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

Posted 天地

篇首语: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程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程颢

程颢 像

  程颢(汉语拼音:Cheng Hao;1032~1085),北宋思想家,哲学家,理学奠基者。字伯淳。祖籍博野程委,徙居河南洛阳。学者称他为明道先生。曾与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同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由于二人长期在洛阳讲学,故他们的学说又称为“洛学”。嘉祐年间举进士,曾任鄠县及上元县主簿、晋城令,有政绩,官至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嘉定十三年(1220)赐谥纯公。淳祐元年(1241)封河南伯,从祀孔子庙庭。

指南针

  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他说:“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天理”是他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他把“理”作为宇宙的本原,理通过气产生天地万物,人只不过是得天地中正之气,故“人与天地一物也”。人要学道,首先要体认天地万物本来就与我一体这个道理。他认为,知识和真理不在人之外,而是内在于人的心中,“自家元是天然完全自足之物”,所以认识无须观察外物,人心自有“明觉”,自己可以凭直觉体会真理,“当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他提出了“识仁”的思想,“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人们如果知物我本为一体,物即我,我即物,就自然不存在心为外物所动的问题。诚能如此,其心就澄然无事。无事则定,定则明,至此就“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就可以进入圣域。程颢以“定性”为求得理想人格的道德修养方法。他和程颐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他的“识仁”、“定性”的思想对后来的陆王心学影响很大。

  程颢的哲学专门著作不多,主要哲学代表作有《识仁篇》、《定性书》。后人所编《河南程氏遗书》、《明道文集》、《二程粹言》等,收入《二程全书》。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二程集》。

“程颢474925” 35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程颢 程颐 程颢怎么读 程门立雪 哪个朝代

本名:程颢别称:明道先生字号:字伯淳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主要作品:《论王霸札子》《论十事札子》主要成就:开创新儒学,为宋代理学奠基者  程颢其祖先历代仕宦,世代居住在中山府。先祖程希振任尚书虞

北宋理学奠基者程颢的故事 程颢的代表诗词

  程颢,生于公元1032年,去世于公元1085年,是“程朱理学”中的重要人物,被后世学者称为明道先生。  程颢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自幼受到家学熏陶。年长之后,拜理学开创者周敦

历史人物 北宋理学奠基者程颢的故事 程颢的代表诗词

  程颢,生于公元1032年,去世于公元1085年,是“程朱理学”中的重要人物,被后世学者称为明道先生。  程颢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自幼受到家学熏陶。年长之后,拜理学开创者周敦颐为师,在这儿接受到了理

历史人物 北宋哲学家、诗人明道先生程颢简介,程颢的诗作有哪些

人物生平公元1032年(明道元年),程颢出生,其祖先历代仕宦,世代居住在中山府,曾祖父程希振任尚书虞部员外郎迁居开封府,祖父程y(《宋史》作程羽)迁居河南府(今洛阳),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宋仁宗录

历史人物 北宋理学的奠基者程颢简介

宋朝人物程颢人物生平1032年(明道元年),程颢出生,其祖先历代仕宦,世代居住在中山府,曾祖父程希振任尚书虞部员外郎迁居开封府,祖父程遹迁居河南府(今洛阳),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父程珦曾任黄陂县尉

历史人物 程颐程颢什么关系 程颐 朱熹 程颐怎么读 程颐程门立雪

中文名:程颐别名:程正叔国籍:中国-北宋民族:汉族主要成就:开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代表作品:《程颐文集》《易传》《经说》  程颐的祖先世代居住在中山博野县,高祖程羽在宋太宗时期任三司使,以辅翊功显

著名历史小故事

1.200字左右的历史小故事《程门立雪》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

宋朝 宋代·二程洛学

二程洛学程颐、程颢兄弟是洛阳人。程颐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皇祐时任太学学职,哲宗时以司马光等推荐,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崇政殿说书,绍圣年间因政见不合,削籍送涪州编管,徽宗时官复原位,致仕卒。程颢字伯淳,

程门立雪跟哪个历史任务有关?

杨时、程颐参考: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杨时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