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能臣赵禹做了一件什么事让卫青很难堪

Posted 西汉 卫青

篇首语: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西汉能臣赵禹做了一件什么事让卫青很难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西汉能臣赵禹做了一件什么事让卫青很难堪

赵禹是西汉能臣,成语“一意孤行”就是出自于他的故事。具体情况是这样的:赵禹是太尉周亚夫的属官,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刘彻看到了他写的文章文笔犀利,寓意深刻,认为在当时很少有人及得上他。汉武帝对其大为赏识,便让赵禹担任御史,后又升至太中大夫,让他同太中大夫张汤一同负责制定国家法律。

为了用严密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办事的官吏;赵禹和张汤根据汉武帝的旨意,对原有的法律条文重新进行了补充和修订。

当时许多官员都希望赵禹能手下留情,把法律条文修订得有个回旋的余地,便纷纷请他和张汤一起赴宴,但赵禹从来不答谢回请。几次以后,不少人说他官架子大,看不起人。

过了一些时候,赵禹和张汤经过周密的考虑和研究,决定制定“知罪不举发”和“官吏犯罪上下连坐”等律法,用来限制在职官吏,不让他们胡作非为。

消息一传出,官员们纷纷请公卿们去劝说一下赵禹,不要把律法制定得太苛刻了。

公卿们带了重礼来到赵禹家,谁知赵禹见了公卿,只是天南海北地闲聊。丝毫不理会公卿们请他修改律法的暗示,过了一会,公卿们见实在说不下去了,便起身告辞。谁知临走前,赵禹硬是把他们带来的重礼退还。

这样一来,人们才真正感到赵禹是个极为廉洁正直的人,有人问赵禹,难道不考虑周围的人因此对他有什么看法吗?他说:“我这样断绝好友或宾客的请托,就是为了自己能独立地决定、处理事情,按自己的意志办事,而不受别人的干扰。

关于这个故事,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记载了:“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张汤制定《越宫律》27篇,赵禹制定《朝律》6篇,为汉初四部主要法典之一,使汉朝的法律趋于严厉。因为他执法严峻,所以司马迁在撰《史记》时把他和张汤列入酷吏传中。

赵禹不仅在操守方面严于律己,且能识人,并为了举贤而不顾及朋友卫青的面子。

卫青少时出身十分贫贱,后来靠他姐姐卫子夫被武帝看上了,才飞黄腾达。然而卫青发达了后却有些“忘本”。

首先是卫将军府里的人都很势利,看不起穷人。田仁、任安因为没钱孝敬将军府的家监,那位家监就刁难他们,叫他们去养马。田仁感慨道:“不知人哉家监也!”任安接口道:“将军尚不知人,何乃家监也!”

后来,皇帝有诏,募卫青府上的舍人到朝廷做郎官,“将军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欲入奏之。”时任少府的赵禹来拜访卫青,卫青就叫出这班准备推荐给朝廷的富贵子弟来见过赵禹。

赵禹细看这些舍人,个个衣着富丽,神情骄恣,心中暗暗吃惊。便挑选一人,问以礼仪,此人吞吞吐吐,答不上来,再问以武备,依然吭吭吃吃答不上来,直问得那人大汗满头,伏地不敢做声。赵禹不禁皱眉道:此人使不得。于是便将队列中舍人一一叫出,分别询问,这十几个人中,竟然无一人习事,无一具有智略者。

卫将军心中不悦,喝令诸人退下。对赵禹道:选郎之事,乃本府之事,少府何必如此认真。

赵禹正色道:将军误矣!吾闻之:将门之下必有将类。古人有言: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子,视其所友。今圣上有诏,选将军舍人入内者,初看似乎只是一般的选人。

实际上呢,却是要通过这些人选,观察将军,看将军日常是否与贤者为伍,身旁是否招揽有文武之才。你如今只知道选取富人之子送上,这些人无知无识,无智无勇,犹如木偶,衣之绮绣,草草送上,难保不坏大事。待到天子对你有了反感,将军悔之不及矣!

这一番话,直说得卫青呆在那里,半晌才醒悟过来。忙向赵禹谢罪,连称自己糊涂。

赵禹问道:卫将军府上还有人吗?卫青说:有是有,怕都与这班人相去不远。赵禹道:时间紧迫,你将府上舍人悉数召来,待我为你一一选取。

卫青传下命令,不一时,门下一二百舍人尽皆到来,立满庭中。赵禹走下厅堂,从头问去,最后,留下田仁、任安。对卫青道:只有此两人可以,其余都不中用。

卫将军也没想到,最后选中的却是此两个穷鬼,看见他们,心中便没好气,不禁哼了一声。待赵禹走后,便冷言道:“你二人还站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各自准备鞍马、新绛衣去!”

任安与田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露难色,拱手答道:“禀大将军,我二人家贫无资,这鞍马、绛衣委实备办不起。”

卫将军闻言大怒,厉声曰:“今日之事倒奇怪了,两位先生家贫,与我有什么相干?你们如此说话,说得振振有辞,好似对我有什么大恩大德,我得好好服侍你们似的。什么叫‘委实备办不起’,备办不起,难道要我出资替你们备办?”

选这二人入朝,卫青心中虽然十二分不情愿,但是想想赵禹之言,却也别无良策。

幸亏田仁、任安后来被汉武帝召见,应答颇称帝意,汉武帝当即封了两人的官,使得此两人从此扬名天下。司马迁曾作《报任安书》,这封着名的信就是写给这个任安的。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年羹尧本可活命,但他做了一件事让雍正不再留他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年羹尧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从近些年来火热的清宫影视剧中,观众们对清朝历史也有了几分了解,虽然大部分剧情是虚构的,但朝廷重臣一般都是再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比如年羹尧,从皇

历史人物 年羹尧位高权重本可以不死,一件事让雍正起了杀心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年羹尧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满清入关以后,一共出现过两位影响力巨大的权臣,一位是鳌拜,另一位就是年羹尧。两个人都因为战功累累被封为一等功,位高权重却也肆意

伊莱克斯做了一件事,帝天很羨慕却又不敢去这么做

绝世唐门中,有一个人物很重要,但很多人可能都不太记得他了,他就是存在在霍雨浩精神世界的伊莱克斯。他到底是个什么身份霍雨浩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他很厉害,在霍雨浩精神之海的也只是他的一缕神识。伊莱克斯原本

历史人物 孙权晚年为什么成了昏君?孙权做了这几件事让东吴痛苦不堪

孙权是曹操、刘备三人中活的时间最久的,但这对于东吴来说不一定是件好事。早年的孙权还算是位不错的君主,国家和内政处理的都不错,就连曹操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但是到了孙权晚年,就开始犯糊涂了,成了一位昏君。

历史人物 孙权晚年为什么成了昏君?孙权做了这几件事让东吴痛苦不堪

孙权是曹操、刘备三人中活的时间最久的,但这对于东吴来说不一定是件好事。早年的孙权还算是位不错的君主,国家和内政处理的都不错,就连曹操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但是到了孙权晚年,就开始犯糊涂了,成了一位昏君。

诸葛亮薨逝后,刘禅做了四件事让人寒心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禅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诸葛亮自从出山,一直尽心辅佐刘备,刘备死后又辅佐刘禅,对蜀汉是在是尽心尽责。按常理来说,诸葛亮薨逝后,刘禅应该给予高规模的葬礼安排,可是事实上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杀魏延?一件事让他非杀不可

我们现在提到三国,自然就会想到在那段风云际会的历史,我们在有关于那段历史的影视作品和文学著作中见识到了各种人物,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神人诸葛亮了。多少年来他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睿智的代名词。从

一件事让朱棣看到了可以趁此一举击溃蒙古的可能,战火再次被点燃

上一篇谈到,本雅失里杀了明朝的使臣并袭击明朝的边境,朱棣怒了,派丘福率10万大军讨伐并扬言要御驾亲征。根据史家分析,朱棣此次动员10万精兵的时间实际前后只有22天而已。从这一细节也可以说,即使本雅失里

吕雉晚年的一件事让其背上千古骂名,其实是对方作死吕雉被冤枉了

明面上,刘邦在建立政权后不断打压各方势力以巩固政权;而暗地里,他的后宫也并不平静,后宫的争斗正悄悄地发生在吕后和戚夫人之间。虽然,后宫爆发的战争是看不见刀剑硝烟,但是,深入了解之后,仍然会让人觉得惊心

历史人物 崇祯自尽前还做了一件事,让清朝皇帝担忧不已

历朝历代以来,那些末代皇帝都是任人宰割的阶下囚,所以明朝的皇帝崇祯帝在国破家亡的时候,他先是杀光了自己的后妃和女儿们,之后自己更是在煤山自尽。其实在他自尽之前,崇祯帝还做了一件事儿,而他做的这件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