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致远舰被找到 瓷器碎片成验明身份关键
Posted 海战
篇首语:世界上唯一拥有越多越好的东西就是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甲午海战致远舰被找到 瓷器碎片成验明身份关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甲午海战致远舰被找到 瓷器碎片成验明身份关键
香港文汇网9月29日文章,原题:甲午海战北洋水师“致远”舰寻获 去年,国家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了一艘疑似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其具体身份引发关注和猜测。最近一组瓷器碎片的意外出水,成为了破解“丹东一号”身份之谜的关键:篆书“致远”二字,确认它就是100多年前清北洋水师的致远舰。 今年8月,国家文物局开始对“丹东一号”进行重点调查和打捞。经过一个多月的水下摸索,水下考古队已打捞起一百多件文物。而一组瓷器碎片的意外出水,成为了破解“丹东一号”身份之谜的关键铁证。考古队员们对最新打捞上来的瓷盘碎片进行初步拼接,盘子正中间一个并不明显的图案出现在眼前,正是“致远”的繁体字。 考古人员除了在水下对船体周围抽取泥沙之外,还从泥沙中打捞出大量与沉船有关的文物。领队周春水介绍,相关文物有60余种100多件,主要分为3大类:船载武器、船体构件和船员生活用品,其中包括10管格林机关炮及子弹、望远镜、毛瑟步枪子弹、引擎室残片、船上的铁链。 周春水说,今年以来出水的文物都是在抽沙过程中从泥沙中剥离出来的,考古还没有正式进入文物大规模提取阶段。并且为保存沉船船体结构,考古队并未对散落在海水中的大块船体甲片进行捞取。 ▲相关参考
致远舰上的文物也将是目前中国唯一真正意义上的北洋海军出水文物。应该以发现致远舰为契机,建立系统的甲午海战纪念馆。毕竟已出水大量文物部分文物表面依然光滑,然而却令人文物担忧的是,这些文物的保养费过高,是
原标题:甲午战争致远舰上都是假炮弹,这仗还怎么打?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始终翻不过去的一页。虽然甲午战争失败的主因不在海战,但是还是有专家对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一、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二、北洋水军军
中日之间的那场海战,至今想起来心中都感觉非常戚戚然。那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也是一个分界线。对于那场战争,也是中日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日本在这次海战之后,完成了国家的原始积累,而中国则至此开始被唤
“根据目前发现的文物,我们甲午历史研究者认为实际上我们发现了疑似管带邓世昌的舰长房间。”5日,参与致远舰考古行动的知名历史学者萨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萨苏说,从这些文物中不仅可以发现致远舰作战的惨烈,更
“根据目前发现的文物,我们甲午历史研究者认为实际上我们发现了疑似管带邓世昌的舰长房间。”5日,参与致远舰考古行动的知名历史学者萨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萨苏说,从这些文物中不仅可以发现致远舰作战的惨烈,更
近日,随着“丹东一号”身份确认为致远舰,该舰进入考古发掘阶段。10月4日,水下考古队正式启动水下发掘工作,更多文物陆续出水,比如发现了一枚印章,上面刻有“云中白鹤”四个字,邓世昌印章疑出水。据参与致远舰考...
我们从小学习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关于邓世昌殉国一幕,是这样描述的: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见致远舰被日本海军发炮击中、正在下沉,邓世昌愤而跳入海水之中寻死,当邓世昌浮在海面上的时候
我们从小学习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关于邓世昌殉国一幕,是这样描述的: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见致远舰被日本海军发炮击中、正在下沉,邓世昌愤而跳入海水之中寻死,当邓世昌浮在海面上的时候
现在教科书上致远舰的故事蓝本,最早出现在邓家后人所撰的《哀启》上——“先严即亲发炮击鱼雷,沉之,再发炮,中巨舰,舰亦随没……先严遂发足机轮,驶向倭阵最巨之舰,复轰沉其一。倭阵且乱,遂舍我军诸舰,合力环
现在教科书上致远舰的故事蓝本,最早出现在邓家后人所撰的《哀启》上——“先严即亲发炮击鱼雷,沉之,再发炮,中巨舰,舰亦随没……先严遂发足机轮,驶向倭阵最巨之舰,复轰沉其一。倭阵且乱,遂舍我军诸舰,合力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