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历经宋、齐、梁三代而伫立不倒,为何被人诟病 ”江郎才尽”
Posted 仕途
篇首语:年轻只知学习营利,乃生命中最黯淡之时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江淹历经宋、齐、梁三代而伫立不倒,为何被人诟病 ”江郎才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江淹历经宋、齐、梁三代而伫立不倒,为何被人诟病 ”江郎才尽”
南北朝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唐,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文化交汇、民族融合的特殊时期,其中南朝更是一个辞赋兴盛的年代。然而南朝文风大多辞藻华丽、内容空泛,形同一张漂亮的画皮却毫无气血温度。 然而在诸多南朝辞赋大家之中,江淹堪称独占鳌头。据传刘宋时期的国子博士檀超才高八斗、目中无人,自视天下才气被他独自占尽,浑然不将他人放在眼里。时人将檀超与东晋名士郗超,这两位同为高平的乡里,并称为「 ”高平二超”后,檀超还颇为不服,不屑与郗超齐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眼高于顶的任务,在某日偶然拜读了江淹的文作之后,竟也心悦诚服的甘拜下风,并为其引荐。 不过,正是这样一位写下了《恨赋》、《别赋》等千古奇文的文学家,到了晚年却极少动笔写作了。即便偶有文章,也远远比不上年轻时候的才气了。故而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中,将江淹的才气变化解释为「 ”五色笔”之故,并因此引申出江郎才尽的典故。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其实当我们将视野放入南朝那段政权更迭频繁的动荡岁月,或许就能洞悉一二。 江淹生于宋末,逝于梁初,活了六十多岁。他前半生仕途坎坷,但却文坛得意;后半生官场畅顺无比,却再难有闲暇提笔文章了。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情形,或许源于他前半生保守生活沧桑疾苦,后半生便不愿重蹈覆辙,最终将更多的精力和智慧放在了仕途之上,而懈怠了文学造诣的练习。 在世家豪族把持权力中枢的东晋南朝时期,江淹堪称是一个异数。他少时贫苦,13岁时父亲就已逝去。但他聪慧好学,6岁即可作诗,到了20岁时已经开始步入仕途。只是他的仕途之路起初并不平坦,并且大多凭借才学名气跻身于 高层贵族圈。 江淹最先在刘宋末年担任建平王刘景素的幕僚,然而没过多久就遭人诬告贪污受贿,被关进了牢狱之中。愤恨难平的江淹在大狱之中酣畅淋漓的写下了长长的申冤信,让看到新建的刘景素心潮澎湃、颇受感动。最终刘景素决定释放了江淹。只是,当时在宋废帝刘昱治下,刘宋朝局混乱,刘景素因此蠢蠢欲动,与几个心腹密谋起兵造反。江淹觉察之后,连续给刘景素写了15个诗,劝谏其赶紧收手。当然,此举招致刘景素反感,江淹被刘景素贬斥为建安吴兴令。最终刘景素兵败身亡,江淹却因被贬斥,总算逃过一劫。 离开刘景素之后,江淹始终徘徊在底层任职,郁郁而不得志。他的许多经典代表作都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随着大量辞赋的流传,江淹的名望越来越响。到了刘宋末期,萧道成专权的时候,因其听说过江淹的大名,将其调任建康,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开始受到重用。从此,江淹在官场坦途一片,开启了他开挂的仕途之路。 南朝时期,战乱频繁。宋、齐、梁、陈四朝更迭,江淹经历了两次,却始终伫立未倒。一朝天子一朝臣在他这里,似乎已经失灵了。 萧道成把持刘宋朝政大权,引发荆州刺史沈攸不满。沈攸起兵反萧道成,引其萧的忧虑。此时,萧道成想起了经常在一起谈笑风生的江淹,便向其征询局势。江淹慷慨激昂、眼光毒辣且思路极其清晰,对萧道成说:「 ”公有五胜,彼有四败。”,并建议其如何去做。听闻江淹之言的萧道成信心爆棚,第二年沈攸果然战败。 原本,萧道成就很喜欢品读江淹的文章,经常赐予江淹酒食,并出题要求其当场作文。江淹总能不慌不忙的,一边吃肉喝酒,一边提笔作文。经历了沈攸之乱后,萧道成愈发看重江淹了,并将军中几乎所有的文书都交由他起草。后来齐朝建立之后,江淹担任过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御史中丞等官职,并曾主持编纂过国史,一直身居高位。 为顺利篡夺刘宋帝位,那份《齐王让禅表》就是萧道成让江淹执笔所作的。不仅是萧道成,后来的齐明帝萧鸾、齐炀帝萧宝卷都对江淹敬重有加。萧鸾称赞其为「 ”近世独步”。而到了萧宝卷时期,在崔慧景造反围困建康之时,许多朝臣都出城投奔之际,江淹却以有病在身为由头,躲在家中纹丝不动。最终崔慧景被萧懿击败,萧齐的江山暂时保住了。 不过江淹的抉择更多的是处于超绝的政治嗅觉,因此到了萧衍攻打建康的时候,原本卧病在身的江淹却选择了投奔萧衍,并在萧衍大胜建立梁朝之后,再次成为从龙之臣,被封为侯爵。梁朝建立3年之后,江淹去世。 从江淹的后半生,我们可以看个一个在动荡不安的朝局中,始终抓住事件发展关键节点的出色官僚形象。或许,江淹后来将太多的精力放到了如何在动荡朝局中自处了,懈怠了文笔的磨砺;又或许,他在仕途坦荡之后,早已不需要才名开路,反而更愿做一位低调、平庸的臣子,可以安心的身居高位,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 如今我们早已无法考证,江郎才尽那个成语的真实来源。如若真的是从江淹之口,诉说一场梦境开始,那么或许这个典故本身就是他充满智慧而甘心背负平庸之名的证据。大智者若愚,莫过如斯!相关参考
纵观李先念的一生,人们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建国后连续5届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李先念,是中共党内为数不多的在数次政治风浪中一直保持高位的领导人之一。经历了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三代领导人交替与
相传悬空寺从前跟所有寺庙一样,建在平地上。寺庙里有老少两个和尚,老和尚整日修禅,小和尚负责做饭、打扫卫生。突然有一段时间,小和尚早上出去打水,夜幕降临才回来。老和尚便问小和尚为何在外逗留,小和尚告诉师
江淹雕像江淹别称江文通、江郎,是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官员,一生历仕南朝宋、齐、梁三朝,曾任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御史中丞、任骠骑将军兼尚书左丞等职,在文学、政治上都颇有成就。江淹生平简介>江淹(4
南北朝(420-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始于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终于隋灭南朝陈。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朝,均为汉人建立的政权,而北朝(439-589年)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动荡的时期,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在南朝的众多皇帝中,关于谁是南朝第一英主恐怕有争议,也许很有人会认为是刘裕,但自古以来很多人却认为是陈朝的建立者陈霸先。明人归有光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动荡的时期,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在南朝的众多皇帝中,关于谁是南朝第一英主恐怕有争议,也许很有人会认为是刘裕,但自古以来很多人却认为是陈朝的建立者陈霸先。明人归有光
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每座城池都有坚固的城墙,其中最出名的古城墙就是北京城墙。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北京古城墙早已不复存在。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南京明朝城墙是保存最完整,也是最坚固的。侵华战争期间,日军
文定王后简介:文定王后尹氏,是朝鲜国著名的王后,她一生历经三朝而不倒,是当时朝鲜政界的风云人物。文定王后的父亲是坡山府院君尹之任,母亲是全城府夫人全义李氏。她有两个哥哥在朝鲜非常有名,是后来小尹派的首
武则天在执政时期提出“忘战必危”,兴起尚武精神,武举应运而生。郭子仪就是在那时候通过武艺和军事理论的选拔成为了一名地方军官。唐玄宗时期,郭子仪升为朔方军节度使。安史之乱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如果没有这
武则天在执政时期提出“忘战必危”,兴起尚武精神,武举应运而生。郭子仪就是在那时候通过武艺和军事理论的选拔成为了一名地方军官。唐玄宗时期,郭子仪升为朔方军节度使。安史之乱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如果没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