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阳
Posted 乐府
篇首语:“善与恶皆为上帝的成见。”蛇如是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梦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梦阳
李梦阳(汉语拼音:lǐ mèng yáng;1473~1530),中国明代文学家。字天赐,改献吉,号空同子,又作崆峒子。庆阳(今属甘肃)人。出身寒微。弘治六年(1493)举陕西乡试第一,次年中进士。十一年,出任户部主事,后迁郎中。十八年四月,因弹劾张鹤令,曾被囚于锦衣卫狱。正德元年(1506),因替尚书韩文写弹劾刘瑾奏章,被谪山西布政司经历,不久又因他事下狱,赖康海说情得释。刘瑾败,复起任原官,迁江西提学副使。后因替宁王朱宸濠写《阳春书院记》而削籍。
李梦阳鉴于当时台阁体诗文存在“啴缓冗沓,千篇一律”的弊端,决心倡导复古以救其痿痹,确有一定进步作用。他主张古诗学魏晋,近体学盛唐。他的主张影响甚大。《明史·文苑传》说他与何景明“倡导复古,文自西京、诗自中唐而下,一切吐弃。操觚谈艺之士,翕然宗之”。但李梦阳过于强调格调、法式,未能很好地从复古中求创新。尤其在他与何景明的辩论中,意气用事,论点更趋偏激,导致刻意古节、泥古不化的流弊,甚至走上抄袭剽剥的道路,反而扼杀诗歌创作的生机。直到晚年才有所悔悟。
天工开物李梦阳创作的乐府和古诗较多,其中有不少富有现实意义的作品,且寄寓了作者力求改革的政治理想。《朝饮马送陈子出塞》揭露了明朝军队的腐败,笔力颇为苍劲沉重。《君马黄》刻画宦官的骄横,也栩栩如生。《空城雀》通过对群雀啄麦、坐享其成的描绘,表示对既无利弹,又蔑网罗的贫苦“翁妪”的同情,很有深意。《玄明宫行》铺叙宦官住地的盛衰,抨击他们的穷奢极欲,更嘲讽这些家伙顷刻烟消云灭的可悲下场。李梦阳的乐府、歌行在艺术上有相当成就。他善于结构、章法,如《林良画两角鹰歌》从画说到猎,从猎生发议论,后画猎双收,很见功力。但时有雕凿之痕,并未臻于自然流转的神境。另有部分乐府模拟严重,不足取。除乐府、歌行之外,李梦阳的七律也有特色。他专宗杜甫,七律多气象阔大之辞,如《台寺夏日》对台寺的描绘,很有磅礴飞动的气势,并蕴藏着鉴古知今的情思。他创作七律,也能注意开阖变化。但李梦阳的七律并非全是雄浑健拔之作,还有少数形象飘逸、风味盎然的诗篇,如《舟次》、《春暮》,用词精警而自然,情趣横生而不落俗套,另具一种风致。
著有《空同集》66卷,另有《白鹿洞书院新志》,辑有《古文选增定》等。
“李梦阳570256” 6相关参考
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生于公元1473年,卒于公元1530年,陕西庆阳府安化县人。祖籍河南扶沟,因为仕途终结后,选择了回归故里,因此《登科录》中说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 李梦阳,是明代中期文学家
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生于公元1473年,卒于公元1530年,陕西庆阳府安化县人。祖籍河南扶沟,因为仕途终结后,选择了回归故里,因此《登科录》中说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 李梦阳,是明代中期文学家
问李纲、刘基、李梦阳之事迹李纲,字伯纪,宋邵武人。政和进士。靖康初,为兵部侍郎,金人来侵,力主迎战,被谪。高宗即位,首召为相,修内治,整边防,讲军政,力图恢复;黄潜善等沮之,七十余日而罢。卒谥忠定。纲
康海是明代文学家和官员,以诗文名列明代“前七子”之中,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一年去世于明世宗嘉靖十九年。 康海自幼聪慧,又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还在读书的时候,就受到了当时为陕西提
明代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徐桢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前七子是也。
临川四梦明代的士人文学已难重现往日的辉煌,与之相反,庶民文学却以惊人的生命力迅速成长起来,最优秀的士人都对其刮目相看,一部分人甚至热心扶持。以“前后七子”为例,李梦阳曾说:“今真诗乃在民间。”康海和王
问宋元明子学之著者李纲所撰有《李忠定辅政本末》,刘基所撰有《郁离子》,李梦阳所撰有《空同子》等书。
明代文学家李梦阳,二十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举人,第二年又考中进士,年少得知的他,不仅是家族的骄傲,也成为家乡远近闻名的大才子。正当朝廷准备赐他官职的时候,却因为父母先后去世,不得不在家守孝,几年后才
“不读唐以后书”,此何人之语北地李梦阳,信阳何景明,诋排唐宋之文,力追秦汉以上。曰:古文之法,亡于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