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日事变始末 马日事变死了多少人
Posted 事变
篇首语: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马日事变始末 马日事变死了多少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马日事变始末 马日事变死了多少人
国民党和共产党存在很大的阶级差异,共产党的土地改革和斗地主运动早就让国名党内的一些人非常不满,国共两党的矛盾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后期逐渐凸显出来,最终国民党对共产党举起了叛变的屠刀。马日事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发生的,马日事变当天,国民党杀害了100余人,之后这场叛变更是席卷湖南,仅1万多革命群众相继被屠杀。 湖南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引起了湖南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资本家、国民党右派分子和一些反动军官的恐惧与仇视。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这些人迅速地集聚起来,迫不及待地在长沙发动了反革命的“马日事变”。 随后,何键委托其心腹军部中校参谋余湘三去湖南具体策划。余湘三到长沙后,取得了代省主席兼军事厅长张翼鹏的支持,选定许克祥的独立三十三团充当叛乱主力。许克祥本是一个惯于在军阀厮杀中东奔西投的亡命之徒,其父在湘乡老家受到农民斗争,对共产党怀有刻骨仇恨,一经余湘三等人诱以官禄,激以父仇后,就毅然充当了反共急先锋。1927年5月17日,叛乱干将余湘三、王东原、许克祥、陶柳、李殿臣、晏国涛、魏镇等人在小吴门外许克祥团部开会,决定用公开军事行动彻底摧毁共产党和各革命团体机关,推定许克样担任指挥,于5月21日晚上行动。 1927年5月19日晚,三十五军驻长沙留守处部队开始公开寻衅,收缴了工人纠察队10多人的枪支。三十三团许克祥部唆使伤兵向维持秩序的工人纠察无理取闹,并进行毒打。长沙城已呈“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面对剑拔弩张的敌人,中共湖南省委(原中共湖南区委)、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和湖南省政府虽然于5月20日夜采取了一些对付反革命的紧急措施。但由于全省工农武装尚未组织起来,各县农民的自卫武装还处于零散状态,又没有掌握可靠的部队,因此无力阻止反动武装对革命政权的进攻。 5月21日,即星期日的晚上,一场骇人听闻的反革命武装政变在长沙发生了。是晚11时许,1000多名荷枪实弹的叛军,在许克祥的指挥下,分途向长沙城内各革命机关进行突然袭击,湖南省总工会、湖南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和国民党湖南省党校是他们攻击的主要目标,其他革命机关,如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湖南省特别法庭、国民党省市党部及工运训练班、党员训练班等,均遭叛军疯狂袭击。至22日上午,被捣毁和袭击的革命机构达70余个。 叛军在长沙整整捕杀一夜,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人士和革命群众达100余人,被捕的40余人,被临时拘押的则无法计算。与此同时,在押的土豪劣绅则全部开狱释放。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总队奋起抵抗,同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但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没有能够击退敌人的进攻。因21日的电报代日韵目为“马”字,所以这次长沙反革命事变称为“马日事变”。 事变发生后,白色恐怖笼罩长沙。他们一方面改组省政府,召开所谓各界联席会议,成立中国国民党湖南救党委员会,篡夺了湖南省的党政大权;另一方面,采取贼喊捉贼的手法,声称此次事变是由省工人纠察队要缴军队的枪械,军队被迫自卫引起的;与此同时通电攻击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到处张贴“铲除暴徒”、“拥护劳苦功高的蒋总司令”等标语,大造反革命舆论。以此为掩护,在戒严的幌子下,继续在长沙进行反革命屠杀。不仅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死于屠场,即使毫无关系的也往往身及横祸。如北门外油铺街一木工晨出做工,衣服溅了泥水,顺手撕下一块已经破烂的反革命标语揩拭,即被指为“共产党撕毁标语”,就地枭首示众。 反动军官指挥的血腥大屠杀不仅仅发生在长沙,湖南其他各地也进行了同样的血腥屠杀。常德、溆浦、湘潭、湘乡、浏阳、衡阳等20余县,都先后发生了反革命大屠杀事件。 据统计,马日事变后的半个月中,全省被屠杀的革命群众在1万人以上。 “马日事变”一发生,湖南省内各地的反动军队、民团闻风响应,到处屠杀农运骨干,捣毁共产党领导的团体,10日之内在长沙附近就杀了上万人。缺乏准备而且处于消极防御的各地农民武装,虽然号称有十万人,可是短短几天都被打散。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看到这个情况还幸灾乐祸,嘲笑当时的中共总书记陈独秀说,你们在湖南的十万大军还打不过许克祥一个团。 1927年6月,汪精卫与冯玉祥晤谈,冯玉祥主张「宁汉合作」,共同反共。但因为汪精卫的态度始终左右摇摆,所以中共中央发表宣言,诋斥汪精卫「出卖革命」,违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并宣布从此撤出了参加武汉国民政府所有的中共党员。 1927年6月14日,孙中山遗孀宋庆龄发表了「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指责南京和武汉都违背了孙中山革命的原则和政策,并宣布退出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随后便前往苏联。同时,中共党书记陈独秀则因坚持国共合作政策,所以被指为右倾的机会主义者,被中共党中央开除党籍。武汉国民党中央通过《取缔共产党案》,26日下令免除各机关中共党员的职务,正式「清共」。27日,苏俄顾问鲍罗廷离开武汉,返回苏联。相关参考
作者:鸿儒知天下声明:原创作品,创作不易,请勿抄袭,违法必究!欢迎关注鸿儒知天下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彻底蜕化为变质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从政治上来说,如果说前期太平
1856年9月初,正当清军与太平军的战争如火如荼时,天京城外秦淮河通往长江的出口处突然发生怪象,原本碧绿的江水先是被染成了血红色,紧接着便有很多被捆绑的黄衣黄褂者的尸体顺河漂流,数不胜数,令人震惊。江
一百四十年前,由金田起义揭幕的太平天国革命,轰轰烈烈,所向披靡。太平军自广西出发,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席卷了半个中国,建都于天京(今南京)。特别是1856年上半年击破清王朝江南大营后,政治上、军事上
“七七事变”爆发前,日军主要人物在短短的二、三个月内先后到华进行了实地考察。同年6月中、下旬后两个星期内,在日参谋本部次长今井清率领下,日军在东北(满洲)进行了所谓的参谋旅行演习,现在看来,基本上可以
一百四十年前,由金田起义揭幕的太平天国革命,轰轰烈烈,所向披靡。太平军自广西出发,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席卷了半个中国,建都于天京(今南京)。特别是1856年上半年击破清王朝江南大营后,政治上、军事上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张学良的不抵抗,东北军不战将老家沈阳和吉林、长春等城市丢失,以后经过近1年的反复,终于将整个东北丢失,在这个过程中东北军损失惨重。在东北的15.5万正规军和非正规军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性全面战争,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开始抗战,历时八年,最后以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在这八年的艰难抗战中,中国的英雄战士们死伤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张学良的不抵抗,东北军不战将老家沈阳和吉林、长春等城市丢失,以后经过近1年的反复,终于将整个东北丢失,在这个过程中东北军损失惨重。在东北的15.5万正规军和非正规军
“冀东保安队”是1935年日本侵略者策动华北事变后,由冀东伪政权建立的一支特别武装力量。卢沟桥事变后,“冀东保安队”在北平东郊通州发动反抗日本侵略的起义,即日方所谓的“通州事件”。事件虽已过去70多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他们一方面寄希望于用武力征服中国,一方面寻找中国代理人,扶持傀儡政权,实现其以较小的代价统治中国之目的。提起日本人的傀儡,大家首先会想到伪满洲国和汪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