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拉拢人心的袁世凯是如何用人的
Posted 人心
篇首语: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善于拉拢人心的袁世凯是如何用人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善于拉拢人心的袁世凯是如何用人的
袁世凯 历朝为官,都重视出身,然而在清朝有一个人,连个秀才功名都没有,却把官做到了位极人臣,——这个人就是袁世凯。袁世凯的一项卓异禀赋就是善于交人,以致许多人都愿意供其驱使,为他卖命。 他的秘诀就是一个“低”字,低得看不见天空,低得没了高贵的身份,像张爱玲所说,“低到尘埃里。” 一天,袁世凯和张勋晋见慈禧太后。慈禧身边的太监马宾廷到院中等候。袁世凯一见马宾廷,紧走几步,单腿下跪,向马宾廷请安。马宾廷受宠若惊,照规矩,大臣没有先给太监请安的,且当时袁世凯与大总管李莲英是结拜兄弟,对一般的内廷太监根本不用正眼瞧。这一跪,多少年后,马宾廷的后人还念念不忘。 还有一次,袁世凯去拜会满族大员增崇。增崇叫小儿子出来见礼。这位小少爷出来对袁世凯行了个旗礼,没想到袁世凯也迅速离座,抢前几步还礼,口中连说“不敢!”随后就拉着他的手,问他看什么书,还说“老弟需要些什么书,我可以给送过来。”小少爷说了几本书名。袁世凯许诺:“明天我就给你送来。” 增崇家人都以为袁世凯不过跟孩子说着玩,没想到第二天中午,门房就通报小少爷:“袁大爷送书来了。”小少爷忙去看,果然见院子里摆放着5大箱书!小少爷非常高兴,对袁世凯油然而生仰慕之情,他在家里见过的大臣多了,谁都没有像袁世凯这样平易近人,即使对小孩子也言而有信。 对下属的一些小爱好,袁世凯也牢记在心。他在家吃饭时,吃到一个红烧大蹄感觉味道不错,就吩咐侍从端一碗送到冯国璋家,说:“这个菜冯将军也爱吃,送过去让他也尝尝。”面对这样的领导,谁不感激涕零? 细心观察别人的喜好,礼贤下士,做人言而守信,这些基本准则袁世凯都做到了,怪不得深得人心,有这样的好领导,谁不想一直跟在他身边呢! 当官者遇到的最大问题应该是:如何留住“人心”。人心齐,泰山移。这就足以证明给百姓办实事重要,但是人际关系处的好同样也很重要。但是怎样的为人处事才最能拉拢人心呢?袁世凯可谓是有自己的处事心得,结交了很多人才,最终使得自己平步青云。相关参考
曹操用人非常的讲究,曹操是一位非常爱才的人,而且招贤纳士的方法也很开明,毕竟很多君主都不愿意从百姓中挑选能人。不过曹操性格暴虐也是真的,喜欢动不动就杀人,不高兴说杀就杀,朝中大臣也是非常怕曹操。那这样
唐太宗李世民:唐王朝的第2任皇帝,公元627年至公元649年在位。贞观时期的许多重要官员中,有原秦王府(唐太宗即位前封秦王)的旧属,也有从下层破格提拔上来的百姓;有隋朝的旧臣和敌方的降将,也有曾追
唐太宗李世民:唐王朝的第2任皇帝,公元627年至公元649年在位。贞观时期的许多重要官员中,有原秦王府(唐太宗即位前封秦王)的旧属,也有从下层破格提拔上来的百姓;有隋朝的旧臣和敌方的降将,也有曾追
我初读揣摩时,也是把揣和摩分开读的,很显然我错了,如果分开了或许永远不能理解揣摩的真实意思了,因为摩就建立在揣的基础上,没有揣就没有摩。通过前文我们说了如何用量权、揣情等方法对游说客体做了一个系统的调
我初读揣摩时,也是把揣和摩分开读的,很显然我错了,如果分开了或许永远不能理解揣摩的真实意思了,因为摩就建立在揣的基础上,没有揣就没有摩。通过前文我们说了如何用量权、揣情等方法对游说客体做了一个系统的调
在一次宴会上,唐太宗对王珐说:“你善于鉴别人才,尤其善于评论。你不妨从房玄龄等人开始,都一一做些评论,评一下他们的优缺点,同时和他们互相比较一下,你在哪些方面比他们优秀?”>>王珐回答说:“孜孜不倦地
名人语录>>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论开诚之道》>> 魏文侯是战国初期魏国的建立者。他革新政治,善于用人,使国力日益殷实、军队日益强大而闻名于世。>> 【名人历史】>> 魏文侯
1.你最欣赏中国历史上哪一位善于用人的领导者刘邦刘邦47岁时还是亭长,相当于县里的派出所所长,但仅仅经过8年奋斗,55岁就当上了皇帝。刘邦小时候好逃学,大了一点以后,也不帮家里干活,闲散懒人一个。有几
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是怎么死的? 袁克定(1878-1955年),字云台,别号慧能居士,河南项城人,袁世凯长子,原配于氏所生。 辛亥革命爆发后,受其父之托,拉拢汪精卫。后鼓吹帝制,帮助父亲袁世凯复
1.你最欣赏中国历史上哪一位善于用人的领导者刘邦刘邦47岁时还是亭长,相当于县里的派出所所长,但仅仅经过8年奋斗,55岁就当上了皇帝。刘邦小时候好逃学,大了一点以后,也不帮家里干活,闲散懒人一个。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