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美国欲兵变推翻蒋介石 李宗仁将军回忆录

Posted 蒋介石 李宗仁

篇首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55年美国欲兵变推翻蒋介石 李宗仁将军回忆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5年美国欲兵变推翻蒋介石 李宗仁将军回忆录

李宗仁回国后各项活动的高峰,是他在1965年9月26日下午3点到5点在政协礼堂成功举办了一次记者招待会。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次公开招待外国记者,大会场面盛大,共有300多名中外记者出席。记者席上的耳塞型译意风可翻译英、法、日、印尼及粤等5种语言,这是在北京前所未有的。

这次招待会不但发问多,而且所问范围很广,纵横世界局势,台湾问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越南战争、中印边境及他回国经过和回国之后的感受和打算等等。还问到了他的私事。李宗仁在讲话中,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披露了美国曾经策动他倒蒋的内情,被称为大曝内幕。李宗仁说:

“1949年1月,蒋先生下野后的两周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曾派人来访问我,说是当时蒋先生挟其海空军力量和黄金外汇逃往台湾,华府当局深感不满,认为台湾地位未定,不容蒋先生前往托庇,拟即提出严正抗议;事前特先征求我意见,经我加以驳斥,他才打消此意。

“1955年,美国共和党某要人,对我说,华府当局深欲与我密切合作,他以为我曾做过代总统又率领过军队,现在台湾必有一些潜势力,如能策动驻台陆海空军一部分或少数地方团队发生兵变,美国即借口蒋先生不能维持秩序派兵登陆控制台湾,将蒋先生推倒,企图由我登台主政反对祖国;他说,我较为开明,深合当前时代环境的需要,我以为我虽与蒋先生政见不同,但不忍借外力来推倒他,更不愿做外国人的傀儡,当即严词拒绝。”

蒋介石在海峡那边听到了李宗仁的讲话,不敢让此消息在台湾传播,通令将当日入台之香港报纸全部检扣,并命令台北各报,只能刊载中央社之一则简讯,不准擅作评论。消息发表后,美国当局也很着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克洛斯基赶忙出来否认。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亦加以否认。

相关参考

李宗仁将军的回忆录是如何篡改的史实?

由唐德刚撰写的《李宗仁回忆录》,向来被推为口述史学的典范之作。但李宗仁在回忆中刻意文过饰非,使此书之价值大打折扣。其中,又以李氏对抗战期间之不实描述为最甚。抗战期间,李宗仁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辖

李宗仁将军的回忆录是如何篡改的史实?

由唐德刚撰写的《李宗仁回忆录》,向来被推为口述史学的典范之作。但李宗仁在回忆中刻意文过饰非,使此书之价值大打折扣。其中,又以李氏对抗战期间之不实描述为最甚。抗战期间,李宗仁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辖

纵使全国焦土也要抗战到底! 李宗仁将军回忆录

李宗仁在其回忆录里,提到“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侵华的严酷现实,他总结了自中国军队进行抗日武装斗争以来的经验教训,经过反复思考和研究,提出了“焦土抗战论”。李宗仁将“焦土抗战论”的内容概括如下:与其

纵使全国焦土也要抗战到底! 李宗仁将军回忆录

李宗仁在其回忆录里,提到“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侵华的严酷现实,他总结了自中国军队进行抗日武装斗争以来的经验教训,经过反复思考和研究,提出了“焦土抗战论”。李宗仁将“焦土抗战论”的内容概括如下:与其

历史人物 蒋介石曾在东京买豪宅安家,欲逃亡日本

1949年1月,内外交困、走投无路的蒋介石决定下野,把包袱甩给副总统李宗仁。1月21日,蒋介石带着儿子及少数随从离开南京,22日回到奉化老家。此时,中共中央得知蒋介石将上海的大批金银、外汇和文物运往台

军阀白崇禧将军与蒋介石之间的恩恩怨怨

抗战时期的1944年3月13日,广西桂林城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热闹景象——白崇禧府邸大门外“车如流水马如龙”,访客络绎不绝;府里场面更震撼:蒋介石特使何应钦、桂系将领李宗仁、各路将领代表以及美国将军史迪威

军阀白崇禧将军与蒋介石之间的恩恩怨怨

抗战时期的1944年3月13日,广西桂林城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热闹景象——白崇禧府邸大门外“车如流水马如龙”,访客络绎不绝;府里场面更震撼:蒋介石特使何应钦、桂系将领李宗仁、各路将领代表以及美国将军史迪威

1948年李宗仁将军竞选时竟用1000多根金条

1940年代后期,国民党政府在大陆召开了两次“国大”,1946年的“国大”在近代史上叫“制宪国大”,1948年的“国大”叫“行宪国大”。蒋介石的“总统”和李宗仁的“副总统”职务就是在1948年的“行宪

1948年李宗仁将军竞选时竟用1000多根金条

1940年代后期,国民党政府在大陆召开了两次“国大”,1946年的“国大”在近代史上叫“制宪国大”,1948年的“国大”叫“行宪国大”。蒋介石的“总统”和李宗仁的“副总统”职务就是在1948年的“行宪

美国在青岛欲走还留 忽悠蒋介石先撤

美海军陆战队在青岛训练(资料图)>1949年5月25日,美军从青岛撤离。那么,在撤出青岛之前,美国如何评估去与留的利害得失?美国都有哪些考量?美国最看重什么?本文作者最近获得的美国解密档案资料,可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