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战死,两人就义,两人投降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人要心强,树要皮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两人战死,两人就义,两人投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两人战死,两人就义,两人投降

揭秘:太平天国湖南籍六悍将 【太平天国历史专题212,本文由永宣论史原创,禁止转载】 当太平军从广西打到湖南时,很多湖南民众踊跃加入其中。例如在湘南有数千挖矿苦力和数万天地会成员加入,在湘北益阳和岳阳一带,又有渔民、船工、水手等5000多人加入。只有湘中一带,因为是官方的强势区域,又有湘军 把持,人们都积极参加湘军,所以参加太平军的人很少。 当然,除了上述加入土营和水营的,还有一大部分加入步军营。那么这些湖南人在太平军里表现如何呢?有哪些人最后成了统兵将领呢?永宣罗列史料并研究了一番,发现在太平天国,主要有6位湖南籍的悍将,其表现为两人战死,两人就义,两人投降。下面永宣就一一讲述他们的事迹吧。 一、唐正才 他是湖南道州(今道县)人,也有人说他是永州府祁阳县人,但他是湖南人这一点是无疑的。他满脸的络腮胡子,绰号为唐胡子。早年做过木匠,后在长江一带贩商米,所以练得好水性,又任侠好客,善舞大刀,因此也结交了大批江湖朋友。 1852年,太平军杀到湘北益阳、岳州(今岳阳)时,他带着洞庭湖边的数千渔民、水手、船工一起投奔太平军。杨秀清任命他为水营统领,让他组建了太平军水营,此前太平军是没有水师的,所以唐正才功劳实在不小,为其后攻武昌、夺南京做了极大的贡献。 定都天京后,唐正才一直管理水营,但是太平天国领导人对水师重视不够,缺乏战略眼光,水营主要用来运输粮草,而不知去发展、升级成一支用于江海作战的强劲水师。尤其是杨秀清死后,唐正才的水营完全散了,1858年,洪秀全干脆彻底废弃水师,把唐正才这水营统领叫上岸,去干陆师(军),隶前军主将陈玉成麾下。旋赐爵量天福,此后先在安徽战场效力,经历了使英王败亡的安庆之战,后被封为航王,转属忠王李秀成,跟着他参加了天京雨花台血战。 1863年10月,淮军李鹤章、刘铭传、郭松林、周胜波、张树声等攻打无锡,忠王、侍王领航王等往援,遇敌于大桥角、后宅、梅村、坊前、安镇、麻塘桥、东亭,双方大战了五日,稍后太平军失利,航王唐正才当先陷阵,力战而亡。 二、陈廷香 陈廷香是湖南湘阴猪婆潭人人,和左宗棠是老乡,两家相隔才几里路。他是侍王李世贤部下著名骁将,镇守浙江龙游。说来也巧,来攻打龙游的是左宗棠及其率领的楚军。陈廷香部下也有不少湖南籍太平军,所以,这是一场湖南人和湖南人的对打。 左宗棠先采用诱降之策。派了几个湘阴老乡前往陈廷香大营,用同乡之情游说他投降左大帅,可以保举他们做清廷的高官。没想到陈廷香是个倔脾气,不会投降认输,这点和左宗棠等诸多湖南人一样。不仅大骂左宗棠,还斩杀了游说之人,把他们的头颅立在旗杆上,向左宗棠示威。 左宗棠只好强攻,但湖南籍的太平军果然比苏浙皖籍的太平军强悍,竟然把左宗棠打退,统帅数万人马的左宗棠被小小的龙游城阻挡了三个月而没法前进一步,而陈廷香所部只有几千人。最后还是邻城汤溪失陷,龙游成了孤城,陈廷香只好放弃龙游而转移,他亲自带着1000余太平军殿后,和楚军展开了血战,自陈廷香以下,全部战死。 三、李尚扬 他是湖南安仁人,生于1825年。太平天国壬子二年(1852年)夏加入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部。后随李开芳一路到南京。1853年,隶守镇江部队。李尚扬算得上湖南籍最出色的悍将,擅长打仗,受到李秀成和李世贤兄弟的欣赏。特别是太平天国后期,侍王李世贤成了一方诸侯,掌控浙江后,他非常信任和倚重李尚扬。 1862年秋,洪秀全掷下严令,李世贤不得不带6万精锐回援天京,但是浙江大本营不能丢呀,于是把它交给了李尚扬,将金花郡汤溪、龙游、武义、永康、义乌、东阳一郡六县交他管理调度,共统率部队十万七千八百人。但浙江形势越来越严峻,李世贤陷在天京无法回援,李尚扬部下一将领趁机暗中投降清军,然后和清军设计俘获了李尚扬。就这样,李尚扬在大骂叛徒后英勇受剐。他没得及享受封王。 四、朱衣点 他是湖南宁乡人,有人说他是朱元璋的后裔,少通经史,五短身材,也就是小个子,太平军席卷湖南时加入太平军。开始时他并没有带兵,多是协助上司施政抚民,接着担任江西万载县监军,开始接触军队了吧。后面就被翼王石达开看中了,收入麾下。朱衣点也擅长诗文,这方面和石达开很有机缘。不过后来他离开了石达开,万里回朝到天京,转入忠王李秀成部。洪秀全大喜,封他为孝天义,1862年被封为扶朝天军安爵,以表彰他取浙江和攻上海的功劳。 1863年1月,江苏常熟太平军将领骆国忠投降李鸿章,把常熟献给了清军,还积极充当清军前锋,帮忙夺取了福山、徐浦、白茅等地。2月,朱衣点奉命带兵前去讨伐叛徒骆国忠,但是在清军将领潘鼎新和刘铭传的围攻下兵败被俘,随后被清军剐杀。 五、邓光明 邓光明是湖南人,隶属忠王李秀成部。但究竟是哪个府县,无法考证。他原本是无名小卒,直到太平天国后期,他才崭露头角。1860年夏,他攻占浙江嘉兴立了功,封僚天燕。第二年,移镇石门县,又攻克杭州立功,与听王陈炳文同守杭州。 李秀成非常信任他,让组建洋炮队,这是太平天国军队里面最精悍的炮队。可惜李秀成看错人了。1862年7月,天京雨花台失守,天京被围急,李秀成调他带炮队来救,却被他拒绝了,此时他正在和清军套近乎,打得火热。10月,他向清朝江苏巡抚李鸿章乞降。不久后还把石门献给了清军。 六、蔡元隆 他是湖南岳州府华容县胜峰栗树洲南鹦哥乡人,一名仲清,1854年,太平军西征入湖南,16岁的蔡元隆为加入太平军,后辗转隶李秀成麾下,这个小伙子智勇足备,所向有功,因此深得李秀成喜爱。不久,李秀成便把女儿嫁给他,他变成了李秀成的女婿。 李秀成当然会好好栽培自己的女婿。特别是李秀成被封忠王之后,不断提拔和重用他。只要是李秀成主导的重要战役都有他的身影。蔡元隆得以屡立战功,节节高升,至1862年末,被封为会王。在第二年春的常熟保卫战中,蔡元隆表现优异,大放异彩。 先是程学启、郭松林等淮军7000人合常胜军统领奥伦洋炮22门,洋枪队2500人来犯常熟,会王蔡元隆指挥太平军凭城力战,最后斩淮军2000人,常胜军死者大尉以下190余人。接着李鹤章(李鸿章之兄)来援。会王蔡元隆诈修书李鹤章乞降,李鹤章中计,按约定日期整队将入城,会王令太平军立刻开火,李鹤章吓得屁滚尿流,差点儿被擒,于是恨透了蔡元隆,放出狠话,以后谁如果接受蔡元隆投降,他李鹤章就跟谁翻脸。 不过,此时的蔡元隆目睹太平天国大势已去,确实开始动摇了。但是眼前的淮军不接受他的投降。直到1863年末,左宗棠的楚军靠近了,左宗棠是李鸿章不敢惹的,蔡元隆才得以投降了其部将蒋益澧。投降清廷的蔡元隆先是帮着镇压太平军,被清廷赏三品道衔,赐猛勇巴图鲁号。几年后他回到老家,度过了安稳富足的后半生。不过他本性不算坏,不是反复无常的邪恶小人。 永宣感叹,这六位湖南籍悍将当中,虽然有两人叛变而投降了清廷,但是总体来说,他们还是英勇无畏,和所有太平天国的英雄和义士们一起在历史上留下了那悲壮的一页。 参考资料:《太平天国史》

相关参考

吴王阖闾与夫差的关系,竟然是祖孙两人(史记弄错了)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吴王阖闾与夫差的关系,竟然是祖孙两人(史记弄错了)”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吴王阖闾和吴王夫差都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吴国君主,但是关于两人的关系一直都是一个谜,两人肯定

两人好色程度差不多

隋炀帝PK唐太宗:两人好色程度差不多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隋炀帝杨广,一个是模范皇

李寻欢与林诗音两人的感情归属又是怎样的?

...寻欢青梅竹马的未婚妻。虽然林诗音喜欢的人是李寻欢,两人感情非常深,但两人终究没能走到一起。李寻欢与林诗音两人的爱情十分遗憾,如此相爱的人,却没能收获一份美满的爱情。在该剧中李寻欢与林诗音两人的归属又是...

两人是否发生关系

“洗三”是中国古代降生礼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典礼。婴儿出生后第三日,要举行沐浴典礼,会集亲友为婴儿祝吉,这就是“洗三”,也叫做“三朝洗儿”。“洗三”的企图,一是洗濯污秽,消灾免难;二是祈祥求福,图个吉利。

两人先后去世

  桓温杀气腾腾的脚步越来越近,司马昱惊慌失措地步步后退。哪知道祸不单行,大后方又传来噩耗,东晋的两任皇帝接连死了,活得都不长。  司马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桓温却是心中窃喜:这是上天在暗示我取

晚晴名臣左宗棠和曾国藩两人是怎样交恶的

...义绝,很多人也曾很好奇,曾深入的研究过其中的隐秘,两人的交恶可以说是晚清历史上颇有意思一幕,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左宗棠和曾国藩两人是怎样交恶的吧。左宗棠和曾国藩的关系左宗棠和曾国藩都是清末的重臣,都是一...

两人有何关系?

宋玉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也是一个著名的才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当时有名的文人,在楚辞的创作上别出心裁,是继屈原之后的有一大有名的辞赋家,虽然在成就上不能和屈原相比,但是作为屈原

展昭和白玉堂的关系 两人谁更厉害

  白玉堂和展昭这两个人物,关系还挺紧密的,所以当说起一个人的时候,大家不免会想到另一个人。  展昭和白玉堂的关系,应该说是经过了阶段性发展的。从白玉堂对展昭看不顺眼,处于敌对关系,等到两人不打不相识

夏洛得HIV死后,秋雅袁华两人生活的如何

夏洛得HIV死后,秋雅袁华两人生活的如何?原剧中暗示更加悲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注:

一人病逝两人不得善终

在三国历史上,诸葛亮虽然因为刘备的信任,而得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是,同样由于刘备的白帝城托孤,诸葛亮鞠躬尽瘁,最终在五丈原死而后已。对于自己和刘备都念念不忘的北伐曹魏、复兴汉室,诸葛亮只有选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