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可能存在“狙击手” 致远舰的最后十分钟

Posted 狙击手

篇首语: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船上可能存在“狙击手” 致远舰的最后十分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船上可能存在“狙击手” 致远舰的最后十分钟

“根据目前发现的文物,我们甲午历史研究者认为实际上我们发现了疑似管带邓世昌的舰长房间。”5日,参与致远舰考古行动的知名历史学者萨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萨苏说,从这些文物中不仅可以发现致远舰作战的惨烈,更可以发现当时不仅邓世昌,整个致远舰上的官兵忠于职守,战斗到军舰沉没。

更多文物出水

发现疑似邓世昌房间

随着辽宁丹东港沉船被确认为致远舰,有更多文物陆续出水。

萨苏说,目前这些出水文物属于致远舰的船尾区域。在这个区域里发现的军官舱,萨苏等学者认为很有可能是管带邓世昌的舰长房间。

“首先这里发现了四枚方形舷窗,致远舰上方形舷窗的位置就在邓世昌舰长套间的外面。”萨苏说,其中三枚舷窗在船舷的一侧,另外一个在另一侧。

其次这里发现了浴缸等盥洗设备的碎片。萨苏说,致远舰是在英国订造,根据西方惯例舰长房间里有浴缸、餐厅等空间和配备。

“另外,在舰长房间外,左右各有一门格林机关炮,这次也发掘出一门,成为判定为致远舰的关键文物之一。”萨苏说,这些间接证据都指向这里是邓世昌舰长房间的位置。

121年前的舷窗仍闪烁黄色光芒

在4日水下考古队在确认致远舰身份后第一次水下发掘前,今年久旱的丹东地区曾下了一天的雨,海风和海浪都很大,当时还在船上的工作人员不得不退到岸上。

“4日当天天气极好,下水后,眼前的一幕让考古队员倍感吃惊,一枚舷窗呈现出原本的黄铜颜色,甚至还闪烁着黄色的光芒。”萨苏说,“这枚舷窗此前已经发现,但尚未打捞出水,当时这枚舷窗上布满海洋生物已经看不出原样。”对于这神奇的一幕,萨苏说:“可能是因为考古抽沙工作改变了周边的水文情况,再加上大风和海浪,使上面附着的海洋生物摩擦掉了。”

海底文物还原致远舰最后十分钟

1 海底发现了步枪子弹

当时船上可能有“狙击手”

萨苏说,海底文物让致远舰更多秘密将被揭开。“在海底还发现了步枪子弹,其中一些是使用过的弹壳,当时在船上为什么会使用步抢?”萨苏说,据他分析有两个可能,一是在致远舰向日舰冲锋的时候,船上的陆战队员拿起步枪向敌舰射击,第二个是当时船上可能有神枪手充当了狙击手的功能,在韩国电影《鸣梁海战》中当时日舰有手持火铳的狙击手。“这说明在海战中,船上的陆战队员们一直是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不屈的斗志。”萨苏说。

2 将士遗骸上有焚烧痕迹

船员们都是在烈火中坚守岗位

在目前发现的北洋将士的遗骸上面都有烈火焚烧的痕迹。萨苏说,从这些遗骸上能看到他们经历怎样惨烈的战斗。“甲午海战中,来远舰中了日军使用的下濑火药炮弹,船上燃起大火。战后来远舰开回港口,打开舱门后,发现这些船员都有不同程度烧伤。”萨苏说,致远舰比来远舰中弹要多,特别是在冲锋时,遭到了难以想象的炮击,“这些船员都是在烈火中坚守岗位。”

3 一枚鱼雷引信已插上雷管

当时的鱼雷已经处于待发状态

萨苏说,当时一名英军的下级军官记载他看到的致远舰最后航程,他表示致远舰在冲向日本舰队的时候舰身已经倾斜,从它的舰身两侧排水口中不断排出白色的泡沫。这艘战舰舰身倾斜,却以最高的时速勇往直前,它的火炮已经停止射击,只有桅盘中的机关炮开火。

萨苏说,海底发现的一枚鱼雷引信已经插上雷管,这说明当时的鱼雷已经处于待发状态,“在致远舰最后的关头,船员们各司其事,他们可能要做的就是一件事,接近敌舰,要么撞沉它,要么发射鱼雷击沉它。”

4 舰体剧烈爆炸最终沉没

大爆炸可能来自致远舰锅炉

但最终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使得战场沉寂下来,致远舰是在距离日本舰队约一公里处走完了自己的航程。致远舰的体内发生剧烈爆炸,军舰的船头先行下沉,舰尾高高竖立到空中,但螺旋桨仍然在不停地旋转。不到十分钟,这艘巡洋舰就彻底消失在了大海之中。

这声大爆炸很可能就来自致远舰的锅炉,这或许可以解释锅炉的构件之间为何如此远离、分散。萨苏说:“英军的描述再加上海底的文物的相互印证,使我们知道在这场大海战中邓世昌不是一个孤独的英雄,他和他的战友们都无愧于中国第一代职业海军军人的称号。”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甲午海战致远舰和经远舰有什么联系?揭秘致远舰和经远舰谁更加厉害

最近在大连发生了一件让人觉得非常惊喜的消息,那就是甲午海战的又一沉舰"经远舰",而且就是当时清末时期的北洋水师的舰队了,但是细心的网友或许发现了,那就是其实在“经远舰”之前,还有一艘舰队被发现了,那就

甲午战争的致远舰是否能整体打捞

致远舰上的文物也将是目前中国唯一真正意义上的北洋海军出水文物。应该以发现致远舰为契机,建立系统的甲午海战纪念馆。毕竟已出水大量文物部分文物表面依然光滑,然而却令人文物担忧的是,这些文物的保养费过高,是

初中历史 致远舰沉没和邓世昌的真相

现在教科书上致远舰的故事蓝本,最早出现在邓家后人所撰的《哀启》上——“先严即亲发炮击鱼雷,沉之,再发炮,中巨舰,舰亦随没……先严遂发足机轮,驶向倭阵最巨之舰,复轰沉其一。倭阵且乱,遂舍我军诸舰,合力环

初中历史 致远舰沉没和邓世昌的真相

现在教科书上致远舰的故事蓝本,最早出现在邓家后人所撰的《哀启》上——“先严即亲发炮击鱼雷,沉之,再发炮,中巨舰,舰亦随没……先严遂发足机轮,驶向倭阵最巨之舰,复轰沉其一。倭阵且乱,遂舍我军诸舰,合力环

甲午战争致远舰上都是假炮弹,这仗还怎么打

原标题:甲午战争致远舰上都是假炮弹,这仗还怎么打?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始终翻不过去的一页。虽然甲午战争失败的主因不在海战,但是还是有专家对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一、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二、北洋水军军

甲午海战致远舰被找到 瓷器碎片成验明身份关键

香港文汇网9月29日文章,原题:甲午海战北洋水师“致远”舰寻获去年,国家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了一艘疑似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其具体身份引发关注和猜测。最近一组瓷器碎片的意外出水,成为了破解“丹东

致远舰打捞后,谜底终于揭开,原来邓世昌撞向敌舰是另有原因

中日之间的那场海战,至今想起来心中都感觉非常戚戚然。那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也是一个分界线。对于那场战争,也是中日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日本在这次海战之后,完成了国家的原始积累,而中国则至此开始被唤

晋朝历史 经百年已不完整

  随着辽宁丹东港沉船被确认为致远舰,有更多的出水文物被发现。由于北方天气转凉,海况复杂,今年对致远舰的考古调查也将于10月中旬结束。  华西都市报记者获悉,在今年的考古调查中,在海底发现了致远舰将士

后人坦言想亲手抚摸一下 邓世昌私人印章疑出水

近日,随着“丹东一号”身份确认为致远舰,该舰进入考古发掘阶段。10月4日,水下考古队正式启动水下发掘工作,更多文物陆续出水,比如发现了一枚印章,上面刻有“云中白鹤”四个字,邓世昌印章疑出水。据参与致远舰考...

邓世昌“按狗共沉说”靠谱吗?按狗共沉未必真实

我们从小学习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关于邓世昌殉国一幕,是这样描述的: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见致远舰被日本海军发炮击中、正在下沉,邓世昌愤而跳入海水之中寻死,当邓世昌浮在海面上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