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章惇?章惇的历史成就?

Posted

篇首语:多练多乖,不练就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评价章惇?章惇的历史成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何评价章惇?章惇的历史成就?

  接受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我们,从初中的时候就开始接受学习政治课,关于马克思列宁等人的哲学知识,一直都是学习的重点。在马哲中,辩证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点,教导我们要辩证的看问题。这个思想可以说适用于任何问题,特别是在评价一个人,比如说历史人物的时候。

  一个人在他当时所处的时期,时好时坏,有哪些功绩又有那些过错,并不是他一人说了算的。就连一代女皇武则天,在去世之后,也只留下一座无字碑,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

  作为后人的我们,对于前人的评价也不能一言以断之,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讨论。毕竟人无完人,就算再优秀而圣贤的人,都会有一些小瑕疵。我们只能说判断此人,功绩是否大过于过错,对当时的社会作出的贡献是否更大。

  章惇是宋朝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是对宋朝局势影响很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对于这个人物的评论,历来都有两种说法。奸臣还是良相,双方各执一词。

  在宋史中,章惇被明确定义在奸臣一列,位列奸臣传之中。说他“尽复熙丰旧法,黜逐元佑朝臣;肆开边隙,诋诬宣仁后。”,罪证确着。

  曾布说他:“蔡卞最阴巧,而章惇轻率。”多多言:“惇敏识加人数等,穷凶稔恶。”贬低者有之,但是更多的人却十分欣赏章惇,认为他是一位非常有才,于国有功的好官。

  赵煦赞扬章惇:“内有论道经邦之实,外有开疆复宇之休,无壅爰及叩关之请,坐臻偃革之期畴成効于一时。”

  赵项言章惇:“卿以旧辅,填抚北陲缅,怀俊能入议,几政令训迪,有位服于官,成倡予猷为良,在近弼宜副延瞩,亟觐阙庭。”

  赵佶称:“章惇弼亮三世,劝劳百为,上以赞乎天工,下以定乎国是,庙堂鲠议操守一心,帷幄深筹,决胜千里,当昔受遗之际,绥定我家逮居述,事之时,克笃先烈,兹继犹于津涣方,宏济于囏难。”

  李慈铭评价:“温公、荆公皆早贵,未历州县,故狃于一偏,章子厚虽贤否不同,而性聪明,深知吏事,故于温公改役法时,言往日行免役法以行之太骤,故多弊,今日改法,宜详酌而缓行之,庶几无弊,而温公不听,此则万世之公言也。”

  小编和这些前人的想法一样,认为章惇是一位治世能臣。王安石领导的熙宁变法,在后世赞誉很大,但是仍然存在有一定的不足之处。而章惇在接过变法掌权之时,针对以前王安石实行新法步骤太快而带来的 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改正。实际上早在王安石变法之时,他就曾经建言过,只不过王安石没有听而已。

  除此之外,在对外征战方面,章惇十分强硬,但他的这份强硬也确实带来了好的效果。绍圣二年,面临西夏军队屡次进犯,章惇下令反击。在他的主持下,宋军取得了极大的胜利,一战擒西夏令王皆保、二战擒勃罗,札实、泪丁讹遇,三战杀仁多洗忠,最终迫使西夏国对宋称臣。

  元符二年,章惇命宋军进攻吐蕃,将吐蕃大部分领土归纳入宋朝版图。除此之外,还多次击败蛮人,收复诸州,开拓西南。在章惇一代,宋朝的军事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了增强本国的军事实力,章惇甚至亲自主持改进武器,使得兵器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熙宁变法恢复之后,带来了一系列益处,则更不必多说。章惇对于宋朝的影响是划时代的,宋徽宗上台之后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打压,同时废除以往的所有新政,结果是宋朝没有多久就亡国了。
 

相关参考

章惇为什么会被列进奸臣传?章惇的故事

  章惇生于公元1035年,去世于公元1105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人物,是新旧党争的重要角色。  初入仕途不顺,后因为王安石赏识,成为变法的有力支持者。也因此得到宋神宗起用,从此青云直上。当然因为

宰相章惇简介 章惇是怎么死的?

  章惇是宋朝宰相,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与王安石一样是新派人士,为人刚正严谨,全力支持王安石变法。不过和大多数新党人士差不多,章惇的结局一样并不好。  景佑二年,章惇在浦城一个官宦世家出生,其父为银

历史人物 章惇任职时有哪些功过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宋宰相章惇的是非功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大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六十二岁的苏轼(字子瞻)一贬再贬,由广东惠州乘一叶扁舟到海南岛儋州。>同时受贬的,

历史人物 章惇任职时有哪些功过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宋宰相章惇的是非功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大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六十二岁的苏轼(字子瞻)一贬再贬,由广东惠州乘一叶扁舟到海南岛儋州。>同时受贬的,

宋朝 章惇生平简介?章惇历史评价?

章惇章惇生于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卒于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字子厚,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曾徙居过风光旖旎、山水秀美的苏州。一章惇豪爽俊迈,博学善文,举进士。就因为名居他的侄子章衡之下,

大臣提出一个建议无人听 不料只过27年 6000名美貌宫女证明了一切

历史上下五千年,政治格局转瞬即变。今天给大家介绍中国古代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大臣—章惇[dūn]。说到章惇可以说他是差点改变北宋命运的人,可惜历史没有采纳章惇的意见,让曾经无比辉煌的北宋王朝在短短27年后

章惇到底是奸臣还是良相?章惇和苏轼的关系如何?

  人物档案  姓名:章惇  别名:章子厚、章申公  字:子厚  号:大涤翁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北宋  出生地浦城  出生时间:1035年  去世时间:1105年  官职:左仆射

章惇

  章惇(汉语拼音:ZhangChun,1035~1105),中国北宋改革家。字子厚。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举进士第。神宗熙宁初王安石变法,章惇任编修三司条例官。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为荆湖路

章惇为什么会结局惨淡?章惇是其父和谁乱伦生下?

  改革,指的是改变旧事物、旧制度,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作出局部或者根本性的调整。对于一国而言,改革是丢弃腐朽的制度,焕发国家新生的一种手段。但是伴随着改革的,不止是国家实力的增加,同时也会引

历史秘闻 作為一代能臣,章惇為何會被定義為奸臣

在我國歷史上,有着許多爭議非常大的人物和話題。舉例來說,關於堯、舜之間的傳承,人們原本都相信着按照《史記》中禪讓的說法,但隨着《竹書紀年》的出土,堯舜之前的權力斗爭也被揭露了出來。如今人們對於堯舜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