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让朱棣看到了可以趁此一举击溃蒙古的可能,战火再次被点燃
Posted 使臣
篇首语: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件事让朱棣看到了可以趁此一举击溃蒙古的可能,战火再次被点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件事让朱棣看到了可以趁此一举击溃蒙古的可能,战火再次被点燃
上一篇谈到,本雅失里杀了明朝的使臣并袭击明朝的边境,朱棣怒了,派丘福率10万大军讨伐并扬言要御驾亲征。 根据史家分析,朱棣此次动员10万精兵的时间实际前后只有22天而已。从这一细节也可以说,即使本雅失里不杀死使臣郭骥,朱棣也早就做好了战争准备,并不能说是蒙古方面单方面打破了明蒙之间的和平局面,只不过本雅失里的冒失举动最终给了朱棣出兵的口实。 明成祖朱棣 对于朱棣而言,此时距靖难之役已过去一段时间,国内统治已经基本稳固,郑和的七下西洋已经进行到了第二次,永乐一朝的国力攀上了自明朝建立以来的巅峰,再次展开对蒙作战的外在条件已经满足。另一方面,朱棣虽然与蒙古之间维持了一段不长不短的和平时间,但是瓦剌突然崛起,并且其中权臣马哈木等人对明朝表现得颇有好感,而本雅失里的上台又令蒙古本部陷入内部动荡期,使得朱棣看到了可以趁此一举击溃蒙古本部的可能,于是明蒙之间战火再次被点燃。 本雅失里 关于此次出兵的总兵官征虏大将军丘福,我们之前的几篇在对靖难之役的叙述中,曾经提到过他的名字。他本是朱棣在燕王潜邸时的旧人,曾任燕王中护卫千户之职。在靖难之役爆发时,他与朱能、张玉一起,控制住了北平九门,立下大功。后来丘福在对耿炳文的真定战役和对李景隆的白沟河战役中,都有突出表现,深受朱棣信任。在朱棣帐下众将当中,丘福的谋略虽然不及张玉,但打仗悍不畏死,犹有过之,且为人低调,不与他人争功,故此朱棣对他非常喜爱。 当然,丘福作为一名将领,在军中评价一直在张玉、朱能之下,但在永乐七年(1409),张玉、朱能均已病逝,当初跟随燕王起兵,经历靖难之役的宿将之中,丘福是硕果仅存的一位,故此朱棣选择他作为主将出兵。 然而我们不得不说的是,朱棣此次出兵的目的性并不是很明确。从某种程度上说,因为使臣郭骥被杀,朱棣必须尽快表示自已的态度,于是安排了这次出兵。但是我们比较洪武年间明军的历次大规模出塞作战,没有哪一次是只动员10万兵马就能解决问题的。即使北元分裂之后,蒙古本部力量大幅衰落,但是在陌生环境下,只依靠10万士兵就想倾覆别人的国家,这在军事上显然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换句话说,此次作战的目标到底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还是在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之后,迫使本雅失里对杀死使臣一事做出赔偿,或是通过军事威压让蒙古本部彻底降服?对于朱棣来说,可能试探性的成分更多,所以他才会在诏书中强调他下面还会进行御驾亲征。 能试探性的成分更多,所以他才会在诏书中强调他下面还会进行御驾亲征。我们看到《明太宗实录》里面,还载有朱棣对丘福的训诫,要求他不可以贸然深入,在离开开平,进入大漠之后,千万要谨慎小心,似乎朱棣很有先见之明。 但是这种记载,无非是事后为了归罪于臣下,显示君主的英明而虚构出来的史料。以明朝初年的政治风气如果君主确有这样的指示,将领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在先打了再看的心理驱动之下,这种目的不明确的出兵,再加上蒙古方面本雅失里和阿鲁台正确的布置与指挥,决定了丘福与10万明军将士的悲惨命运。 下一篇谈丘福的惨败。相关参考
我们现在提到三国,自然就会想到在那段风云际会的历史,我们在有关于那段历史的影视作品和文学著作中见识到了各种人物,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神人诸葛亮了。多少年来他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睿智的代名词。从
吕雉晚年的一件事让其背上千古骂名,其实是对方作死吕雉被冤枉了
明面上,刘邦在建立政权后不断打压各方势力以巩固政权;而暗地里,他的后宫也并不平静,后宫的争斗正悄悄地发生在吕后和戚夫人之间。虽然,后宫爆发的战争是看不见刀剑硝烟,但是,深入了解之后,仍然会让人觉得惊心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年羹尧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从近些年来火热的清宫影视剧中,观众们对清朝历史也有了几分了解,虽然大部分剧情是虚构的,但朝廷重臣一般都是再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比如年羹尧,从皇
核心提示:建国初期还是发生了两件事,让共和国首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受到了毛泽东的严厉批评。一件是陈毅市长在礼堂做报告时,国民党派来的杀手跑到后台准备下手;另外一件是广州市长叶剑英在广州两次遇险。这两件事
赵禹是西汉能臣,成语“一意孤行”就是出自于他的故事。具体情况是这样的:赵禹是太尉周亚夫的属官,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刘彻看到了他写的文章文笔犀利,寓意深刻,认为在当时很少有人及得上他。汉武帝对其大为赏
赵禹是西汉能臣,成语“一意孤行”就是出自于他的故事。具体情况是这样的:赵禹是太尉周亚夫的属官,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刘彻看到了他写的文章文笔犀利,寓意深刻,认为在当时很少有人及得上他。汉武帝对其大为赏
刘伯温,是明朝著名的开国功臣。在历史上众多文臣谋士中,刘伯温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在明朝开国战争中,刘伯温长期为朱元璋担任高级幕僚,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刘伯温凭借渊博学识和缜密细致的分析,经常能
历史人物 姚广孝送给朱棣的这4个字,泄露天机,让朱棣龙颜大悦
导读:姚广孝出生在一个医生世家,他的爷爷、父亲都是走街串巷给人看病的郎中。奇怪的是姚广孝并没有子承父业,成为一名郎中。在姚广孝14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剃度出家,当了一名和尚,取法号道衍。在做和尚的几十年
朱棣是马皇后亲身儿子吗?朱棣为什么认马皇后作嫡母?这里是本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棣故事,欢迎关注哦。>当朱元璋跨鹤西去,朱棣登上皇帝宝座后,朱棣的眼前展现出的是一幅前程似锦的锦绣画卷,心中的理想是他
朱棣准备登基称帝,却被一书生拦住,他说了8个字让朱棣心悦诚服
不管在哪个朝代,总会有一些这样的人物,原本抓了一手好牌,却被自己打的稀巴烂,从而沦为后世人的笑柄,东汉末年的袁绍、袁术两兄弟皆是如此。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朱允炆,简直比袁绍还要惨,身为大明江山的掌舵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