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密约
Posted 沙俄
篇首语:富有臂力的人只能战胜一人;富有知识的人却所向无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俄密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俄密约
《中俄密约》(汉语拼音:Zhong\'e Miyue),俄国与中国清政府订立的秘密条约。1896年6月3日(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沙俄利用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的困境,借口“共同防御”日本,诱迫清政府派遣特使李鸿章与俄国外交大臣A.B.罗拔诺夫、财政大臣S.U.维特在莫斯科签订《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又称《 防御同盟条约》,一般称为《中俄密约》。
三国干涉还辽《中俄密约》共6条,内容是:①日本如侵占俄国远东或中国以及朝鲜土地,中俄两国应以全部海、陆军互相援助。②非两国共商,缔约国一方不得单独与敌方议和。③开战时,中国所有口岸均准俄国兵船驶入。④为使俄国便于运输部队,中国允于黑龙江、吉林地方接造铁路,以达海参崴,该事交由华俄道胜银行承办经理。⑤无论战时或平时,俄国都可通过该路运送军队军需品。⑥此约自铁路合同批准日起,有效期15年。根据《密约》第4条,同年9月8日由中国驻德、俄公使许景澄与华俄道胜银行代表在柏林签订了《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 》。合同规定成立中国东省铁路公司,其章程照俄国铁路公司成规办理。至此,俄国获得了使西伯利亚大铁路穿过中国领土直达海参崴的特权。《密约》的签订和筑路权的攫取,为沙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和控制中国东北三省提供了各种方便,大大加强了沙俄在远东争夺霸权的地位。
“中俄密约266540” 3相关参考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中俄密约》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亦称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防御同盟条约》。1896年5月,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清政府按照沙俄政府的意愿,派李鸿章为“钦差
1896.6.3莫斯科大清国大皇帝陛下暨大俄国大皇帝陛下,因欲保守东方现在和局,不使日后别国再有侵占亚洲大地之事,决计订立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是以大清国大皇帝特派大清国钦差头等全权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
19世纪90年代,俄国为谋求向远东特别是中国东北地区扩张势力,决定将修筑中的西伯利亚铁路改道中国东北。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10月,沙俄未经清政府同意,擅自派遣4批人员越境到中国东北各地勘测路线
1896年访俄时,与俄私订出卖中国东北利益的《中俄密约》并接受巨额贿赂。“密约签订后,维特(沙俄财政部长)和李鸿章订下私人协议,只要《密约》能够顺利执行,李某便能得到300万卢布(约合190万美元)的
沙俄通过《中俄密约》,获得了东省铁路修筑权(东省铁路又名“东清铁路”,1920年10月由北洋政府交通部代管后改称“中东铁路”)。为了从中国攫取更大的利权,沙俄在《中俄密约》签订后,又迫不及待地胁迫清政
世界条约 中俄御敌互助条约是什么时候签订的?中俄御敌互助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中国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中俄御敌互助条约》在清朝与西方列强所签订的诸多不平等条约中,《中俄御敌互助条约》(即《中俄密约》)是非常特殊的一个。从1896年开始,这一条约居然保密了28年之久。直到1924年
1896年访俄时,与俄私订出卖中国东北利益的《中俄密约》并接受巨额贿赂。“密约签订后,维特(沙俄财政部长)和李鸿章订下私人协议,只要《密约》能够顺利执行,李某便能得到300万卢布(约合190万美元)的
1896年访俄时,与俄私订出卖中国东北利益的《中俄密约》并接受巨额贿赂。“密约签订后,维特(沙俄财政部长)和李鸿章订下私人协议,只要《密约》能够顺利执行,李某便能得到300万卢布(约合190万美元)的
?中俄密约》的签订,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德、英、法、美、日本等国,乘机向清政府进行勒索,在中国划界、租地,争夺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7年11月1日,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巨野
沈禹希,即是沈荩,他曾参与维新变法,变法失败后成为了激进的革命派,长期从事新闻工作。1903年7月31日,因揭露中俄密约而被清廷处,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因言被杀的新闻记者。> 当时沙俄赖在东北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