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日事变的经验教训 马日事变许克祥
Posted 事变
篇首语:年轻不是用来放纵的理由而是奋斗的资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马日事变的经验教训 马日事变许克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马日事变的经验教训 马日事变许克祥
马日事变 马日事变是国民党对共产党人、革命人士的一次屠杀行动,由国民党驻长沙第33团团长许克祥执行。一夜之间,众多共产党组织革命机关、团体被捣毁,共产党人、革命群众被杀,一夕之间长沙城全部被反动武装控制。 马日事变的经验教训 “马日事变”同蒋介石发动的4·12事变不大相同,它是发生在仍然维持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的控制区内,这实际上就标志着武汉政府也很快会同共产党走向决裂。当年中国的社会情况决定了军官的家庭大部分都是地主,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在湖南等地兴起之后,激起了很多军官强烈的反共情绪。 “马日事变”一发生,湖南省内各地的反动军队、民团闻风响应,到处屠杀农运骨干,捣毁共产党领导的团体,10日之内在长沙附近就杀了上万人。缺乏准备而且处于消极防御的各地农民武装,虽然号称有十万人,可是短短几天都被打散。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看到这个情况还幸灾乐祸,嘲笑当时的中共总书记陈独秀说,你们在湖南的十万大军还打不过许克祥一个团。 马日事变许克祥 1927年5月21日晚,国民党驻长沙的何键部下第33团团长许克祥,率兵1000多人发动反革命政变,对革命党和工农群众进行了突然袭击。 湖南省总工会、湖南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和国民党湖南省党校是他们攻击的主要目标,其他革命机关,如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湖南省特别法庭、国民党省市党部及工运训练班、党员训练班等,均遭叛军疯狂袭击。至22日上午,被捣毁和袭击的革命机构达70余个。叛军在长沙整整捕杀一夜,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人士和革命群众达100余人,被捕的40余人,被临时拘押的则无法计算。马日事变后的半个月中,全省被屠杀的革命群众在1万人以上。相关参考
许克祥(1890年-1964年)是马日事变发动者,湖南省湘乡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因1927年在长沙发动剿灭共产党人的“马日事变”而闻名。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七军副军长,军事参议院参议等职。>>早
马日事变绝对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运动中,一次非常惨痛的失败。马日事变发生在湖南长沙。当时的湖南大革命轰轰烈烈成立了湖南总工会,农民协会等等无产阶级革命组织。但是随着马日事变的发生湖南大革命从高潮
马日事变中,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不仅率兵捣毁中共的各大组织机关,还残忍杀害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甚至工农群众。马日事变的发生绝不仅仅是国共两党矛盾的激发,这里面还有更加具体的利益纠纷,更根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马日事变1927年5月21日,汪精卫指使国民党何健的第三十五军第三十三团团长许克祥在长沙发动叛乱,袭击湖南省工会、农会及各革命组织,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21日的电报代日韵目是
许克祥号长胜,湖南湘乡人。1889年12月15日生于湘乡农家。幼年曾入私塾,15岁从军。18岁入湖南讲武堂,此间秘密加入中国同盟会。毕业后参加过辛亥革命光复湖南的战役,后历任湘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
李宗仁在其回忆录里,提到“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侵华的严酷现实,他总结了自中国军队进行抗日武装斗争以来的经验教训,经过反复思考和研究,提出了“焦土抗战论”。李宗仁将“焦土抗战论”的内容概括如下:与其
李宗仁在其回忆录里,提到“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侵华的严酷现实,他总结了自中国军队进行抗日武装斗争以来的经验教训,经过反复思考和研究,提出了“焦土抗战论”。李宗仁将“焦土抗战论”的内容概括如下:与其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湖南长沙的国民党反动军官也开始密谋叛变,在湖南掀起返工清党活动。不久,同年5月21日,马日事变爆发。在马日事变中,一万多党员和革命群众受
马日事变发生于1927年5月21日,顾名思义,所谓的马日应该就是指21日,但这种说法究竟有没有历史根据呢?其实是有的,只是鲜少有人知道罢了。尽管学术界讨论不多,但马日事变依然是中国近代革命
国民党和共产党存在很大的阶级差异,共产党的土地改革和斗地主运动早就让国名党内的一些人非常不满,国共两党的矛盾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后期逐渐凸显出来,最终国民党对共产党举起了叛变的屠刀。马日事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