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才不死,郭嘉不出,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到底有何高明之处
Posted 谋士
篇首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志才不死,郭嘉不出,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到底有何高明之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志才不死,郭嘉不出,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到底有何高明之处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马巧玲 戏志才是曹操的谋士,诸葛亮是刘备的谋士,两人都是非常厉害的角色。而在历史的衔接中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志才不死,郭嘉不出,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恰到好处地将郭嘉放在戏志才和诸葛亮的中间,由此可见郭嘉也必然不弱于这两者。那么郭嘉究竟有多厉害呢? >影视剧中的郭嘉 >首先,郭嘉慧眼识人。评价一个人是否有智慧,除了对自己的了解,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能否就一个人的性格看到未来事情的走向,郭嘉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投奔曹操之前,郭嘉曾经打算在袁绍手下效力,但是不久他就发现,袁绍本人的思想还停留在周公礼制的时代,因为袁绍是世家大族,所以决策大都从世家大族的利益出发,“犯法不连坐”,而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乱世,政策跟不上时代特点的结果必然是最终被时代抛弃。袁绍因为一直身处朝堂,所以他可以算是一个政客,做事讲究顾全大局,善于谋划,但是他 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政客,仅仅就招揽人才来说,袁绍的人才政策实行的任人唯亲,因为他希望通过这种政策将手下的世家捆绑在一起,从而实现世家利益的强强联合,“ 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而曹操虽然嫉妒比他聪明的人,但是总体而言,在人才策略上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只要有能力,就可以得到与能力相匹配的职务。也就是说,袁绍希望建立的是一个延续性集体,而曹操希望建立的是一个破旧立新的集体,希望通过人才的不拘一格,来重新整饬东汉末年的局面,尽管最终曹魏集团的建立依然是在世家大族的基础上。基于对这点的认识,郭嘉便直接离开了袁绍,直接在家赋闲了六年。直到最后得到引荐,投奔曹操。其实就这一点来说,他和诸葛亮类似,宁缺毋滥,愿意等待合适的时机。基于对人才的不同理念,袁绍相比曹操,就少了那么一份果断,多了一份瞻前顾后,这也是郭嘉看在眼里最终离开的又一个原因。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前,就有袁绍的手下劝他 >其次,作为一个谋士,郭嘉每次的策略都能够恰到好处地与曹操心中所想不谋而合。在曹操打算通过攻打袁绍来统一北方但是又不是特别有信心的时候,郭嘉以“十胜论”表明,曹操在十个方面比袁绍强,即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这十个方面涵盖了道义、品德、实力、智慧,可以说是对一个统帅很高级的概括了。因为郭嘉之前在袁绍的麾下待过一段时间,所以就他的聪明才智,对于袁绍本人及其实力也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所以在这“十胜论”的基础上就自己所见所想的事实加以证明,有理有据,就连曹操本人都说:唯奉孝为能知孤意。 >曹操更多的能够兼听谋士的意见 >再次,相比于戏志才和诸葛亮,郭嘉可以说是不输于这两者。戏志才虽然在电视剧和《三国志》中着墨不多,但是能够得到推荐,便足以说明他的才智。刘备更是因为有了诸葛亮摆脱了以往依附的局面,有了一块根据地。但是根据诸葛亮和郭嘉的不同计策来看,诸葛亮更善于治理,郭嘉更擅长与谋略。郭嘉有十胜论,诸葛亮有隆中对,他们二人的性格和对未来的畅想便可以看出彼此之间的区别。这也就是郭嘉为什么会被成为“毒士”的缘故。因为他的谋略更多地是一针见血、直戳要害,难怪曹操在兵败赤壁,险些命丧华容道的时候,放声大哭:使奉孝在,决不会使我有此大失。 >参考文献 >陈淳子:《三国时期门第出身对谋士政治命运的影响——以杨修、郭嘉为例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沈先仪:《郭嘉其人》,江淮文史,2017年第11期 商炜:《郭嘉对曹操统一北方的贡献》,河北电大学报,1999年第8期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桂强相关参考
提到《三国演义》中的智者,大家脑海中浮现的多为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人;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上,除了我们平常最为熟知的这些人以外,其实在当时还有许多出色的人;历史上就曾流传这么一个说法「郭嘉不死,卧龙不
三国当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叫:“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不过这句话一直存在争议,诸葛亮完全没有道理因为惧怕郭嘉而选择不出山,可能只是巧合而已。而且郭嘉早年也是隐居山林,曹操是怎么找到他的呢?其实郭嘉是荀
经常看到有人非要给三国谋士排名,我实在受不了,俗话说文无第一,三国的每一方势力要生存下去绝对要有一个能掌控局势的智囊,否则哪怕再强的实力都无法生存,如袁绍在官渡之前是所有诸侯实力最强的一个,但是因为无
三国中,曹操是求贤若渴、广纳贤才的明君雄主,他麾下人才济济,其中武以典韦、许褚最为勇猛,而文以郭嘉、司马懿最为出色。特别是郭嘉,曹操称赞他「”平定天下,谋功为高”,并给了他「”鬼才”的高帽子。更令人称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后面一句被忽略,却影响了三国历史走向坊间常常听到这么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首先一点是从时间上来说,郭嘉去世于207年,他是曹操前期最信任和最得力的一位谋士,后来在去征伐乌
世人皆知“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其实前面一句更经典,却少有人知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是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的。这句话形容了在曹魏顶级谋士郭嘉死的那一年,诸葛亮开始出山辅佐刘备。时至今日,人们对这句话仍然是侃侃而谈,毕竟这其中的谜题有很多。历史上的诸葛亮出山时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郭嘉到底有多厉害? 有句话叫“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具体谁说的也无从考证了,可能出自哪本三国系列的小说。这句话的由来想必是因为那个巧合,也就是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帐下的鬼才谋
一.太史慈他和刘备在早期为救孔融的时候,就相识了。《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太史慈得脱,星夜投平原来见刘玄德。施礼罢,具言孔北海被围求救之事,呈上书札。玄德看毕,问慈曰:“足下何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话,那个人才是三国最大赢家
说起《三国》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对于里面的经典人物我们也是津津乐道,他们的事迹成为了人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说起三国中最伶俐的人,相必人人都邑想到郭嘉和诸葛亮,他们都是三国时期顶级的人才。对于这两人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诸葛亮比郭嘉如何?接下来跟着历史新知小编一起欣赏。>一句“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通过贬低诸葛亮,将曹操帐下谋士郭嘉几乎捧上了天。因为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精彩的表现,让许多人都不赞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