个兵?然后在两军之间放鞭炮引发冲突?但如果不是日军走丢一个兵,这个冲突根本起不来。再说,用鞭炮引发战争,这好像是世界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一例。难得的是,日本方面还做了极为细致的考证,甚至拿出了抗战中边区编的故事小册子来说“共产党讲刘少奇当时在卢沟桥参加打日本军”。要知道这种故事是下层鼓舞士气所用,里面还有“少帅拿腰别子(一种单打手枪)吓唬日本人”的内容呢。
其实,所谓“中共挑起卢沟桥事变”,虽然最初是日本人说的,倒是后来国民党讲得更多。追溯起来,泄愤的成分居多,因为抗战之后共产党的确发展起来了。国民党的意思是你共产党是得利者啊,不是你的阴谋是谁的阴谋?可是共产党是否有这样大的魄力搞如此阴谋?实在是难以置信。因为无论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当时对和日军大打后会不会亡国,都是心存疑虑的,这种火也能玩得吗?!很容易玉石俱焚的。
当然,要按国民党方面一些人的看法,共产党都是丧心病狂之辈,那就什么也不用说了。更何况抗战后最如日中天的恰恰是蒋委员长。如果不是随后搞五子登科、劫收、裁撤异己等等,国民党军七个打一个的优势共产党怎能得天下?事实上,日本方面对于卢沟桥事变有多个“真相”版本。专挑其中一个大肆宣扬,也是偏颇得有理。
另外两个非常有影响的版本,一个是说卢沟桥事变起自张自忠的阴谋,是张自忠意图夺宋哲元的权,才不断挑起三十七师与日军的冲突,以便从中渔利,并有所谓二十九军内部说法为证——“三十七师打,三十八师看”。甚至,今天日本还有说法讲张自忠后来的战死是为了要给“挑起中日战争造成生灵涂炭”赎罪。
其实,这也不足一驳,三十八师的布防地区是天津,如果宋哲元不调,他怎么能跑到卢沟桥去参战呢?实际上宋一直犹豫,不敢与日军全面开战,所以直到25日根本没有调其他部队增援三十七师。而26日发现日军已经准备就绪后,宋决定出击,当天第一支与日军交战的部队就是三十八师。张自忠当时利用切断电话线的方法将日军一个中队外加电话兵一个小队调出廊坊营房试图围歼,是为双方决战的序幕。可惜,因为当时日军已经增兵平津,兵力充足,很快前来增援,这次歼灭战以日军接应突围成功告终。此后,三十八师在天津也在日军飞机轰炸之下顽强进攻。如果不是南苑失守,胜负难料。此后张自忠为了洗刷“汉奸”之辱每战以死相拼,不料“汉奸”之外,还有这样的故事给他。
另一个说法,日军认为此战的幕后主使是蒋介石,目的是为了避免二十九军倒向日本,故意挑起战事,迫使二十九军依附中央抗日。宋哲元自己也曾经在对日军质询冲突的文件中解释,说冲突是蒋介石的蓝衣社特务引发的,而且此后也确实对蒋戒心很重,直到25日仍然发电阻止中央军北上增援自己。甚至,日方将这个计划的矛头,直接指向蒋介石的德国顾问法尔肯豪森,一口咬定促使中日开战是这个德国人的主意,认为他是对堑壕战太有信心的缘故。
这个,我觉得也不大可能,因为蒋介石当时并没有做好抗战准备,他似乎不会主动追求全面开战。开战的准备时间越长,显然是对蒋越有利的。以上各种说法,在日本的文献中都能找到信誓旦旦的材料。但是,真相如何?看看从1931年开始日军的不断进军,多少能明白些吧。总不会是共产党或者国民党一步一步逼得日本人占了东北又占了热河,占了长城又占了察绥,占了冀东又不得已来占平津……
总之,都是中国人的阴谋,逼的。皇军,总是有理。
相关参考
在日本收集东北抗联相关史料的时候,于日本关东军独立步兵守备第八大队老兵会编制的部队战史《从创立到终焉》(内部文献,1978年出版)中,意外发现了六封魏拯民将军的信件。魏拯民(1909-1941),东北
根据史料记载,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在沈阳的东北军是有坦克部队的,那么,这支当时中国少见的机械化部队在事变中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日本《满洲事变写真大全集》中展示了其攻占北大营,占领沈阳后缴获武器的一些照片
根据史料记载,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在沈阳的东北军是有坦克部队的,那么,这支当时中国少见的机械化部队在事变中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日本《满洲事变写真大全集》中展示了其攻占北大营,占领沈阳后缴获武器的一些照片
在中国,谈到皇帝们的婚姻时,有一句话广为流传,那就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在对一些史料进行分析后,会发现:一夫多妻者中的“多”字上限在44个,创此“中国纪录”者是元太祖成吉思汗,最少者不过2人。在中
在中国,谈到皇帝们的婚姻时,有一句话广为流传,那就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在对一些史料进行分析后,会发现:一夫多妻者中的“多”字上限在44个,创此“中国纪录”者是元太祖成吉思汗,最少者不过2人。在中
昆明「”三碗水”农庄内的一座寺庙说起来,徐霞客来到昆明省城之后,在他晚年西南「”万里遐征”的征途中,算是过了一段舒心、舒坦的日子。在昆明,徐霞客有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唐大来、有处处流露真性情的同乡吴方生
斗转星移。你是否还记得那首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衰老的爹娘……对于中国人来说,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如今,它已经过了整整八十年。从1931到2011,九一八事变后的这八十年,日
新史料:1944年美国政府电报称琉球决不能交还日本 近日读史,发现一则关于琉球群岛归属问题的重要史料,是记录1944年10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中国国民政府外交代表谈琉球问题的一份电文,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这个日子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一天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号称要三个月拿下全中国。可以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多么可笑的一句话。当然日本鬼子的下场也是可悲的。森田彻,在七七事变时
编者按:《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西安事变研究中的几个重大争论》。文中记述,近年来有关西安事变的研究受到较多关注。在此前后史料的批露、史实的分析和研究方法的创新诸方面都有所突破,而因为史料掌握、研究视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