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民间的“认干儿”、“拜把子”都是怎样的风俗习惯
Posted 民间
篇首语: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民间的“认干儿”、“拜把子”都是怎样的风俗习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民间的“认干儿”、“拜把子”都是怎样的风俗习惯
民间商人的社交习俗则通常围绕着“义”和“利”两点,他们之间的社交或是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或是为了官民联系,或是为了一己之私,或是为了整个家族的利益,于是他们各自钻营发展,形成自己的人脉。 清朝民间的交往基本上都带着极强的功利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能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另一方面是给自己找到一个可以依托的环境。 >清朝民间的待客之道各不相同,通常情况下,客人来访后,会在门房处递上自己的名帖。门房接到名帖,送至主人手中,而后早有管家带客人到正堂等候,婢女们也早就准备好茶水、点心、旱烟等,须臾,主人会来到正堂接待宾客。 >清朝民间民风淳朴、轻利重义,朋友交往患难与共、祸福相依,同时有敬师长、敬长者之风。亲友之间礼尚往来,名目繁多,时令节日、婚丧喜庆、添丁进口、寿诞迁居,都赠送礼品、祝贺宴饮,叫“送人情”。 >清朝节日 >清朝民间的社交礼仪,除了汉族的社交礼之外,少数民族在凝聚自己的人脉时,同样有不同的社交方式。 >在清朝,蒙古族有互赠哈达的风俗。其他民族的朋友第一次到蒙古的时候,蒙古族的朋友为表达尊敬,会在第一时间将哈达围在对方脖子上。蒙古人认为,哈达总是给最尊贵的朋友的礼物。 >蒙古族亲友日常相聚时,也有请对方吸鼻烟的习惯。而他们在家中宴客时,主人和客人一起席地而坐,面前摆满了花生、核桃、羊肉、面点等食物,来了尊贵的客人,还要专门宰杀牛马。宰杀之前会先念一段祝词,而后由专门的仆人将这些牛马杀死放血,待血流干净,厨娘会把肉拿到厨房去,洗净后直接大块儿将肉煮熟。席间,每人一把小刀,边说话边从大块儿的牛腿、牛脊背上割下肉来品尝。 >为了表达自己对客人的尊敬,蒙古人在待客前甚至会沐浴更衣。 >清朝民间还有一种维持友情的方式是认干儿的风俗。认干儿一是因为清人多迷信,他们认为小儿多夭,只有认一门干亲才能保佑其健康成长。另一目的则是因为势力,认干儿的双方家中都是互相认识并且是多年的好友,当对方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日益提升时,为了依然能维持双方已然不算平等的友情,认干儿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清朝儿童 >清朝门户相当的人家,为了能让两家甚至两个家族之间的友情长久保持,其中一方甚至会认对方家的孩子为干儿,而且这种认干儿的形式还可以延续至认家族中的女孩为干女儿。 >被认干儿的一般是年龄不超过十岁的幼童,认干儿之前需要一方提前看好吉日,当天干儿家的父母会带着孩子一起到干爷干娘家中,并送上自己送给干爷干娘的礼物。而对方亦要回赠给他各种金银饰物、衣服、文玩、笔墨纸砚、书籍等。从此之后两家逢遇年节必然会多加来往,互相馈赠礼物等。孩子结婚时,干爷一家更是要赠送不少珍贵的礼物。 >京城还有一种维持友情的方式,那就是结盟拜把子。结盟拜把子又称为义结金兰,这种风俗并非起源于清朝,但却是清朝最常见的一种维持友情的方式。 >清人熟读儒家经典,信奉儒家思想,他们大多都重义气,难得遇见与自己趣味相投的朋友,因此很容易就义结金兰,颇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意味。 >民间的拜把子习俗流传甚广,清朝的拜把子习俗和前朝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拜把子的可以是两个人、三个人甚至四个人。他们会在一起选择一个良辰吉日,然后相约在一个地点,在面前挂上关公或桃园三义士的画像,并且在画像前供奉上猪头、牛肉和羊肉,还有一些新鲜的水果、核桃干果等。 >清朝拜把子的官员 >然后会有一位年长并有威望的老人会在画像前献上一炷香,此后意愿结盟的人需要在红纸上详细写明自己的姓名、年龄、籍贯和族中三代姓名、官职以及家中父母、兄长的具体情况。而后大家互相交换此字据,根据兄弟之间的年龄来决定结盟者的排行顺序,弟弟需要给哥哥磕头,最后大家一起喝一碗酒,结盟拜把子的仪式才算正式结束。通常情况下,结盟后的几人将更为亲密,患难相助。 >无论是认干儿还是拜把子,这些方法其实都是为了能让彼此之间的友谊保持得更久一些,以便自己能获得更多的人脉和社会资源。 >社交并不仅指认识很多人,而是充满选择性的。只有你和对方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双方的价值相当,他能有你想要的权利,你有他追求的财富,两人的利益紧紧相连,因此在清朝,门当户对的不仅有爱情,还有友情。 >一言:《历史的风尚·清朝》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研究生 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相关参考
清代,庆祝活动最多的节日莫过于新年前后,而民间贴福的风俗习惯,就是与清代皇帝在新年时赐福字的惯例息息相关。其实,民间贴福的习俗源自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西周取代殷商之后,姜太公持榜封神之时,各路神仙都
清代,庆祝活动最多的节日莫过于新年前后,而民间贴福的风俗习惯,就是与清代皇帝在新年时赐福字的惯例息息相关。其实,民间贴福的习俗源自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西周取代殷商之后,姜太公持榜封神之时,各路神仙都
在三国群英中,除了曹操孙权刘备,最有名的就要数关羽关云长了。关公到清朝末年已经被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不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都把关羽当神,就是民间拜把子,拜的也
土族音乐属于风俗性歌曲,土族民间音乐多用五声音阶或六声音阶,并用四度五度音做为调式骨架音。节奏大都使用3拍子,也有少量的2拍子。宴席曲、花儿常运用八度音程的跳进使旋律刚健、激越。土族的民间歌曲可分为:
秘密结社是中国民间社会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有着悠久历史传统,其功能是在政治高压社会网络中为孤立无援的个人提供咨询和帮助。据研究,晚清北方中国活跃的所谓义和拳只是中国民间秘密结社的一个分支,大多属于白莲
回族的风俗传统: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
民间风俗出殡为什么要摔瓦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说到农村的一些习俗也还是有很多人都知道的,比较的复杂也比较的有意思,最近看到一则故事是话说农村在出殡前会选择把瓦盆给摔碎了,那么有的人要
汾阳有2600多年的置县史,其中1600多年为州府郡治所。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汾州改州为府至民国元年(1912年)废置,汾阳城区一直为晋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今的汾阳市区便是由原来的
作者/慕笑尘,文史博物苑独家稿件,谢绝转载诺大的紫禁城,占地面积达到了七十二万平方米,有七十多座琼楼玉宇分布其间,建筑面积在十五万平方米左右。如此气势宏伟的皇家建筑群伫立了六百年,足以让全世界叹为观止
羌族自称“日玛”、“日表”或“如玛”、“尔玛”,属同一名称。“羌”属他称,从羊、从人,意为“西戎牧羊人”。历史上,羌族以养羊着称,故羌族与羊的关系极为密切,至今仍保留着供奉“神羊”的习俗。羌语属藏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