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是何人

Posted 起义军

篇首语: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杨嗣昌是何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嗣昌是何人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李晨 >杨嗣昌是崇祯朝的重臣,崇祯帝曾每每感叹称““用卿恨晚!”,正是由于崇祯帝过于信赖杨嗣昌,以至于杨嗣昌去世后,崇祯帝环顾朝内似乎无人能替他分担朝政“自杨嗣昌殁,无复有能督师平贼者。" >杨嗣昌,字文弱,又字子微,自号肥翁、肥居士。生于1588年,卒于1641年。为晚明重臣杨鹤之子,曾与其父同朝为官,1610年高中进士,1637年,由于深得崇祯皇帝的信任,出任兵部尚书一职,杨嗣昌并非典型的武将,而是文人出身,除了其显赫的家世背景之外,他还是一名诗人,著有《杨嗣昌集》。面对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大明帝国,杨嗣昌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可以说他是中国“攘外必先安内”的践行者之一。 >杨嗣昌虽然早在万历年间就已从政,但真正“伯乐识千里马”则是在崇祯帝一朝,偶然的一次机会,尚未登基为帝的崇祯皇帝读到杨嗣昌亲作的《地官集》,感叹杨嗣昌身上的才华,1628年,崇祯登基,杨嗣昌即受到崇祯皇帝的重用,此时,杨的父亲因诏安不成功获罪当诛,崇祯帝为安抚臣子,免除了杨嗣昌父亲的死罪。勉励杨嗣昌多多为国尽忠,此后杨嗣昌历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兵部右侍郎兼宣大山西三镇总督,崇祯九年又被任命为兵部尚书。从此开启了新的人生,活跃于大明的中央高层中。 >杨嗣昌一生有几个明显的标签 >一、文人点兵,杨嗣昌的文人形象无疑是他最为明显的标签,他少年得志,鱼跃龙门。虽然曾经优游几年,但很快就被崇祯帝发现其才华,并得到重用。《野客青鞋记》、《乐饥园诗集》、《武陵竞渡略》等皆是他所做的诗集杂文。其文笔流畅,寄情山水,似有唐初豪放派诗人之遗风。 >二、攘外安内,是杨嗣昌为沉珂痼疾的大明开出最后药方。在他看来东北边关是可以通过议和得到缓解的,真正的问题是流窜中原附近的农民起义军,为此他向崇祯皇帝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计划,深得崇祯皇帝的赏识。但文人终究不谙兵法,世事变化之理,最终其宏大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也随着农民起义军队伍的不断壮大,而宣告破产了。 >三、羞愧而亡,晚年的杨嗣昌虽身负重任,但似乎有些体力难支,疲于应付。面对着内忧外患,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杨嗣昌再无办法可解。面对气势汹汹的农民起义军,1639年,再次被崇祯帝派出督师平寇,可这一次杨嗣昌再也没有回来。1641年,追击张献忠连连失利,加之洛阳、襄阳失守,杨嗣昌最终数日不进食,羞愧而亡。也有传闻说是自杀而死,这也正如有人评论到:在传统中国社会里,当这种个体利益与皇权忠君思想发生冲突时,个体的牺牲或许是对皇权忠君思想的最好践行。 >杨嗣昌死后,崇祯帝追赠为太子太傅。 >参考文献: >樊树志:崇祯:攘外与安内的两难选择.学术月刊.1996. >李超:杨嗣昌军事策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2. >梁颂成:杨嗣昌的生平与创作.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施祺 王雪慧

相关参考

杨嗣昌是谁?杨嗣昌是因为担惊受怕而死吗

杨嗣昌是湖南武陵人,在万历38年的时候考中进士,并担任杭州府的教授,折合他的祖父一直以来贯彻重视教育的原则是分不开的。并且逐渐升官到户部郎中,之后因病引退回家。崇祯年间杨嗣昌被加封为右参政,之后还曾被

明末杨嗣昌是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而死的吗?

杨嗣昌是湖南武陵人,在万历38年的时候考中进士,并担任杭州府的教授,折合他的祖父一直以来贯彻重视教育的原则是分不开的。并且逐渐升官到户部郎中,之后因病引退回家。崇祯年间杨嗣昌被加封为右参政,之后还曾被派...

明末杨嗣昌是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而死的吗?

杨嗣昌是湖南武陵人,在万历38年的时候考中进士,并担任杭州府的教授,折合他的祖父一直以来贯彻重视教育的原则是分不开的。并且逐渐升官到户部郎中,之后因病引退回家。崇祯年间杨嗣昌被加封为右参政,之后还曾被派...

十面埋伏囚闯王 明朝最后一个战略大师杨嗣昌

看崇祯朝的历史,最绕不过的一个话题人物就是杨嗣昌,他是湖南常德人,中国明末重臣。很多人说杨嗣昌是一个误国误民的权奸,杨嗣昌是很嚣张,骂他的口水,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然而无论怎么弹劾,就是不倒。就算他

十面埋伏囚闯王 明朝最后一个战略大师杨嗣昌

看崇祯朝的历史,最绕不过的一个话题人物就是杨嗣昌,他是湖南常德人,中国明末重臣。很多人说杨嗣昌是一个误国误民的权奸,杨嗣昌是很嚣张,骂他的口水,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然而无论怎么弹劾,就是不倒。就算他

能力差运气差人格也差 明朝大臣杨嗣昌

杨嗣昌的出生可以说是比较好的,他的祖父是过去武陵的名士,非常重视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曾经亲自花钱建造石塔和书楼,来让大家参与学习。所以杨嗣昌小时候的学习氛围可以说非常好。杨嗣昌是比较早就接触官场政治的,

能力差运气差人格也差 明朝大臣杨嗣昌

杨嗣昌的出生可以说是比较好的,他的祖父是过去武陵的名士,非常重视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曾经亲自花钱建造石塔和书楼,来让大家参与学习。所以杨嗣昌小时候的学习氛围可以说非常好。杨嗣昌是比较早就接触官场政治的,...

明末大臣杨嗣昌觉得自己罪孽深重绝食而死?

杨嗣昌是湖南武陵人,在万历38年的时候考中进士,并担任杭州府的教授,折合他的祖父一直以来贯彻重视教育的原则是分不开的。并且逐渐升官到户部郎中,之后因病引退回家。崇祯年间杨嗣昌被加封为右参政,之后还曾被

明末大臣杨嗣昌觉得自己罪孽深重绝食而死?

杨嗣昌是湖南武陵人,在万历38年的时候考中进士,并担任杭州府的教授,折合他的祖父一直以来贯彻重视教育的原则是分不开的。并且逐渐升官到户部郎中,之后因病引退回家。崇祯年间杨嗣昌被加封为右参政,之后还曾被

明朝杨嗣昌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并绝食而死呢?

杨嗣昌是湖南武陵人,在万历38年的时候考中进士,并担任杭州府的教授,折合他的祖父一直以来贯彻重视教育的原则是分不开的。并且逐渐升官到户部郎中,之后因病引退回家。崇祯年间杨嗣昌被加封为右参政,之后还曾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