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桥的一场政治赌博

Posted 周恩来

篇首语: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张春桥的一场政治赌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春桥的一场政治赌博

本文摘自《红墙知情录:新中国的风雨历程》,尹家民 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10 安亭事起,周恩来备感工交系统空前的压力 铁路是“文革”一开始就受到冲击的部门。首先是学生串连出现高潮。从1966年8月18日至11月25日,毛泽东先后八次接见1100多万外地师生和红卫兵。以笔者当年作为红卫兵由沪进京接受毛泽东第三次检阅所见,列车的车门已经被堵得无法开启,全由窗户爬进爬出。除了厕所、过道、座椅下,连行李架上、椅子背上都坐上人,甚至还有人将厕所顶上的天花板撬开钻了进去,列车的超载可见一斑。全国各地“大串连”的红卫兵都是免费乘车、乘船,严重冲击和妨碍了正常的铁路交通,给铁路运输带来了极大压力与困难。学生串连,挤占了货物运输,使大批物品积压。1966年仅上海、广州两港就积压了14万吨货物。 身为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感到了沉重的压力,他对协助他抓经济工作的余秋里、谷牧谈到自己心中的忧虑:“你们可得帮我把住经济工作这个关啊!经济工作不乱,局面还能维持。经济基础一乱,局面就没法收拾了。所以,经济工作一定要紧紧抓住,生产绝不能停。生产停了,国家怎么办?不种田了,没有粮食吃,人民怎么能活下去?还能闹什么革命?”可以说,周恩来当时总的想法同大多数干部一样,那就是认为“自己的思想落后于毛主席,落后于运动。觉得毛主席总是站在前边,我们总是赶不上”。 1966年11月9日,周恩来同以黎笋为团长的越南劳动党中央代表团交谈后,即主持讨论修改《人民日报》社论稿《再论抓革命,促生产》,批驳只强调“革命”而根本不讲生产建设的论调,决定该社论翌日见报,以便刹住借“革命”冲击生产的风。 可是,就在第二天凌晨,在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一个人们事前没有想到的、改变了整个局势发展的事件发生了,那就是震动全国的“安亭事件”。 沪宁线上有一个在地图上很难找到的铁路小站安亭,却在一夜间全国闻名,原因是1966年11月10日,王洪文一伙人制造了“安亭事件”。王洪文是“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简称“工总司”)的头头,1966年11月9日,王洪文等在上海文化广场召开“工总司”成立大会,“勒令”上海市市长曹荻秋等市委领导到场接受批判,遭到曹荻秋的拒绝。他说“工总司”这些为首的分子,都是一些有严重问题的社会渣滓,不能去参加大会,参加了就要犯错误。当晚9点,王洪文等人煽动群众游行,要求曹荻秋接见,仍被拒绝。王洪文就率领部分“造反派”于第二天凌晨冲向上海北火车站,声称要“北上告状”。 10日凌晨,潘国平(也是“工总司”头头)等在上海北站带200多人强行登上两节客车,5点钟时北上。王洪文等率领三四百人,强行登上602次列车,命令车站调度室于7点钟发车北上。 周恩来得悉上述情况后,立即要陈伯达电告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韩哲一,要华东局和上海市委顶住,不能承认“工总司”是合法的组织,不能承认卧轨拦车是革命的行动。同时致电在安亭站的上海工人,指出他们这次行动“不但影响本单位的生产,而且大大影响全国的交通”。 602次列车发出后,周恩来的指示转达到上海铁路局,当天中午,潘国平等人被拦阻在南京车站;602次列车上的王洪文等人于上海8时被拦阻于安亭车站的岔道。 周恩来要陈伯达加以制止。陈伯达一方面电告韩哲一,要华东局和上海市委顶住,决不能承认“工总司”是合法组织,不能承认卧轨拦车是革命行动;一方面找当时分管工交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商量,决定马上派人去安亭,劝阻工人立即回沪,不要阻塞交通。陈伯达提出派张春桥去,因为张春桥既是中央文革成员,又是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李富春同意。据陈伯达后来回忆,当时并未意识到“安亭事件”的严重性,派张春桥去是他匆匆决定的,没有请示过毛泽东,不是张春桥后来所吹嘘的那样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派我去安亭”。 事情紧急,陈伯达要王力给空军司令员吴法宪打电话,派军用飞机送张春桥去上海。在张春桥出发前,陈伯达给安亭发去了一份急电,除讲了一些大道理外,比较明确地提出:“事实上,你们这次的行动,不但影响本单位的生产而且大大影响全国的交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事件,希望你们现在立即改正,立即回到上海去,有问题就地解决。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派张春桥同志立即会见你们,你们有意见可以和他当面商量。这是我们再三再三考虑才发出的电报,我们热烈希望你们接受我们的意见。” 有周恩来的指示,有《人民日报》当天发表的《再论抓革命,促生产》的社论,还有陈伯达发表的急电,上海市委内部很统一,也以为形势就此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有些工人在听了市委派来的干部的劝说后,已经陆续乘上卡车,返回上海。 当时,王洪文、黄金海(上棉三十一厂,“工总司”头头)等人感到形势不利,再拖下去队伍就会溃散,决定孤注一掷,拦截北上的列车。王洪文说:“要拦就要拦在国内外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列车。只有事态闹大了,才能迫使中央解决问题。”于是他们决定拦截上海开往北京的第14次快车。他们派出一部分人站在安亭通往上海的铁轨上,示意火车停车;另一部分亡命徒则在安亭站卧轨拦车。中午12时,14次列车被拦阻在安亭车站,造成沪宁铁路中断。沪宁铁路全线客货运输中断30多个小时,上海站36趟列车不能发出,开往上海的近百趟空货列车被迫停在沿线各站,造成建国后铁路运输线上最严重的第三次阻塞。 事件发生后,上海市委十分焦急,他们一方面说服工人回沪回厂,另一方面又派人送去15万个面包以及棉大衣、棉被,还动员安亭车站的职工不分昼夜烧水烧饭送衣,有些年老体弱的工人因为饥寒交迫,疲惫不堪,已经到了虚脱的地步。但王洪文等人还在大声疾呼:“坚持就是胜利!”“一切后果由上海市委负责!”不让工人离开。 上海市委感到光靠自己的力量已经回天无力,他们望眼欲穿地等待着中央派人来解决。然而张春桥到来后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和王洪文的迎风作浪,一下把上海市委逼进绝境。

相关参考

文革期间的政治帮派四人帮是怎么回事

四人帮——文化大革命期间所结成的政治帮派“四人帮”是指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所结成的帮派。1965年,在毛泽东的支持下,由江青、张春桥指使,姚文元编写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

房子被强拆 女儿遭嫌弃

1976年10月6日粉碎"四人帮",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四人帮"倒台,必然会"殃及"他们的家人。但至于到底发生了哪些事,至今仍鲜为人知。张春桥母亲选择自杀1981年1月,张春桥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

历史秘闻 房子被强拆 女儿遭嫌弃

1976年10月6日粉碎"四人帮",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四人帮"倒台,必然会"殃及"他们的家人。但至于到底发生了哪些事,至今仍鲜为人知。张春桥母亲选择自杀1981年1月,张春桥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

世界历史 为什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期实现的一场政治变革被称为“光荣革命”?

为什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期实现的一场政治变革被称为“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发生于1688年,当时,英国处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统治时期。斯图亚特王朝是在1660年复辟的。此前,英国资产阶级曾通过两次内战

皇权和朝臣的巅峰之战,明代后期的一场政治浩劫—— ”国本之争”

导读万历十四年,明神宗朱翊钧,满怀欣慰地抚摸着郑氏即将临盆的肚子,心里充满着柔情和爱意。这个他最爱的女人,他的灵魂伴侣,即将诞下他们爱情的结晶。同时,朱翊钧也思索着,对于这位心爱的女人,封号也许该更进

三国史上最危险的一场性交易

 三国史上最危险的一场性交易  女性以性为交易,以扼杀情感为代价,换来的政治成果再伟大,我们也不该引以自豪。千百年来,再漂亮的容颜,再神圣的使命,她们最终扮演的角色,也只是政治博弈的利器和筹

三国历史 三国史上最危险的一场性交易

 三国史上最危险的一场性交易  女性以性为交易,以扼杀情感为代价,换来的政治成果再伟大,我们也不该引以自豪。千百年来,再漂亮的容颜,再神圣的使命,她们最终扮演的角色,也只是政治博弈的利器和筹

历史百科 一场令人深思的政治思想斗争——中国开展反右派斗争

一场令人深思的政治思想斗争——中国开展反右派斗争反右派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在1957年整风运动中,为反击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攻击而发动的一场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1957年

历史人物 张春的 张春的生平简介_ 张春的事迹

本名:张春字号:字景和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陜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出生时间:1565年去世时间:1641年张春的人物介绍  万历二十八年(1600)中举人,。天启二年(1622),辽东西尽失,明廷议急边才

历史人物 先秦时期最完美的一场复仇

  (?-前255年),字叔,战国魏国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宰相,因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为「应侯」。>  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