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郑板桥有何艺术成就?为何人称其有三绝
Posted 艺术
篇首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代郑板桥有何艺术成就?为何人称其有三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代郑板桥有何艺术成就?为何人称其有三绝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诗人,是“扬州八怪”之一,他的画、书、诗号称三绝,时常被称颂。郑板桥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明朝洪武年间他的先祖迁居之兴化城内,其祖父是掌管教育的官吏,外祖父汪翔文,奇才博学,父亲家居授徒,学生广布天下。因此郑板桥可谓是出身在书香世家,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文学熏陶,就连他自己都说“板桥文学性分,得外家气居多。” 郑板桥画像(资料图) >郑板桥是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和领头人,他一生的主要艺术活动是在扬州,当时的扬州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领域也出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十七、十八世纪扬州涌现出了一批带有反正统的异端色彩的画家,代表人物有郑板桥、汪士慎等八人(扬州八怪),他们的画风在全国属独树一帜,打破了先前画坛崇画花鸟之风,为清朝中叶的画坛注入了一股清新气息。 >其中郑板桥的成就在扬州画派中属于佼佼者,他的 “画、书、诗”有着三绝的美誉,同时“三绝之中又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他尤其擅长画兰、竹、石,作品受到人们的争相追求。 >郑板桥作品 >现今大多数人对郑板桥的印象就是画家、书法家、诗人,但其实郑板桥也是一位官员,只是相比艺术成就来说,他的仕途并没有那么惹人注目,也没有取得突出的政绩。郑板桥曾在山东做了十二年的官,为官期间他勤勤恳恳,廉洁清明,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戴,最后却因事得罪了“大吏”,因而不得不弃官归田。正是郑板桥在底层做官的经历,也让他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了情形的认识,他对贪官污吏剥削百姓的现象深恶痛绝,主张人人平等,他曾说自己的画作是“用以慰劳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可以看出郑板桥的观念在当时是比较进步的,属于革新派,正也是郑板桥尤为人们所称道的原因之一。 >《墨竹图》(资料图) >从艺术角度而言,郑板桥的“三绝”可谓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取材来源于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中,他的画、书、诗大都言中有物,画中有意,他的诗歌刻画了百姓疾苦,揭露了康乾盛世下的社会矛盾,具有经世致用的特点,流露出了他对底层百姓的人文关怀。正是这一特点让郑板桥的作品区别于一般人,让他在“诗、书、画”的社会风尚中脱颖而出,并从此闻名于世。 >参考文献: >1.陈乔:《郑板桥的“三绝”和“三真”》,《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81年。 >2.任祖镛:《郑板桥的世俗社会生活态度初探》,《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3.吴伯娅:《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记郑板桥的坎坷人生》,《紫禁城》1998年第2期。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赵培文 郁花相关参考
郑板桥,原名郑燮,号板桥,所以人称板桥先生。郑燮祖籍苏州,1736年进士。在郑板桥做官前后,他都是居住在扬州,以书画为生。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诗、书、画被后人世称“三绝”。他也是清代非常有代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画家、官员,他的画作无论是当时,还是放在今天,都受到大家的热烈追捧。 据说在清朝的时候,曾经有一位江苏的程姓商人,愿意用1000两银子,作为郑板桥的润笔费,希望求得他的大作。10
《智取威虎山》是老一辈人记忆中,极其熟悉的一个故事,里面讲的是东北一悍匪,江湖人称座山雕的,他带领着百来号小土匪,再雪域林海中,无恶不作,经常干些抢夺良家妇女,甚至是抢劫绑票的勾当,一时间惹得天怒人怨
郑板桥,人称板桥先生,他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时期的画家,除此之外,他还是诗、书也不差,被人称为是“诗书画三绝”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扬州八怪”中的重要代表人物,而相比其他画家,郑板桥先生只画兰、竹、石
在中国的历史,也有同性断袖的事例,尤其是在清朝,那么,为什么同性恋多出现在清朝呢?在中国,同性恋的历史也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华夏始祖黄帝。清代学者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二中说:“杂说称娈童始
在中国的历史,也有同性断袖的事例,尤其是在清朝,那么,为什么同性恋多出现在清朝呢?在中国,同性恋的历史也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华夏始祖黄帝。清代学者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二中说:“杂说称娈童始
同性恋自古就有,面对如今的社会,同性恋原来越多,人们也慢慢的开始接受他们,就算是同性恋结婚,大家也会真诚的祝福他们。那么,古代的同性恋又是怎样的呢?在中国的历史,也有同性断袖的事例,尤其是在清朝,那么
同性恋自古就有,面对如今的社会,同性恋原来越多,人们也慢慢的开始接受他们,就算是同性恋结婚,大家也会真诚的祝福他们。那么,古代的同性恋又是怎样的呢?在中国的历史,也有同性断袖的事例,尤其是在清朝,那么
宋体扬州八怪郑板桥为什么叫“板桥”?郑板桥身世考证?郑板桥的诗
郑板桥,生于公元1693年,去世于公元1765年,是清代官员、著名诗画家。到今日大家提到郑板桥,便是“郑板桥”,但实际上郑板桥原名叫郑燮,板桥是他的号,人称板桥先生、板桥道
清朝人物中文名:郑板桥别名:郑克柔(字)、郑燮国籍:中国清代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兴化出生日期: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1月22日)逝世日期:乾隆三十年(1765年1月22日)职业:画家主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