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红军损失惨重拉开长征序幕 为何让蒋介石悔肠子
Posted 红军
篇首语:峥嵘过去已经彪炳史册,璀璨当下正在不断延伸,光明未来需要踏实开拓。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此战红军损失惨重拉开长征序幕 为何让蒋介石悔肠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战红军损失惨重拉开长征序幕 为何让蒋介石悔肠子
核心提示:甘溪遭遇战,红六军团虽然损失较重,但牵制了湘、桂、黔敌军主力,减轻了中央红军的压力,达到了与红三军胜利会师的预期目的,有力地配合了红一方面军进行长征,完成了作为长征先遣队的光荣使命。同时,它还在石阡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后来红军长征使得中国革命进一步发展壮大,如果蒋介石没有把主力调来围攻红六军团或许结局会有所不同,蒋介石的肠子可能都悔青了。 原题:此战红军损失惨重但拉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 蒋介石为此后悔不已 这场战斗是红军为了牵制敌军主力进行的一场战斗,战斗最后虽然以红军失败而告终却成功的吸引了国民党军主力,从而拉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也因为这场战斗蒋介石后来常常为此后悔不已,这便是甘溪战役。 1934年7月23日,红6军团奉令退出湘赣苏区,到湖南中部发展游击战争,并同红2军团(当时称红3军,军长贺龙、政委关向英)取得联系;留地方武装和游击队在原苏区继续坚持斗争。接着成立以任弼时为主席、萧克、王震为委员的军政委员会,领导红6军团9700余人于8月7日,从江西省遂川县新江乡横石村出发,突破国民党军封锁线开始西征。 红6军领导人 当红军部队前进到一个叫甘溪的地方时却不知道其实危险也正在靠近,此时的红6军团面临着湘、桂、黔兵力共计24个团形成三面合围之势。 战斗打响后战斗失利,红军一部被隔断(该部后与红3军会合),主力被迫向东南转移。尔后在施秉的大庆地区遭到国民党军的拦击。红军又被截断一部。此时,红6军团处于各追剿军20多个团的包围之中,情况十分严重。为摆脱困境,红军利用山高林密,采取灵活的游击战与追剿军周旋,经过十多天的艰苦转战,终于在石阡以南突破国民党军的封锁线。红军第3军领导人贺龙、关向应等在得知红6军团的情况后,亲率红3军主力南下接应。 此后红六军团成功与红三军团会师,但是此战之后原本有近万人的红六军团只剩下不到四千人。 甘溪遭遇战,红六军团虽然损失较重,但牵制了湘、桂、黔敌军主力,减轻了中央红军的压力,达到了与红三军胜利会师的预期目的,有力地配合了红一方面军进行长征,完成了作为长征先遣队的光荣使命。同时,它还在石阡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红军战士 后来红军长征使得中国革命进一步发展壮大,如果蒋介石没有把主力调来围攻红六军团或许结局会有所不同,蒋介石的肠子可能都悔青了。相关参考
大家都知道,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战役是湘江战役,其实在湘江战役之前,红军还遭遇了一场损失惨重的战役,即甘溪战役。这场战役,让红军的先头部队红六军团受到重创,很多经历过的开国将军一提起此战,悲痛之情不亚于
大家都知道,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战役是湘江战役,其实在湘江战役之前,红军还遭遇了一场损失惨重的战役,即甘溪战役。这场战役,让红军的先头部队红六军团受到重创,很多经历过的开国将军一提起此战,悲痛之情不亚于
大家都知道,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战役是湘江战役,其实在湘江战役之前,红军还遭遇了一场损失惨重的战役,即甘溪战役。这场战役,让红军的先头部队红六军团受到重创,很多经历过的开国将军一提起此战,悲痛之情不亚于
一、原因:1、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导致红军损失惨重。2、根本原因:博古等人执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都会师陕甘宁,经历了长征的红军还剩多少人呢? 长征出发一个半月,人员损失大半 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的长征队伍是中共中央的所在,也是蒋介石集中重兵“追剿”的
陈树湘资料图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佚名,原题:陈树湘:29岁牺牲于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师长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陈树湘指挥的红三十四师胜利地完成了后卫任务
导读:张之洞,晚清时期的朝廷重臣,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官至两广总督、军机大臣,深受慈禧太后的器重。另外,由于张之洞对朝廷的贡献,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然而,张之洞早年仕途也比
导读:张之洞,晚清时期的朝廷重臣,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官至两广总督、军机大臣,深受慈禧太后的器重。另外,由于张之洞对朝廷的贡献,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然而,张之洞早年仕途也比
关于长征中的四渡赤水战役行动,萧华在《长征组歌》中唱响「”四渡赤水出奇兵,毛泽东用兵真如神”。毛泽东用兵的确如神,但同时,军委总参谋部二局(这里称军委情报二局)的准确及时的情报,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
80多年前,一场人类文明史上极其罕见的漫长远征拉开序幕。在这场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中,30万名红军用脚板丈量信念,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卓绝的智慧频频化险为夷。他们纵横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