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没有蜀国的制盐业就没有诸葛亮的多次北伐

Posted 政权

篇首语: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何说没有蜀国的制盐业就没有诸葛亮的多次北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何说没有蜀国的制盐业就没有诸葛亮的多次北伐

作者:任虎,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众所周知,今日四川自贡、仪陇、邛崃、蓬溪一带的制盐业十分发达,在抗战时期的自贡更是承担了大后方主要的食用盐和工业盐供给,对抗日战争的胜利有重要的贡献。那在古代,尤其是三国时期的蜀国政权的制盐业究竟如何呢?对蜀汉政权的巩固有何意义呢? >自贡旧式制盐一景 >西晋左思在《文选·三都赋·蜀都赋》中曾对蜀地的制盐业有过十分生动的描绘:“火井沈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火井”就是“盐井”的意思,左思深刻描绘了蜀地制盐业的发达。张华也在《博物志》中描绘了蜀地的制盐业:“临邛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二、三丈。井在县南百里。昔时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诸葛丞相往视之,后火转盛。执盆盖井上煮盐,得盐。入于家火即灭。”相比于左思,张华的描绘显然更为生动和完整,对制盐的产地和制盐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二者所描绘的蜀地制盐都表明了蜀地制盐业的繁盛,成了蜀地的一个代表特征之一。 >《三都赋》 >盐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工业上的重要原料,盐是维持人体活力的必需品,更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对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意义,那制盐业就需要作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重中之重的基业。也因为盐是生活的基本生活必需品,盐的商业价值非常巨大,可以想象蜀地制盐业背后所隐藏的巨大产业链和经济价值,为蜀国政权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若是没有蜀地制盐业的发达,诸葛亮的多次北伐无法得到有力的经济支撑,蜀国政权更无法存在如此之久。三国时期的蜀国政权的制盐业还待考古的进一步发掘和相关研究,以期还原蜀国政权的制盐业的全貌。 >三足鼎立形势图 >参考文献: >1、【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晋】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3、吕思勉:《三国史话》,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年。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赵培文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诸葛亮如果没有北伐蜀国能撑到什么时候?

蜀国从巅峰跌落到谷底也就用了15年的时间,虽然诸葛亮去世以后蜀国依然存活了29年,但整体的日子是不怎么好过的,而且时时刻刻都要看曹魏、东吴的脸色行事。很多人都觉得是诸葛亮北伐导致本来需要休养的蜀汉,更

如果诸葛亮没有北伐,而是休养生息,蜀国的命运会怎样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茅庐,三分天下,六出祁山,客逝五丈原,历史给了诸葛先生一个宏大的复兴汉室的愿景,却最终只给了他一个没能完成答卷的空怅惘。历史不能改写,也往往让后人唏嘘不已,但是我们

如果诸葛亮没有北伐,而是休养生息,蜀国的命运会怎样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茅庐,三分天下,六出祁山,客逝五丈原,历史给了诸葛先生一个宏大的复兴汉室的愿景,却最终只给了他一个没能完成答卷的空怅惘。历史不能改写,也往往让后人唏嘘不已,但是我们

东吴的实力比蜀国还要强盛一些 东吴为什么没有进行北伐

还不知道:吴国为什么不北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整个历史上,单单只说“北伐”,其实是有很多次的,而其中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北伐又是更为人所熟知的一段历史,尽管北伐的最终结果

清除内部异己李严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真实目标

今日兴趣所致翻了翻三国方面的资料,发现诸葛亮一系列奇怪的北伐虽然没有为蜀国夺取到什么东西,但在清除内部异己方面倒是挺成功,甚至不仅仅在蜀国这一块成功。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诸葛家族。这是当时最著名的世家大...

诸葛亮智谋过人,为何北伐没有一次成功

提起谋士,大家可能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诸葛亮,作为三国中最有名的人物,诸葛亮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有关于他的故事也有很多都被写进了课本之中,现代的成语和俗语也都是有他的身影的,由此看来诸葛亮可谓是影响了中

探索蜀国智谋诸葛亮为什么倾尽国力坚持北伐?

正面观点就是以《三国志》为代表的主流观点,《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于诸葛亮屡次北伐,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是这样说的:“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

历史人物 蜀国最令人惋惜的名将,诸葛亮如果听从他的计策,北伐也许不会失败

说起蜀国武将,大家可能最先联想到了就是“五虎上将”的威名,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个个都是独当一面的名将。其实蜀国还有一名将,虽然没有位列五虎,但是英勇过人,熟知兵法,他就是蜀国大将魏延。说起魏

司马懿警告诸葛亮的一句忠告:北伐没有实际意义

司马懿与诸葛亮在祁山对阵时曰:“汝乃南阳一耕夫,不识天数,强要相侵,理宜殄灭!如省心改过,宜即早回,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势,免致生灵涂炭,汝等皆得全生。”这番话,其实乃肺腑之言,于蜀国大有益者。可惜诸

蜀国和吴国的差距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诸葛亮数次北伐依然无功而返

很多同学认为诸葛亮几次北伐都无功而返,主要是因为太过谨慎。魏延曾经提出过奇兵制胜的策略,但是被诸葛亮否决了。也有人认为诸葛亮的谨慎没有错,魏延孤军深入即使占领了长安也会面临被围困被绞杀的风险。其实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