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边疆到底去了哪里?为何让人比被判死还绝望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流放边疆到底去了哪里?为何让人比被判死还绝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流放边疆到底去了哪里?为何让人比被判死还绝望

不论是历史上还是在影视作品中,我们总是很常听到“流放”一词,而每当被判流放时,每个罪人都是一脸绝望、脸色苍白,流放真的那么可怕吗?为什么古人的反应跟被判死刑差不多?

原来在古代,流放真的很可怕,毕竟消息不流通,路上交通也不好,要是被放到鸟不生蛋的地方,可能在路上就归西了,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更不用说中国古代热门的流放地都在极南或是极北,南方充满毒虫和瘴气,北方则会冷死,最重要的是,在那里远离朝堂,很快会被世界遗忘,对想当官一展抱负的人而言,实在是非常绝望……

若被流放,人生无望

或许现代人会想:流放不就是到比较远的地方吗?还活着就有可能再回去,为什么要这么怕?这就要从古代的角度去看,才会比较能理解古人的痛苦。

当时,犯人要用双脚走去流放地,而古代不比现代,交通不方便,沿路的环境更是恶劣,很多人在半路上就撑不住了。就算平安到了流放地,也是另一种折磨的开始,流放的刑期都是十年起跳,最高到无期(皇帝忘记叫你回来了),试想在一个陌生的荒凉地方,方圆百里可能只有你一个人,环境恶劣,周围充满未知的生物和极端的气候,还要在这里度过下半辈子,想想就崩溃。

再者,皇帝判你流放,基本上就是希望你远离朝政、不要来乱,所以大部分被判流放的人这辈子的政治生涯算是完了,而古时候有多少人十年寒窗苦读,一生的目标正是考上科举做官呢?当被流放时,不就等于这一生已经失败了吗?当然,有很多人是皇帝看不爽、但又不能明目张胆地判流放,就会以贬官的方式,把人送到远得要命的城市当官,再“不小心”忘记叫你回来,四舍五入也就等于流放了,所以被贬官到偏远地区的文人们才会一直写文抱怨,因为他们内心真的有满腹委屈啊!

天高皇帝远,只好写废文:和鳄鱼说话、爬山练身体

既然都无法实现人生理想了,这些被流放的文人在荒郊野外能做什么呢?当然是不断发文黑特朝政,再多说两句“看吧,没我果然不行!”想要再唤起皇帝的记忆、把自己叫回去上班,所以就诞生了许多现今所说的“经典之作”。像因为把佛骨说成鸡骨头而被贬到潮州(距离长安1852公里)的韩愈,就在潮州练起爬说语、写了篇跟鳄鱼对话的《祭鳄鱼文》,叫鳄鱼们乖乖听话、不要来乱,据说就真的没有鳄鱼扰民了。他还写了求情的忏悔信,跟皇帝说自己知道错了,请皇上看在他又老又穷、女儿在贬官路上死掉、孤身一人好可怜让他回去(那当初为什么还要谏佛骨......)。

因为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到永州(距离长安1219公里)的柳宗元,堪称是“贬官废文王”,大家应该都在国文课上学过他的“永州八记”之一《始得西山宴游记》,但那其实就是爬山游记,八篇都是相似内容:今天爬了这座山,山好高、虫好多,还有奇怪的石头,我过得好苦但我不说.... ..不就是讨拍废文吗!而最远被贬到海南岛(距离开封2013公里)的文学大家苏轼,在黄州惠州澹州的贬谪生活中写下了一堆吃好吃的肉、喝好喝的酒,外加一些掺有释道思想的人生哲理日记,可以说是自我激励的鸡汤文始祖。

极南和极北=热门流放点

至于流放的地点要怎么定呢?通常是看皇帝心情,通常是越南越好、或是越北越好,不论南北,越远就越好,毕竟皇帝不开心,一点也不想看到你。具体地点当然还得看是哪个朝代,毕竟每个朝代的疆域不尽相同,边界的区域也不同。像是唐以前的人多半会被流放到交州(今越南北部)或是朔方(今陕北、宁夏一带),如初唐四杰的王勃,他爸爸就曾被逐于交州;而唐宋时期的版图更大,流放地也更远了,像是房州(今湖北)、澹州(今海南岛)和沙门岛(今长山列岛)都是热门放逐地。

明清以降,由于版图变更,热门流放地也不同了,明代、清初主要罪犯流放地之一是尚阳堡(遗址在辽宁铁岭),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就下令“凡附属吴三桂之滇人,悉配戍于尚阳堡。”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也是清代前期的热门流放地,郑芝龙全家曾被流于此处,《延禧宫略》里的玲珑也被流放到这里。清代打下准嘎尔汗国、将新疆地区纳入版图后,新疆就成了新兴流放点,尤其是清代后期的都往那里丢,像是抗毒名臣林则徐就曾在新疆度过近五年时光;还珠格格也有提到“流放伊犁”的场景。

所以说古人害怕流放不是没有原因的,除了流放地蛮荒不适生存、路途遥远死亡率高,很多人可能刚出首都不久就死在路上了,可能是水土不适、也有被政敌暗杀的可能。不过,对一心当官的士人来说,最可怕的大概还是远离朝政、失去人生希望,生不如死的活着吧。

相关参考

揭秘在古代被判流放一般会被流放到哪里?

在我国古代有一种特有的流放之刑,是将罪犯发送到物质、文化多相对落后而又极为偏远的地区。由于古人都有乡土情结,远离故土和家族,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对罪犯来说都是一种折磨,所以流放又被称为惩罚力度仅次于

古代王朝灭亡后,戍边士兵分别去了哪里

边军是历史长河当中一个非常独特的群体,因为每一个朝代在建立之初,第一件事就是派兵戍守边地,巩固边疆,维护新王朝的稳定。然而,当中原内乱,王朝兴替时,这些人又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那么当古代王朝灭亡的

历史秘闻 古代王朝灭亡后,戍边士兵分别去了哪里

边军是历史长河当中一个非常独特的群体,因为每一个朝代在建立之初,第一件事就是派兵戍守边地,巩固边疆,维护新王朝的稳定。然而,当中原内乱,王朝兴替时,这些人又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那么当古代王朝灭亡的

慈禧的夜明珠到底去了哪里?是流失海外吗?

据传,慈禧因为死后嘴里含有一颗夜明珠,才使自己的尸身长久不腐,当杂牌军阀孙殿英砸开她的棺椁时,她虽然死了多年,但其脸色红润,栩栩如生,而且头部及全身都发出明亮之光。因其手下士兵见慈禧这样“美艳”,才激

揭秘吴国灭亡后美女西施到底去了哪里?

西施呢,在我们今天看来,就是属于女间谍,是越国为了日后可以灭亡吴国而放的一颗棋子。当然西施这位女间谍很厉害,不单可以给越国传递信息,还让吴国领导集团出现了问题。西施作为美人计,让勾践成功地向夫差复仇了

徐福带着三千童男女到底去了哪里

关于秦朝历史,最具有玄幻色彩的恐怕就是徐福了吧!历代关于徐福的传说层出不穷,有人说他自己吃了长生不老药,到现在还活着;有人说他在海上遇到了风浪,死在了海上;不过最流行的说法是,他带着三千童男女去了日本

清朝灭亡时还有一批太监存在 灭亡之后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清朝灭亡时那些太监去了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史上存在着这样一批人“太监”中国历史上一直处于战乱的年代,老百姓名不聊生。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去

三国神秘消失的五大名将,他们最终到底去了哪里

历史记载着时间长河中的种种故事,但其实我们都很清楚,历史是拼凑出来的,特别是乱世之年,历史的连续性就显得很模糊。这其中也有许多下落不明的人,不过与其说是下落不明,还不如说历史并没有记录后来发生的事情。

老子西出函谷关后到底去了哪里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我国古代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莫知其所终。《史记》还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古往今来,研究老子的着述可谓汗牛充栋。然而,老子晚

李白晚年在帝位之争中站错队被判流放夜郎

公元758年,一名57岁的男子从浔阳出发,怀着万分不甘又无奈的心情前往夜郎。这名男子被后人誉为诗仙,他就是唐代着名的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那一年,李白病体初愈。因为此前他参加永王东巡,在公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