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新篇》简介
Posted 资本主义
篇首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资政新篇》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资政新篇》简介
《资政新篇》 近代史上颁布过不少纲领,《资政新篇》是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 1859年洪仁玕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经洪秀全批准后,作为官方的文书正式颁行,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没有付诸实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对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未产生显著作用。 《资政新篇》全文共分四部分:一、用人察失,严禁朋奸;二、革除腐朽习俗;三、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四、采用新的刑法制度。其中第三是全篇的中心,洪仁玕列举了二十八条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议。主要有: 经济方面:一、发展交通;二、国家设立邮亭,办理邮政;三、发展近代工矿生产;四、兴修水利;五、主张保护私有财产,鼓励私人投资,奖励技术发明;六、开办银行和保险事业。 政治方面有:一、加强中央领导权;二、普设乡官乡兵;三、各省设置地位独立的“新闻官”;四、建立省、郡、县钱谷库和市镇公司(税收机关);五、严禁贪污;六、禁止私门请谒,杜绝卖官鬻爵之弊;七、创立“罪人不孥”、刑止一身的制度;八、重视群众意见。 社会方面有:一、成立士民公会;二、开设医院;三、兴办跛盲聋哑院、鳏寡孤独院和育婴堂:四、查禁庙宇寺观和演戏修斋建酿;五、禁止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六、禁止饮酒及“一切生熟黄烟鸦片”;七、禁止溺婴、买卖人口与使用奴婢;八、屋宇应“坚固高广”“方正”。 《资政新篇》是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者说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政治上,它主张“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即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文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但是书中未提及列强侵略中国,反映作者认识的模糊,主张从事系统的内政改革,实行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并初步传播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以建立“新天新地新世界”,具有一定进步意义,合乎时代潮流。但以太平天国本身的历史条件,未能实施。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洪仁玕两面性 洪仁玕什么时候提出资政新篇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为什么没能付诸实践
中文名:洪仁玕(gān)别名:谦益、洪吉甫国籍:太平天囯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花县出生日期:1822年(丁亥年)逝世日期:1864年(甲子年)11月23日职业:政治家,太平天国玕王信仰:拜上帝教主要成
洪仁玕(1822—1864)是洪秀全的族弟,也是“拜上帝会”的最早成员之一。金田起义时,他在广东清远执教,1852年春到香港,直到1858年6月,他在香港研究西方的宗教、文化及其政治、经济制度,结交了
近代的主题是反侵略、求民主。为此,中国社会各阶级都在探索。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提出《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失败了。说明农民阶级
历史学者吴钩先生在微博上提出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从制度设计的角度看,晚清资政院与谘议局并不具备完全的独立地位,但晚清的议员普遍表现出值得钦佩的独立品质。相比之下,民国时期的国会,至少在名义上已经获得了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资政院预备立宪期间清政府设置的中央咨议机关。1910年10月正式成立。由皇帝指派和各省咨议局推选议员各百人组成,设总裁两人,以王公大臣特旨简充;副总裁两人,以三品以上大员特旨简充
1911年10月27日,大清国“资政院”通过了一份特殊的决议,要求朝廷对邮传部部长盛宣怀“明正典刑”。堂堂国家立法机构,天天高喊宪政与法制,却越过了立法与司法之间的基本界限,在证据阙如的前提下,以“人
中日关系的新篇章——中日建交1972年9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充满了热烈的气氛:中日联合声明签字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周恩来总理和姬鹏飞外长与日本田中角荣首相和大平正芳外相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联合声明上
立宪运动随即汹涌而至。1909年10月14日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除新疆之外,全国21个行省均成立了谘议局。国内多家报纸都用大量篇幅进行了报道,有两家报纸还在头版用大红字来庆祝此事。很多省会
两国关系的新篇章——中美建立外交关系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相互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2月21—28日尼克松访华以后,长期冰冻的中美关系解冻了。中美双方在对方首都互设了
2000多年来,对于秦始皇功过是非的评价,众说纷纭,其著述文章真可谓汗牛充栋,但是总归起来,无非毁誉两种。誉之者说,秦始皇乃“千古一帝”;“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古先民平其政者,莫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