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1944年美国政府电报称琉球决不能交还日本

Posted 琉球

篇首语: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1944年美国政府电报称琉球决不能交还日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1944年美国政府电报称琉球决不能交还日本

 新史料:1944年美国政府电报称琉球决不能交还日本

  近日读史,发现一则关于琉球群岛归属问题的重要史料,是记录1944年10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中国国民政府外交代表谈琉球问题的一份电文,似少见关注和引用。值此日本右翼恶意挑起钓鱼岛争端闹剧的时候,笔者特将这份文件引出,并略加解读,以供有识者参考。

  电报原文如下:

  华盛顿顾大使维钧质电陈,偕魏大使等入觐罗斯福总统,承告各点称:今午偕魏大使、胡次长、商团长入觐罗斯福总统,承告“(一)魁北克会议对于如何继续助华有共同决心;(二)纳尔逊离美赴华时曾告以到华后所得印象或致失望,彼回美后报告谓我国情况一般尚佳;(三)将来日本在太平洋之岛屿如何处置颇费考虑,美国不愿再增土地,但琉球及BO N IA岛(即小笠原群岛)(原文如此,正确的英文名称应为BO N IN——引者)无论如何亦不能交还日本;(四)中美空中交通问题亦多困难,如允予中国民航线展至檀香山,则澳之同样要求难以拒绝,将来日本恐亦希图;(五)和平机构会议之投票权问题必须有一解决。”(台北“国史馆”编:《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影印本第58册,1944年8——10月卷,台北2011年版,第535——536页)

  下面请允许我略作解读:

  顾大使维钧,即顾维钧,时任国民政府驻英大使,此时为到华盛顿参加美英苏中四盟国讨论战后国际和平与安全机构筹备问题的敦巴顿橡树园会议,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正在华盛顿活动。

  质电,韵目代日,质,4日,质电,即4日电。

  魏大使,即魏道明,时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同时亦被派为参加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中国代表。

  胡次长,即胡世泽,时任国民政府外交部次长,中国参加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代表。

  商团长,即商震,时任国民政府驻美军事代表团团长,中国参加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代表之一。

  具体会见时间,发电时间是4日(质),电中称是“今午”,似乎是4日中午会见后于当日发电。但据《顾维钧回忆录》,会见时间明确说是3日:“苏俄这一建议(指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上苏联提出其16个加盟共和国也应作为联合国会员国加入,这样它就可有17票表决权——引者)是10月3日我和两个同事去见罗斯福总统时,他首先向我们透露的。”“我们坐下来交谈了将近半个小时。……他还向我讲述了他坚持要中国参加敦巴顿橡树园会谈的事。并对我讲了为什么他要求将中国列为战后负有维持和平责任的大国之一。他说,他希望在世界各地都看到和平。由于有了中国这个地处亚洲的强大盟国,美国就可以将全部注意力放到欧洲。……就人口而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就领土而言,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综观中国历史,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人民。因此他决心使中国成为负责维持世界和平的四大国之一。”该回忆录中虽没有记录电报中谈的不将琉球交给日本的内容,但谈到罗斯福对中国的重视,谈到罗斯福支持中国未来成为维持亚太地区和平的重要国家,故与上封电报的内容是适相吻合,可以互相映衬的。

  回忆录另一处,顾维钧提到与他一起去拜会罗斯福总统的“两个同事”是“魏大使和商震将军。”但未提外交次长胡世泽。(《顾维钧回忆录》,第5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13——415页)。这个“今午”,应指3日午,就是3日午拜见,4日发电报告重庆。

  关于上封电报,还有一个更完整一点的版本,即收入台北国民党中央党史会编辑的《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三编“战时外交”中的《驻英大使顾维钧自华盛顿呈蒋主席报告谒罗斯福总统承告对我国在世界和平机构会议中对三国草案颇多赞许表示欣慰》电(民国三十三年十月四日),关于琉球部分,电文内容为:“(三)将来日本在太平洋之岛屿如何处置,颇费考虑。美国不愿再增土地,琉球及BO N IN岛即小笠原群岛,无论如何,亦不能交还日本。又谓闻往时B O N IN岛王曾由中国任命。”(《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战时外交,三,台北1981年版,第892——893页)其中黑体部分为上一版本所无的内容,这句话在此也是甚为关键的,带有很明显的暗示意味。

  综上,也即1944年10月3日午间,在华盛顿参加敦巴顿橡树园会议的中国国民政府外交代表顾维钧、魏道明、胡世泽、商震等拜见美国总统罗斯福,承罗斯福告知上述五点意见。其中最具现实意义的是第三点,即罗斯福指出,在不久的将来击败法西斯日本之后,琉球及小笠原群岛无论如何不能再交还日本,而美国也不愿再增土地,也即美国也不会要。决不给日本,美国也不要,那么给谁呢?据说这里过去曾是中国的藩属。这里值得考虑的是,这是罗斯福总统与战时中国政府外交代表的一次重要会面,表示支持和希望中国成为未来维护亚太地区安全与和平、担负重要责任的大国,且在不长的会见中又一次向中国方面提出琉球问题,并似乎顺带提到这一地区在历史上与中国的藩属属性,这其中的意图应即是:暗示未来有将这个地方交予中国管辖的可能性!

  最近,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先生撰文指出,琉球问题同样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亦有若干可议之处,现在虽控制在日本手中,但其中存在诸多事实上、法理上的疑点(张海鹏:《琉球再议,议什么?》,《环球时报》2013年5月17日)。文中提到,1943年11月开罗会议时,罗斯福曾明确提出将琉球交给中国管理,蒋答以可由中美共管。而笔者介绍的这条史料,事情发生在开罗会议召开近一年之后,罗斯福总统重提此事,应该是在此前考虑基础上一个符合逻辑的延伸。因此,笔者此处介绍的这份电报,无疑也是对张海鹏先生文章观点一个新的印证。

 

  本文摘自:南都网,作者:左双文,原题为《美国表示琉球决不能交还日本的重要史料》

相关参考

美国 美国·1944年6月22日《军人重新安置法》签署

1944年6月22日《军人重新安置法》签署1944年6月22日,罗斯福总统签署《军人重新安置法》(通过《美国士兵权利法案》)。该项法案为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在寻找工作,适应和平生活和挽回失去

世界历史 冲绳岛登陆

冲绳岛登陆1944年底,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已经决定,把冲绳岛作为最后进攻日本的跳板。冲绳岛是琉球群岛南部为最大的岛屿,距日本本土九州约400英里。日本守岛部队第32集团军,辖陆军3个师和1个混成旅,约

历史人物 蒋介石为何二拒收琉球群岛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进入反攻阶段。随着义大利的无条件投降,纳粹德国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对日作战开始成为同盟国的作战重心。为此,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召开由美、英、中、苏四国首脑参加的开罗会

世界历史 日本投降后,美国划出大片土地给中国占领,包括东京还有琉球群岛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战争规模最大的战争,全世界为此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而作为二战罪魁祸首的日本和德国,当时国际联盟为了惩治德国和日本,防止其东山再起,制定了分区占领的计划。当时在日本投降后,美

历史百科 1944年6月6日“霸王”战役

1944年6月6日“霸王”战役为了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履行自已在国际会议中的开辟第二战场的诺言,确立自已国家在战后世界和欧洲的地位及发挥应有的作用,英美两国政府决定于1944年实施在法国登陆的“霸王”

历史百科 1944年8月21日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召开

1944年8月21日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召开敦巴顿橡树园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所举行的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由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四国为筹建联合国而举行的会议。1944年8月21日召开。1944年8月

历史百科 1944年9月5日比荷卢成立关税联盟

1944年9月5日比荷卢成立关税联盟1944年9月5日,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三国流亡政府在英国首都伦敦签署了《比荷卢关税联盟协定》。其目的在于促进三国的合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三国决定将比荷卢关税

美国 美国·1944年11月27日赫尔国务卿辞职

1944年11月27日赫尔国务卿辞职1944年11月27日,担任美国国务卿职务长达11年9个月的科德尔·赫尔因身体不佳而辞职。科德尔·赫尔生于1871年10月2日,毕业于坎伯兰学院,1891年取得律师

美国 1944年10月17—18日美国攻入莱特

1944年10月17—18日美国攻入莱特1944年9月和10月上旬,美军第1、第7两栖作战部队准备向菲律宾的莱特发动进攻,美军飞机连续轰炸莱特附近的日军目标。从10月10日起由美国海军第7舰队提供海空

美国 1944年9月15日美军攻克摩罗泰、帛琉

1944年9月15日美军攻克摩罗泰、帛琉1944年9月初,美国海军第3舰队开始对菲律宾中部进行空袭,以便支援美国即将开始的进攻摩罗泰岛和佩列流岛(帛琉群岛)的战斗。9月15日,美国西南太平洋部队和中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