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著名的日本汉学家井上陈政有哪些经历
Posted 汉学家
篇首语: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末著名的日本汉学家井上陈政有哪些经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末著名的日本汉学家井上陈政有哪些经历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岳忠豪 井上陈政(1862年——1900年),原名楢原陈政,1862年出生于江户没落楢原家,后因家贫被迫过继到井上家,故改名井上陈政。井上虽少时坎坷,但学业不辍。1877年即进入日本大藏省造币局制版部,学习洋学、汉学等课程,并得造币局局长德能良介的赏识,专研汉学,造诣极深,也打下了日后从事中日外交事务的学术基础。 (清朝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 井上陈政发迹并活跃于近代中日外交开局之期,由于双方处于彼此试探的特殊时刻,因此井上前期的工作具有“间谍”色彩。1878年何如璋出任清朝首任驻日公使,关注于日本的维新变化,与日本友人交游过从,因德能良介的关系,认识了井上。1882年,井上受印刷局派遣,随何如璋来到中国。井上游历甚广,行经14省,历时6年收集中国各方面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多有著述,仅以现在能观察的著作就留有《禹域通纂》《支那内治要论》《支那历史》等,其论著多立足中国国情,对中国的著述系统而翔实,观察深刻而独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通”。例如,单就中国的造纸技术,井上就著有近三万字的《清国造纸法》的报告书,几近涵盖了东南地区除皮纸之外的主要手工纸的制法,而这些都是井上以假扮华人、欺瞒窃取等手段获得的,这也成为其经历中最不光彩的一页。 (《禹域通纂》封面) 在中国期间,井上与士人交游唱和,人脉甚广,其师友都是中国晚清时期炫耀一时的人物,如黎昌庶、黄遵宪、王先谦、汪康年等人。他还曾经何如璋引荐,投入经学大师俞樾门下。收入楢原后,余樾专门赋诗记之,“日本人井上陈政字子德,航海远来,愿留而受业,门下辞之,不可,遂居之于俞楼,赋诗赠之。”并称陈政“其人颇好学,能为古文。”井上终生以师礼尊崇俞樾,这也成为了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俞樾及其作品) 井上的身影数次出现在近代中日重要的历史事件当中,因其学识渊博,对中国知之甚深, 又长期供职外务省,处于中日接触、交涉的第一线,成为了中日历史的重要见证者。在马关议和期间(1894年),楢原陈政与陆奥宗光长子陆奥广吉同时出任日方和谈的通译官,《马关条约》的中文本也由其翻译成型。议和结束后,伊藤博文又命楢原草拟了《台湾岛接收事宜》,准备对台湾进行系统接收。1895年9月,他以一等通译官的身份赴任北京公使馆,后升任二等书记官。在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中,井上不幸罹难,时年38岁。 参考文献: 1、郭墨寒:《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井上陈政稿本考述》,《图书馆杂志》2017年第6期。 2、陈刚:《井上陈政与》,《史林》2012年第3期。 3、余樾:《春在堂全书》(第7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 4、刘晓峰:《花落春仍在——俞曲园的日本学生》,《读书》2008年第12期。 5、徐静波:《明治中期日本对中国的探察和认知——以和为例》,《日本侵华史研究》2016年第3期。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施祺 杨培超相关参考
井上清是日本历史学家,京都学派著名代表人物、日本明治史权威,同时也是钓鱼岛问题的研究专家。井上清因为在作品中表达钓鱼岛是中国的这个观点而遭攻击,人称“最勇敢的日本人”。井上清>井上清钓鱼岛>为了研究钓
井上清生于日本四国岛的高知县,曾在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国史科学习,是日本著名近代史和现代史研究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对日本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那么,井上清的代表作有哪些呢?井上清>井上清简介>井上清(19
日本明治、大正、昭和时期的哲学家。少年时代就学于汉学塾,后精通汉学。1875年入东京开成学校学习。1877年入东京大学文学部哲学系,1880年毕业后主办《东洋学艺杂志》。1882年任东京大学副教授,讲
井上成美在日本军界是一个相当复杂、也不太好评价的人。如果概括一下他的话,那就是:坏事干得很不少、命还很不错的二战日本海军大将。他来自日本宫城县,也是日本海军最后一个大将,与米内光政和山本五十六组成铁三
井上成美(いのうえしげよし)(1889年12月9日-1975年12月15日),日本宫城县人。从小立誓不愧为“海国男儿”,后如愿毕业于日本海军官校三十七期。(山本五十六为三十二期,是井上的前辈)。帝国海
井上成美,日本宫城县人,诞生于1889年,从小立誓不愧为“海国男儿”;后如愿毕业于日本海军官校三十七期。(山本五十六为三十五期,是井上的前辈)。>>帝国海军最后一个大将,与米内光政和山本五十六组成铁三
俞樾的故事俞樾,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经学家。俞樾在经学方面很有建树,和著名经学家孙诒让、黄以周合称为“清末三先生”。俞樾的故事,和当时的众多学者、经学家一样,像一本耐人寻
王先谦(1842-1917),清末学者,湖南长沙人。字益吾,因宅名葵园,学人称为葵园先生。曾有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实业家等称号。是著名的湘绅领袖、学界泰斗。曾任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湖南岳麓书院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一位名叫井上千代子的日本妇女的自杀轰动全日本。21岁的井上千代子是侵华日军大阪步兵第37连队井上清一的新婚妻子,为了激励参加侵华战争的丈夫、使之无后顾之忧地在中国东北「效
历史人物 受到军国主义思想影响井上千代子为夫自杀 也让丈夫井上清一成为最凶残的日军
二战期间,日军的野心极度膨胀,妄图建成“大东亚共荣圈”,统治亚洲。为了实现这一计划,日本高层统治者不惜用军国主义思想给民众洗脑,把他们变成没有人性的杀人武器。军国主义思想极具蛊惑力,被洗脑的人只能乖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