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西出函谷关后到底去了哪里

Posted 老子

篇首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老子西出函谷关后到底去了哪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老子西出函谷关后到底去了哪里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我国古代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莫知其所终。

《史记》还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古往今来,研究老子的着述可谓汗牛充栋。

然而,老子晚年在何处修道?老子得道后在何处飞升?

有关老子西出函谷关后的踪迹是个千古之谜……

一、甘肃学者解开历史谜团?

2006年11月22日,在甘肃兰州召开的首届老子文化国际论坛小组讨论会上,张炳玉研究员宣读了,他和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延涛研究员合作完成的《老子在甘肃——试揭一桩千古之谜》的论文,并称他们通过研究揭开了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晚年西出函谷关后莫知所终的历史谜团。

根据有关史料、实物和民间祭祀风俗推断,老子出关后在甘肃等地修身传道,最后在甘肃临洮县‘飞升’。

此言一出,引起在场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

大概因为是信史的权威性,似乎对老子‘所终’之研究大都到此就止步了,在此次老子文化国际论坛上,我要试图解答这一谜案。张炳玉说。

张炳玉认为,老子出函谷关,继续西游,足迹遍布甘肃。

他的行程线路大体是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过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入甘肃,经游天水、清水、礼县、秦安、甘谷、陇西、渭远、临洮、兰州(皋兰)、广河、积石山、永靖、永登、武威、青海门源、张掖、高台、酒泉(居延海)等地后,回归陇西邑,落户临洮,最终在临洮东山(今县城东岳麓山)飞升崖飞升(去世)。

二、老子西出的关是函谷关还是散关?

史学界有关老子西行至何关,历来有两种说法:

一说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这是多数人的观点;

另一说为散关(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

张炳玉说,老子西行是经过函谷关,而真正意义上的出关是指散关,理由是:

1、老子对周王朝绝望,决定远离周朝到他国去,如果到了函谷关就算出关,并未达到他的去周的目的,因为函谷关仍属周朝版图;

2、从历史典籍可知,郦道元在其所着《水经注》里,早已对老子西行出关的关锁定为散关;

3、强老子‘着书’的关令尹喜,字公文,春秋末陇西(今甘肃临洮)人,秦国大夫,曾作散关令,而非函谷关令。

东晋葛洪着《抱朴子》有云: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为喜着《道德经》一卷,谓之《老子》。

这说明老子至关着《德》《道》二经的关是散关。

三、老子为何西入夷狄?

《后汉书》记载,老子出关后西入夷狄。东汉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官员襄楷给汉桓帝上书中有云:或言老子西入夷狄为浮屠。老子为何西入夷狄?

历史记载,甘肃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发祥地,故有羲皇故里之称;也存有大禹治水导流的流沙圣迹。

延涛说,崇尚古圣先贤之道的老子西游寻先王之遗迹,访圣贤之有道,这在老子认为的春秋末期道崩礼坏时代,礼失求诸于野,西入夷狄是他寻访大道所存的理想所在。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的杂居区。春秋时把边境居民统称为夷狄,居住在西北边境的又称西戎或夷狄。

具体所指诸侯国秦的西边是夷狄,也就是今渭河上游、洮河中下游和湟水一带。

清人王国维着的《秦都邑考》说:秦人祖先,起源于戎狄。

自春秋至战国,华夏族的诸侯国也是一直视秦国为戎狄。

戎狄是秦人先祖的领地,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礼县一带。

张炳玉说,由此推测,老子西游入夷狄,到秦陇一带的夷狄地区访贤修道是有根据的。

那么,老子西入夷狄后,在夷狄又做了些什么?他的最后归宿又在哪里?

四、老子夷狄修道,临洮飞升?

张炳玉说,老子在散关结识了关令临洮人尹喜,知其是夷狄人氏,老子要在人地两生之地西游,很需要当地人做向导。

一向仰慕老子的尹喜,对甘肃人熟地熟,为老子做向导,可以随时向老子学习,于是,尹喜放弃了官位,伴老子西游。

张炳玉认为,老子在散关着下《道德经》后由尹喜相伴西行,这是老子事业的开始。

此时弃无道之周而西去的老子找到了他传道德之经的极好机遇和极大空间。

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为归隐老者教炼内丹,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

延涛介绍说,临洮县城东的岳麓山至今还存有超然台说经台飞升崖文锋塔(又名笔锋塔,相传为老子写经插笔的地方)等遗迹。

《庄子·养生主》记载云: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延涛说,这说明老子死在秦地陇西古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他在秦地的生前好友失(一作佚)前来吊唁,哭号三声而别。老子在临洮飞升后,老子子嗣在此繁衍生息。

唐太宗李世民所修《氏族志》称: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后世天下李氏都称老子为李姓太上始祖。

据了解,老子在临洮得道飞升后,当地人一直在尊奉老子,东汉以来道教香火在临洮一直旺盛。

如今,仅临洮县城就存有白衣庵、公输庵、西庵、北庵、斗母宫、五瘟殿、太平观、总真观、九华观、万寿观、北极观等数十家全真派道观。

两千多年来,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老子飞升这一天,临洮民间都要举行各种祭拜老子的活动。

老子的后代在临洮安居乐业,兴旺发达,皇帝高官辈出,有名的包括狄道侯李瑶、陇西侯李信、西汉名将李广、唐高宗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大诗人李白等等。

甘肃两位学者研究认为,老子西行落户甘肃之后始有天下李氏出陇西,由此可断李氏之一脉,其根以老子李氏一脉为宗。

眼下,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内外李氏后裔到甘肃临洮陇西堂寻根问祖。

张炳玉、延涛的《老子在甘肃——试揭一桩千古之谜》的论文,在首届老子文化国际论坛研讨会上引起反响,商榷争鸣和赞同附和之声随即而起。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李景源说:这确实是一个大胆的推断,为老子‘飞升’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必将对弘扬老子文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关参考

老子通過史前文獻發現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西出函谷只為尋找祖先

誰是老子,他與上古及史前歷史有何關系?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國(後並入楚)苦縣。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

中国历史悬案之迷

1.中国历史上七大谜案中国历史上七大谜案分别是:1、老子的出关之谜有史实记载,老子曾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强而着书,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着五千言《道德经》。而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则没了消

明朝灭亡后锦衣卫到底去了哪里 他们是就地解散还是被杀了

对明朝锦衣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锦衣卫是朱元璋设立的一个独立部门,只为朱元璋一人效力,因为有锦衣卫的威严在所以朝中百官也是不敢做出什么贪赃枉法的事情,不然自己怎么死的可能

吕布死后貂蝉到底去了哪里 成为了谁的胯下之妇

说到三国,就必需提到中国四大美女之貂蝉。众所周知,三国中“吕布戏貂蝉”是一段十分精彩的桥段。吕布失败后,关于美女貂蝉的下落也同样是人们关怀的一个话题,其最终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呢?貂蝉终究情归何处呢?貂

杨贵妃是哪里人,杨贵妃到底是哪里人

杨贵妃到底是哪里人?杨玉环出身于中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弘农杨氏,是弘农人。弘农是汉朝的一个郡,而弘农郡,就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的东部,函谷关位于河南西部,因此,在汉代,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包括现在的陕西

安史之乱沈珍珠到底去了哪里 沈珍珠究竟是被贼人抓了还是消失了

很多人都不了解沈珍珠消失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的转折点,其带给唐朝的杀伤力,要远远大于武则天继位前和退位后给唐朝政权所带来的巨大动荡。在安史之乱发生的过程中,不仅诞生了李

徐福带着三千童男女到底去了哪里

关于秦朝历史,最具有玄幻色彩的恐怕就是徐福了吧!历代关于徐福的传说层出不穷,有人说他自己吃了长生不老药,到现在还活着;有人说他在海上遇到了风浪,死在了海上;不过最流行的说法是,他带着三千童男女去了日本

清朝灭亡时还有一批太监存在 灭亡之后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清朝灭亡时那些太监去了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史上存在着这样一批人“太监”中国历史上一直处于战乱的年代,老百姓名不聊生。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去

三国神秘消失的五大名将,他们最终到底去了哪里

历史记载着时间长河中的种种故事,但其实我们都很清楚,历史是拼凑出来的,特别是乱世之年,历史的连续性就显得很模糊。这其中也有许多下落不明的人,不过与其说是下落不明,还不如说历史并没有记录后来发生的事情。

揭秘思想家老子为什么要骑青牛出函谷关

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思想家,而后世留下了很多关于他的传说,其中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讲的也是一则传说。老子图片据传说,当时老子对周王朝的衰败感到无力,不得已的情况下准备离开家乡,去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