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应
Posted 轮船
篇首语:峥嵘过去已经彪炳史册,璀璨当下正在不断延伸,光明未来需要踏实开拓。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郑观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郑观应
郑观应郑观应(汉语拼音:Zheng Guanyin,1842~1922),中国实业家,改良主义思想家,是中国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最负盛名的一个。原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慕雍山人、罗浮偫鹤山人等。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人。1858年(咸丰八年)到上海学商。由徐润等介绍,先后在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任买办。历任上海电报局总办,轮船招商局帮办、总办。1874年任英商太古洋行买办、太古轮船公司总理,并开设恒古钱庄。1869年捐买功名,获清政府授予员外郎衔,次年再捐买升授郎中;1879年第三次捐买授乡卿衔二品顶戴。1880年被李鸿章委任为上海电报局、上海机器织布局、轮船招商总办,参加洋务动动。郑关心时政,热心西学,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逐渐形成维新改良思想,主张变革以御外侮,办学校以育人才。
在经营工商业的过程中,关心时政,留意西学,1884年中法战争时,曾往暹罗(今泰国)、西贡(今越南胡志明市)、新加坡等地调查了解敌情,逐一绘图贴说。次年初,途经香港,被太古轮船公司借故控追“赔款”而遭拘禁,经年始得解脱。后隐居澳门近6年,撰成《盛世危言》一书,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论证中国必须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培养具有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实学人才。
马建忠1892年后,与盛宣怀集团关系密切,由盛保举重入轮船招商局任帮办,后改会办。1902年冬,袁世凯接替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从盛宣怀手中夺去轮船招商局和电报局,郑观应辞去招商局会办。次年,改任粤汉铁路购地局总办。曾支持从美国合兴公司赎回粤汉铁路自办及1905年反美爱国运动。1906年,被举为粤汉铁路商办公司总办。1909年(宣统元年),乘袁世凯被迫返籍“养疴”之机,协助盛宣怀发起组织轮船招商局商办,遂第三次入轮船招商局任会办。晚年政治表现落伍,拥护“立宪”,反对革命。但又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和军阀混战不满。1922年5月卒于上海招商公学宿舍。
著有《救时揭要》、《易言》、《盛世危言》、《盛世危言后编》、《罗浮偫鹤山人诗草》、《南游日记》等,其中以《盛世危言》影响最大。该书长达30多万字,内容极其广泛,对后来康有为领导的“戊戍变法”起到了先导的作用。
参考条目
中山市
“郑观应692942” 30相关参考
郑观应简介 实业家,改良主义思想家。原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慕雍山人。1858年(咸丰八年)到上海学商。由徐润等介绍,先后在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任买办。历任上海电报局总办,轮
一八九四年,清军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后,严重的民族危机笼罩在中国的上空。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在耻辱和痛苦中开始了拯救祖国于危亡的探索。就在这时,一部名叫《盛世危言》的著作广为流传,引起了朝野的震动。年轻的光绪
历史人物 有关于郑观应的思想贡献分别是哪些 郑观应的故居在什么地方
思想贡献赋税思想郑观应一生从事工商业活动。他主张收回关税自主权,认为“其定税之权操诸本国,虽至大之国不能制小国之轻重,虽至小之国不致受大国之挠阻”。他否定《中英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条款,要求以国际公
郑观应(1842—1922),字正翔,号陶斋,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17岁到上海学做生意,进新德洋行,后在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当过买办。1878年捐资得候补道员,结识李鸿章。1880年,受李鸿章委
郑观应(1842年—1922年),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晚年自号罗浮偫鹤山人。祖籍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他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启蒙思想家,也是实业
郑观应(1842年—1922年),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晚年自号罗浮偫鹤山人。祖籍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他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启蒙思想家,也是实业
1894年春,维新派代表人物郑观应,发表著作《盛世危言》,据说光绪皇帝读了,大为赏识,诏命总理衙门特印二千部,分发京都大臣阅读。几年之内,这本巨著竟被翻印20多次,共10余万册,还流传到日本、朝鲜等邻
晚清民国立宪的羊头是多么重要 19世纪下半叶,陆续有零星的清国士人注意到“立宪”,但最初仅限于那些不走寻常路的士人,比如在科举上浅藏辄止的王韬和郑观应。他们在通商
王韬,代表作品《扶桑游记》;郑观应,代表作品《盛世危言》、《罗浮偫鹤山人诗草》等;康有为,代表作品《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人类公理》等;梁启超,代表作品《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