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纪事本末

Posted 本末

篇首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通鉴纪事本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鉴纪事本末

  《通鉴纪事本末》(汉语拼音:Tongjian Jishi Benmo),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的历史著作。142卷。作者袁枢,字机仲,南宋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袁枢精研《资治通鉴》,苦其浩博,难以寻究史事终始,于是根据《资治通鉴》旧文,区别门目,以类纂辑。每事务详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自为首尾。起自“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征淮南”,共1,362年史事,概括为239篇,另有66事,附于各篇之后,资治通鉴总计大小305题。去取剪裁,颇为精密。但内容皆属政治、军事,经济方面很少。宋以前史书只有编年、纪传两体,各有短长。编年体以年为经,“或一事而隔越数卷,首尾难稽”;纪传体以人为主,“或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袁枢于两体外,创立纪事本末一体。这种体裁因事命篇,不拘常格,与现代史书的体裁颇为接近,是对历史编纂学的一个重要贡献。该书成于淳熙元年(1174),三年初刻于严州郡学。明末张溥于袁书各篇之后加入自己的评论。流行版本中有中华书局本。

“通鉴纪事本末284926” 12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何谓纪事本末

何谓纪事本末宋袁枢用《通鉴》旧文,每事为篇,各排比其次第,而详叙其始终,命曰《纪事本末》,编年、纪传之外,又增一体也。

明朝历史 明史纪事本末俺答封贡简介

记载明代重要史事的纪事本末体史书。清谷应泰(1620~1690)撰。应泰字赓虞﹐号霖苍﹐直隶丰润(今河北丰润)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十三年官至浙江学政﹐公余延揽名士﹐藉张岱《石匮藏书》与谈迁《

纲目体

  纲目体,中国编年体史书体裁之一。纲是提要,目是叙述史实,便于阅读。始创于南宋朱熹的《通鉴纲目》,纪事本末体其后还有明陈《通鉴纲目》、明商辂《通鉴纲目续编》等。“纲目体447792”

明朝历史 明史纪事本末俺答封贡是怎么一回事

隆庆四年(1570)时,俺答部发生了一件戏剧性的事件。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率众投降明朝大同巡抚方逢时。史载此事与俺答三娘子有关。《明史》称俺答三娘子原名克兔哈屯(蒙名钟金哈敦),是俺答的外孙女,容貌清丽

宋朝历史好书

有没有写两宋历史的好书分三个层次来讲吧。第一,学术层级的,宋史的基本史料是:《宋史》(不是《宋书》,《宋书》里面写的是南朝刘宋的历史)《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建炎以来系年

中国宋代历史研究网

一、有没有写两宋历史的好书分三个层次来讲吧。第一,学术层级的,宋史的基本史料是:《宋史》(不是《宋书》,《宋书》里面写的是南朝刘宋的历史)《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建炎以来

烛影斧声,赵匡胤难道真是是自己的弟弟杀的吗

《宋史・太祖本纪》上只节减的记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宋史纪事本末》(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中记载:“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召晋王光义,嘱今后事。摆布皆不得闻

烛影斧声,赵匡胤难道真是是自己的弟弟杀的吗

《宋史・太祖本纪》上只节减的记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宋史纪事本末》(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中记载:“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召晋王光义,嘱今后事。摆布皆不得闻

历史秘闻 烛影斧声,赵匡胤难道真是是自己的弟弟杀的吗

《宋史・太祖本纪》上只节减的记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宋史纪事本末》(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中记载:“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召晋王光义,嘱今后事。摆布皆不得闻

历史人物 宋高宗竟然这般的提防秦桧 为什么没有罢免他呢

宋高宗为什么不罢免秦桧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宋高宗说的那句话,记载在《宋史·纪事本末》里。这是一部明代礼部尚书冯琦撰写的,中国断代纪事本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