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将军所倡导的“焦土抗战论”是什么
Posted 游击战
篇首语: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宗仁将军所倡导的“焦土抗战论”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宗仁将军所倡导的“焦土抗战论”是什么
蒋百里的持久抗战理论对蒋介石及国民政府最高统治集团确定抗日战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蒋百里思想相接近的其他观点,如李宗仁所倡导的“焦土抗战论”,也主张“日本利在速决战,而中国则以持久战困之,日本利在攻占沿海重要城市,而我则利用内陆及坚壁清野之方法以苦之,此中国在战略较日本便于运用者”。 李宗仁 >李宗仁还进一步揭示了持久战略在中国赖以成功的经济因素,“第一,中国生产重心尚未集中都市,即令敌人将沿海重要都市占领或毁坏,于中国经济并无致命打击;第二,中国人民生活简单,且大多数均以务农为生,即令在战争中遭受敌人封锁,但日用生活尚可自给自足;第三,中国士兵欲望单纯,生活刻苦,在民族高潮激励之下,军需给养更能通用最经济之办法”。 >陈诚 >白崇禧 >此外,陈诚、白崇禧、冯玉祥、张学良、蔡廷锴等国民党军事长官也都认为“持久战”思想是正确的,但他们对于蒋介石的“深沟坚守”式攻势防御战术思想却不赞同。相反地,他们都很赞赏中共领袖毛泽东在1936年提出的抗日中心战略“必须是运动战,而着重依靠游击战术,深垒战必须利用,但这在战略上只是辅助和次要的”原则方针。李宗仁就明确地说过“日本利于主力战,而中国则以游击战扰之。” >抗战爆发前国内曾出版过许多介绍游击战的书籍,便是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服务于抗战准备的实际措施。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国民党还特别邀请中共军事领袖在高级军官训练班上讲授游击战课程,并将之视为抵抗日军的“一个有效的战术辅助手段”。 >当然,国民党所谓的游击战的含义,并非完全等同于后来共产党的敌后民众抗日斗争,它仍然是以正规作战军队为基础的战斗,不同的是将抗日军由整化零、由大分小,在敌人后方进行纯军事性质的潜伏、扰乱及破坏行为。正因如此,后来留在敌后从事游击战的国民党军队,由于脱离人民群众,逐渐失去了生存力,在日伪打击与分化之下,最终便瓦解崩溃了。 >关于坚持开展对日持久战的地域与路线,是战前国民党领导一集团考虑的另个重要内容。 马振犊、陆军:《抗战正面战场启示录——八一三淞沪抗战》 编辑:浙江大学近现代史硕士生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相关参考
李宗仁在其回忆录里,提到“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侵华的严酷现实,他总结了自中国军队进行抗日武装斗争以来的经验教训,经过反复思考和研究,提出了“焦土抗战论”。李宗仁将“焦土抗战论”的内容概括如下:与其
李宗仁回国后各项活动的高峰,是他在1965年9月26日下午3点到5点在政协礼堂成功举办了一次记者招待会。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次公开招待外国记者,大会场面盛大,共有300多名中外记者出席。记者席上的耳塞型译意风可翻译...
由唐德刚撰写的《李宗仁回忆录》,向来被推为口述史学的典范之作。但李宗仁在回忆中刻意文过饰非,使此书之价值大打折扣。其中,又以李氏对抗战期间之不实描述为最甚。抗战期间,李宗仁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辖
由唐德刚撰写的《李宗仁回忆录》,向来被推为口述史学的典范之作。但李宗仁在回忆中刻意文过饰非,使此书之价值大打折扣。其中,又以李氏对抗战期间之不实描述为最甚。抗战期间,李宗仁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辖
李宗仁回国后各项活动的高峰,是他在1965年9月26日下午3点到5点在政协礼堂成功举办了一次记者招待会。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次公开招待外国记者,大会场面盛大,共有300多名中外记者出席。记者席上的耳
1940年代后期,国民党政府在大陆召开了两次“国大”,1946年的“国大”在近代史上叫“制宪国大”,1948年的“国大”叫“行宪国大”。蒋介石的“总统”和李宗仁的“副总统”职务就是在1948年的“行宪
1940年代后期,国民党政府在大陆召开了两次“国大”,1946年的“国大”在近代史上叫“制宪国大”,1948年的“国大”叫“行宪国大”。蒋介石的“总统”和李宗仁的“副总统”职务就是在1948年的“行宪
原题:五虎上将之首,击败李宗仁,打垮唐生智,打败傅作义,逼走张国焘刘峙早年多有建功,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将军,不然也不可能入选蒋介石的五虎之首,在他早年击败李宗仁,打垮唐生智,打败傅作义,逼走徐向前元帅与
抗战时期的1944年3月13日,广西桂林城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热闹景象——白崇禧府邸大门外“车如流水马如龙”,访客络绎不绝;府里场面更震撼:蒋介石特使何应钦、桂系将领李宗仁、各路将领代表以及美国将军史迪威
抗战时期的1944年3月13日,广西桂林城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热闹景象——白崇禧府邸大门外“车如流水马如龙”,访客络绎不绝;府里场面更震撼:蒋介石特使何应钦、桂系将领李宗仁、各路将领代表以及美国将军史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