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孙资、刘放两人,这两人起到了哪些历史作用
Posted 大将军
篇首语: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孙资、刘放两人,这两人起到了哪些历史作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孙资、刘放两人,这两人起到了哪些历史作用
在《虎啸龙吟》当中,资历甚浅的曹爽之所以能够取代燕王曹宇出任大将军,缘于中书省两位长官孙资、刘放二人的运作。此外,司马懿能成为辅臣,同样缘于二人的推荐。那么这两位在之前不“显山露水”的人物究竟是何背景?他们为何敢于介入明帝曹叡的托孤重事,改易大将军人选呢?> >孙资、刘放同为中书省长官,权势极大>据正史记载,孙资是汉末太原人,少时便因博学多才得到老乡、司徒王允的推荐。曹操执政后,孙资在好友贾逵的推荐下出任丞相参军事,因智识深远、娴于谋略,备受尚书令荀彧及曹操的赏识。刘放与刘备都是涿郡人,同为宗室子孙,初因避乱依附于渔阳军阀王松。在曹操平定河北期间,刘放因说服王松降操有功,被曹操征辟为官,历任参军事、主簿记室,同孙资一起掌管枢机重事,很受曹操信用。>曹操进位为魏公后,孙资、刘放被寄以心腹之任,共同担任秘书郎的职务,掌管朝廷机要文书,开始向尚书台分权。曹操进爵为魏王后,二人分任尚书左、右丞,负责尚书省的日常事务,依旧执掌文书事务。此时,尽管孙刘二人品秩不高,但权力却很大。> >曹操执政后期,孙资、刘放开始得到重用>因为帮助曹丕代汉建魏有大功,孙资、刘放在文帝朝的权势获得进一步提升。黄初元年(220年),文帝改秘书省为中书省,负责诏令文书的起草工作,并任命刘放为中书监,孙资为中书令,同为中书省长官。中书监、令的品秩虽低于尚书令、仆射,但就跟皇帝的亲近程度而言,要超过前者。此时,尚书台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国家中枢机关,但中书监、令在实际上已行使起宰相的职权。>自曹操担任魏公(213年),至魏帝曹芳正始七年(246年),孙资与刘放执掌魏国、魏朝机要工作长达33年时间,是名副其实的幕后实权人物。明帝曹叡在位期间,朝廷日常政务、行军作战等大小适宜,全由孙刘二人执掌,朝廷每有大事需要裁决,也需要向二人询问意见,然后才能做决定。中书省的权力如此之大,令各级官员畏之如虎,一旦听闻命令出自中书省,几乎无人敢于违抗。> >明帝驾崩前,曾想任用曹宇为大将军>景初二年(238年),明帝曹叡大限将至,为曹氏江山稳固计,便想起用叔父、燕王曹宇为大将军,以领军将军夏侯献(夏侯惇族人)、武卫将军曹爽(曹真之子)、屯骑校尉曹肇(曹休之子)、骁骑将军秦朗(曹操养子)为辅,凭借宗亲的力量,共同辅佐幼主曹芳。在这些人中,夏侯献、曹肇对孙资、刘放长期专权心怀不满,曾威胁二人,若他们上台执政,必将有所动作。>孙资、刘放闻听后,内心非常恐惧,为求自保,在明帝面前极力阻止曹宇等人上台。但考虑到明帝想重用宗亲的心思,二人便将与自己关系尚可的曹爽捧上台,建议让他做大将军,并提议征召司马懿共同辅政。明帝起初同意这个提议,但没多久就变了卦。原来明帝深知曹爽素无才学、软弱易制,而司马懿心机似海、阴狠刚戾,这种组合风险性很大,便下令停止先前所议之事,再召曹宇辅政。> >曹爽能成为大将军,孙资、刘放功不可没>孙资、刘放获悉明帝改变主意,于是再次觐见,并力主维持原议。此时明帝心力俱疲,便再一次答应二人所请。孙刘担心夜长梦多,便请求皇帝立刻下诏,但被明帝以疲乏不能书写为由拒绝。刘放见此也顾不得君臣礼节,竟然抓住明帝的手让他勉强写下诏书,并马上出宫昭告天下,不仅罢免曹宇等人的官职,并将他们立刻驱逐出宫。因此,曹爽、司马懿之所以能上台,孙刘二人之功不可没。> >司马懿执政后,刘放、孙资相继病死>魏帝曹芳在位前期,大将军曹爽专权自恣,国家政事一己决断,毫不把中书省、尚书台放在眼里,渐渐地让孙资、刘放萌生去意。正始七年(246年),孙资、刘放以年老的名义让位,仅在每月朔望之日以列侯的身份上朝,位特进。高平陵之变后,孙资在司马懿的请求下一度官复原职,但次年(250年)便再次逊位,同年刘放薨逝。嘉平三年(251年),孙资与司马懿在同一年薨逝。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刘放简介_三国时期的曹魏大臣刘放_三国志·刘放传_刘放,字子弃
中文名:刘放别名:子弃国籍:曹魏民族:汉族出生地:涿郡方城(今河北固安)职业:大臣主要成就:与孙资掌机要达三十年余年官职:骠骑将军、中书监封爵:方城侯谥号:敬侯刘放–三国时期的曹魏大臣 刘放是汉广阳
在秦朝末年,朝廷昏庸,农民起义爆发,不仅如此,以项羽为首的还爆发了六国复国运动,这是时期,有两支很厉害的军队,这两只军队就是项羽和刘邦了,而若要说项羽与刘邦这两人谁最为厉害,小编也是说不清楚的。
历史人物 司马懿的儿子除了司马昭,师两人之外还有一个不正常的
司马懿有两个儿子是非常出名的,就是他的原配张春华为他生的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正是这两个儿子继承了司马懿的衣钵,巩固了司马家的地位,为后来的晋代魏禅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事实上,张春华为司马懿生了3个儿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郭嘉在曹营的地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诚如诸葛亮被人戏称为刘备集团的后勤部长一样,其实郭嘉在曹操那边,也只是一个宣传部长。他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曹操造势,鼓舞人心。0
若是刘备得了天下,最先被杀的元勋是这两人?孔明看破不说破?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俗语说,狡兔死,走狗烹。各代开国皇帝,皆在过后解决了这些帮他打江山的元勋良将。三国分立时,蜀主三国刘备,其
大业七年(六一一年)起,各股势力经过近十年的博弈斗法与厮杀,到了武德四年(六二一年)的春天,大部分不是被人灭掉,就是把人灭掉,最终大浪淘沙,竞争最为激烈的北部最终只留下了三股势力,分别是李渊的唐国、王
大业七年(六一一年)起,各股势力经过近十年的博弈斗法与厮杀,到了武德四年(六二一年)的春天,大部分不是被人灭掉,就是把人灭掉,最终大浪淘沙,竞争最为激烈的北部最终只留下了三股势力,分别是李渊的唐国、王
公元1722年,69岁的康熙皇帝去世。康熙皇帝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但是在康熙在位的末期,朝中出现了众皇子争夺皇位的情况,也就是俗称的九王夺嫡。最终,老四胤禛继承了皇位,也就是雍
武则天在古代,那真是超级大牌啊,人家不仅是两任皇帝的老婆,自己还当上了女皇帝,儿子、孙子都是皇帝。人家养男宠,养三个;她脾气不好,惹了她就被挖祖坟! 历史上,有两个人被武则天挖了祖坟,他们到底做
历史秘闻 太子朱标死后,朱棣上面还有两个哥哥,这两人又是什么结局
明朝皇帝大多子女不繁,一般都是只有几个孩子,最少的甚至如明武宗正德朱厚照没有子嗣,皇位就传给了自己的堂弟朱厚熜(即嘉靖)。但其中还是有一个例外的,他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一生有二十六个儿子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