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基伟将军从朝鲜战场归国作报告 留下哪些传奇故事

Posted 志愿军

篇首语: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基伟将军从朝鲜战场归国作报告 留下哪些传奇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秦基伟将军从朝鲜战场归国作报告 留下哪些传奇故事

许多人喜爱寻觅古今将军的奇闻轶事,其实并非猎奇,更主要是想从不同角度一睹这些历史人物的人生风采。 在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中,秦基伟中将的传奇故事是比较多的。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半开玩笑地评价秦基伟:“是文化人中的没文化人,没文化人中的文化人。” >   >(1984年国庆阅兵式上的秦基伟将军) >看了这两句评价,虽让人从总理的幽默中有点晕头,但觉得秦基伟将军一定是“文”也行“武”也行。 >从史料记载中了解,秦基伟在战争年代因勇猛善战,曾赢得“秦大刀”、“秦大胆”的美誉。而他率部在朝鲜战场打的上甘岭战役,更使志愿军和15军军长的威名传遍了世界。 >都说秦基伟将军善战也善讲,其实他作为“没文化人中的文化人”,其“善讲”是后练出来。 >秦基伟的每次战前动员和开大会讲话,都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力,人们喜欢听。这完全是他坚持习练的结果。据说早在抗战初期,他在八路军129师独立支队任司令员时,就有意识地开始练习讲话,每逢给部队作动员,他都先钻到树林里无人处,大声练习讲话的语气和姿势。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讲话风格。 >1950年10月,志愿军第三兵团和第九兵团奉命入朝参战。秦基伟指挥的15军改称志愿军第15军,调归志愿军第三兵团建制。1951年3月,15军进入朝鲜战场。1952年10月,在持续了43天的上甘岭战役中,秦基伟指挥第15军和第12军,打得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胆破心寒、望岭兴叹,让世界开始刮目相看新中国的军队和战将。 >上甘岭战役打出了国威、军威,秦基伟迅速成了军中名人。1953年上半年,他志愿军军长的身份,受邀回国到各地做巡回演讲报告,用“最可爱的人”的事迹鼓舞全国人民。 >   >志愿军将士在前线打得精彩,秦基伟军长的演讲也毫不逊色。 >这期间,秦基伟曾应陈赓大将之邀,来到哈尔滨和辽宁抚顺,在哈军工和抚顺战犯管理所,讲述志愿军的英雄事迹。 >秦基伟不负众望,用生动的事例和扣人心弦的演讲,既感动了自己的同志战友,也感动了战场上曾经的对手。 >史料介绍,1953年5月,在筹建中的哈军工学院,陈赓将军请秦基伟军长登上讲台,给全院教职员工作演讲报告。面对老首长、昔日战友和晚辈学员,秦基伟一口气讲了4个小时。他后来回忆当时演讲:“不用打稿子,一点一滴都涌动于心。邱少云、黄继光、孙占元、牛保才、王清珍等同志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艰苦卓绝的坑道斗争,十几个连队一个支部的故事,一个苹果8个人吃了两圈的情景,…那些感人的事迹,不仅敌人闻所未闻,就连我们自己的同志,也被深深地震撼了。” >据说,连一向反对开长会的陈赓大将也从头听到尾,秦基伟的报告赢得了满堂喝彩。 >在哈军工的报告精彩动人,令陈赓院长很高兴和感动。于是,他又让秦基伟到抚顺战犯管理所作一场报告,去教育感化那些在押人员。 >报告那天,现场除伪满“皇帝”溥仪与昔日“大臣”外,还有被俘的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共80余人。这些旧时代的“帝王将相”,恭听志愿军军长讲朝鲜战场上甘岭的亲历往事。个个屏住呼吸,十分专注。志愿军指战员在战场上所忍受的艰苦,所体现的英雄气概,所振奋的民族精神,是他们做梦也想象不到的。 >秦基伟讲了残酷的战斗场面,讲了战士们舍身报国的情景,在讲到坑道里忍着极度渴水仍然坚持战斗时,这些“往日的敌人”不少都情不自禁流了泪。 >讲的动情之处,秦基伟军长自己也动情。他特别讲了1952年10月,志愿军战士邱少云在执行一次潜伏任务时,在距离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纹丝不动,突然一颗燃烧弹正好落在邱少云身边,火花迸溅在他的左腿上,燃烧了他的棉衣,头发和皮肉,为了不暴露目标,邱少云忍受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疼痛咬紧牙关,双手深深插进泥土中,一声不响,直至被活活烧死,壮烈牺牲···。 >在场的人都被邱少云的事迹所震撼。末代皇帝溥仪听后,含泪连说了几遍“了不起!”。多年过后,溥仪还在自传中专门提起这件事,足见邱少云的事迹对他的震撼有多大。 >秦基伟军长到各地作报告,《人民日报》作了连续报道,还配发社论《庆祝上甘岭前线我军的伟大胜利》。 >    >(战争年底的秦基伟) >1953年6月16日上午,秦基伟接到上级通知,来到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等待领袖毛主席的接见。 >进屋落座不久,毛主席从里屋走出来。秦基伟立即起立,敬礼。毛主席微笑着握着秦基伟的手说:“啊,秦基伟同志,欢迎你啊!”秦基伟说:“主席,我代表15 军的指战员,向主席汇报来了。”毛主席笑着说:“上甘岭打得很好。上甘岭战役是个奇迹,它证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骨头比美利坚合众国的钢铁还要硬。这个奇迹是你们创造的。” >秦基伟赶忙回答说:“是主席和军委指挥得好,战士们打得顽强。”毛主席点点头,笑了笑,说:“你们打得好,我要有表示。我这里没什么好东西,那就请你吸烟吧!” >烟瘾挺大的秦基伟,觉得在毛主席面前吞云吐雾不大合适。就将茶桌上的烟盒向毛泽东那边稍稍推了推,顺口说:“主席,我不会吸烟。”秦基伟破天荒在毛主席面前说了谎。 >毛主席听了,诙谐地说:“哎呀呀,你这个当军长的还不吸烟。不吸烟怎能坐指挥部啊,要是我,那可就是没办法啰。”主席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领袖的接见是幸福的,但说了“谎话”也是有代价的,因为再也不好自己的谎话“翻案”了。 >秦基伟回到驻地后,警卫发现他只喝茶不抽烟,心里挺纳闷,就问:“军长平时烟不离手,今天是怎么啦?”他很严肃地对警卫员说:“我在毛主席面前讲了‘不会抽烟’,怎么能够言而无信呢?” >   >(资料图片) >从此以后,秦基伟将军果真戒烟,人们再没有看到他拿着香烟喷云吐雾了。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秦基伟历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 >1988年任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获授上将军衔。 1986年8月,秦基伟随当年的志愿军司令员杨得志率领的军官休假团访问朝鲜时,曾乘直升机从平壤直飞上甘岭,重访当年的战场旧地。 他由一位朝鲜人民军将军陪同,登上597.9高地,在“英雄黄继光牺牲处”的石碑前,鞠躬行礼。随后,又面对东边的537.7高地鞠躬行礼,向长眠在这里的战友们表示深情的敬意和怀念··· (声明:文中图片均源于网络)

相关参考

将军归国报告攻秦的战况时,却被赵王姐姐羞辱,将军愤而灭赵降秦

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懂事了。当你用钱赚回面子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当你用面子可以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是人物了。当你还停留在那里喝酒、吹牛,啥也不懂还装懂,只爱所谓的面子的时候,说明

上甘岭战役秦基伟为何敢打“突不破”的阵地防御战

核心提示:回顾这场战役,在作战原则上与以往朝鲜战争中的作战大相庭径,秦基伟将军提出:15军要改造阵地工事,进行大规模筑城作业,建设一个完整的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不放弃一个阵地,把敌人挡在防

十个有关开国上将的历史小故事

1.1943年夏某日,毛泽东主席于延安作报告。陈赓将军忽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后整衣起立,直奔主席台。毛泽东一愣,问:“陈赓同志,有何急事?”将军不语,取主席搪瓷杯“咕咚咕咚”喝之。而后,擦嘴、敬礼、报

这位开国将军24岁就成军区司令员 74岁任国防部长

秦基伟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淼犇爱历史,原题:8岁挖野菜求生,24岁任司令,当过徐向前的警卫,74岁任国防部长>他是一个出身凄苦的少年,亲人一个个从他的身边离开,最后只剩下孤独的一

东北白俄军传奇,从土匪到雇佣军,还有将军牺牲在抗日前线

前文提到,因俄国内战而产生的白俄侨民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俄国移民潮,这些被中国人称之为白俄的俄国侨民,一部分人在中国的城市当中挣扎求生,另一部分人则继续当兵打仗——只不过这一次他们的战场到了中国本土,

让美国人永远想不通的战争奇迹 浴血上甘岭

...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彭德怀指着朝鲜地图对十五军军长秦基伟说:“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失掉五

谐音笑话有哪些

有很多,没办法一一列举。例如:谐音笑话《乡长》一个口音很重的县长到村里作报告: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翻译: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吧!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县长讲完以后,主持人说:

秦基伟晚年回忆,15军在上甘岭打得好靠这一法宝,他是幕后功臣

张蕴钰(1917一2008)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壹张蕴钰将军大脑袋,黑脸盘,络腮胡。身材魁伟,声如洪钟

在朝鲜战场发现一个地窖子,巴金没写

在朝鲜战场上的一块阵地上,巴金发现一群战士正在精心修筑一处地窨子,巴金问这是干什么用的?指导员说:“文化学习开始了两个多星期,我们到现在才把课堂修好。不过这样总比在班排住室里上课好些。中间用雨布一隔,

赵忠尧、罗时钧和沈善炯乘 ”威尔逊总统号”归国时被扣押在日本

1950年8月29日,美国「”威尔逊总统号”邮轮缓缓驶离洛杉矶港,其最终目的地是香港,这艘原本驶往上海港的邮轮,因朝鲜战争爆发而改变了目的地,邮轮上的乘客大多是回国心切的中国留学生,当邮轮途径日本横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