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宗为解决钱荒捣烂铜像铸钱 唐武宗灭佛始末

Posted 唐武宗

篇首语:知识分子优于文盲,如同活人优于死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武宗为解决钱荒捣烂铜像铸钱 唐武宗灭佛始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武宗为解决钱荒捣烂铜像铸钱 唐武宗灭佛始末

我们常常怀念和敬仰盛唐时期的繁华景象。“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些诗句,无不展示着盛唐的自信、开放、大气和包容。

但是,当经过了巅峰时代之后,唐朝不可避免走向了衰败和没落。到了晚唐,社会动荡不安,经济一片凋零,文化颓废不振……到了唐武宗时期,朝廷为了铸钱,甚至不得不捣毁佛寺里的铜像,来铸造铜钱。

想起极尽奢华的盛唐朝廷,不由长叹一声: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唐武宗叫李炎。

实事求是地说,在晚唐时期,唐武宗算是一个颇有几分才华的皇帝。他即位后,任用威望甚高、正直不阿的名臣李德裕为宰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受改革的影响,当时的唐朝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

我们知道,在唐朝,佛教的地位非常高,影响也非常大。在唐初,著名高僧玄奘受到唐高宗和唐太宗两个皇帝的礼遇,地位极高。

有朋友问:玄奘是谁?

他就是《西游记》里面的唐僧啊。吃了他的肉可以长生不老的哪位啊。

而到了武则天时代,从皇帝到平民,国内几乎无人不修学佛法,无人不坐禅习定,甚至连宫中的太监,都似模似样地念起“阿弥陀佛”。俨然一派佛国景象。

可是,我们说的这个唐武宗李炎,他却与前面的皇帝不太一样,他不信佛教,而信道教。

根据记载,李炎还没做皇帝时,就和赵归真关系很好。当皇帝后,他马上就召集赵归真等八十一名道士入宫,在宫中修“金箓道场”,并亲临三殿,“于九天坛亲受法箓”。

唐武宗李炎接过来的其实是一个“烂摊子”。一方面,他要讨伐叛乱的昭义节度使,一方面,又要重振朝纲搞改革,这些都需要钱,而国家财政又穷得响叮当。

怎么办呢?唐武宗李炎把目光投向规模庞大、“富得冒油”,而他又早就看不惯的佛教徒……

灾难很快就降临到佛教徒身上。

首先,唐武宗没收寺院的财产,共计良田数千万顷;

随后,杀掉了一批被指认为“藩镇奸细”的佛教徒;

接着,强行拆掉了全国4600多所佛寺,金银佛像上交国库,铁像用来铸造农器,铜像及钟、磬用来铸钱;

最后,强行命令26万僧尼还俗……

这就是著名的唐武宗灭佛事件。这件事,虽然给唐朝朝廷增加了收入,振兴了经济,但给当时的佛教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所以,佛教徒称之为“会昌法难”——因为唐武宗的年号叫“会昌”。

幸好,唐武宗只做了7年皇帝,就因为服食仙丹妙药而死,享年32岁。唐武宗死了后,继位的唐宣宗致力于改善唐武宗所遗留下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其中就有灭佛事件。唐宣宗恢复了部分佛寺,佛教得到了复兴。

相关参考

多佛寺被毁 唐武宗李炎为解决钱荒捣烂铜像铸钱

晚唐武宗会昌五年(845),三台(唐朝时为梓州)是蜀内仅有的两个铸钱地之一,背“梓”开元钱实物就是明证。但历代史书中鲜有记载,实物也见得不多,现绵阳、三台史料集上无记录,梓州铸钱这一重要历史也没任何人

多佛寺被毁 唐武宗李炎为解决钱荒捣烂铜像铸钱

晚唐武宗会昌五年(845),三台(唐朝时为梓州)是蜀内仅有的两个铸钱地之一,背“梓”开元钱实物就是明证。但历代史书中鲜有记载,实物也见得不多,现绵阳、三台史料集上无记录,梓州铸钱这一重要历史也没任何人

唐武宗灭佛的规模多大 唐武宗灭佛带来的影响

  灭佛  唐武宗在位做了件载入史册的大事,那就是大肆灭佛,天下一共拆除寺庙4600余所,灭佛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从会昌二年(842)十月起,武宗下令凡违反佛教戒律的僧侣必须还俗,并没收其

唐武宗灭佛简介 唐武宗灭佛怎么回事

  唐武宗会昌(841~846)年间之排佛事件。世称会昌法难。  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敕迎佛骨(即所谓舍利)于凤翔法门寺。先在宫中供养三天,然后送京城各寺,供僧俗礼敬,从而再次掀起全国性的宗教

唐武宗李炎的重大政治措施是什么?为何要灭佛

唐武宗李炎(814~846)唐朝第十六代皇帝。唐穆宗李恒第五子,文宗之弟。本名□。长庆元年(821)封颍王。文宗曾立鲁王李永为太子,后李永暴死,乃另立陈王李成美为太子。开成五年(840)正月,文宗疾甚

唐武宗李炎的重大政治措施是什么?为何要灭佛

唐武宗李炎(814~846)唐朝第十六代皇帝。唐穆宗李恒第五子,文宗之弟。本名□。长庆元年(821)封颍王。文宗曾立鲁王李永为太子,后李永暴死,乃另立陈王李成美为太子。开成五年(840)正月,文宗疾甚

唐武宗灭佛在当时有什么影响?唐武宗灭佛简介

从会昌二年(842)十月起,武宗下令凡违反佛教戒律的僧侣必须还俗,并没收其财产。此后,武宗陆续下令限制佛寺的僧侣人数,不得私自剃度,限制僧侣蓄养奴婢的数量,很多寺院被拆毁,大量的僧侣被强迫还俗。会昌四

开创唐朝短暂中兴的灭佛皇帝 唐武宗李炎简介

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武宗即李炎。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武宗崇信道教,于会昌五年下令拆毁佛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

唐武宗灭佛在当时有什么影响?唐武宗灭佛简介

从会昌二年(842)十月起,武宗下令凡违反佛教戒律的僧侣必须还俗,并没收其财产。此后,武宗陆续下令限制佛寺的僧侣人数,不得私自剃度,限制僧侣蓄养奴婢的数量,很多寺院被拆毁,大量的僧侣被强迫还俗。会昌四年(844)...

唐朝著名的灭佛皇帝是怎样灭佛的 唐武宗李炎

唐武宗唐武宗崇信道教,且鉴于佛教势力泛滥,损害国库收入,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于845年下令拆毁佛寺,并派御史分道督察。经数月努力,全国拆毁寺院、招提、兰若共4.46万余所,还俗僧尼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