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于高层相互屠杀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败于高层相互屠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败于高层相互屠杀

太平天国运动(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美)石约翰 著,王国良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 似乎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内乱外患相互关系的古老说法,两者往往携手并进。正当西方在中国插足之时,国家的内部麻烦又以大规模的形式表现出来。从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民众反叛的伟大浪潮席卷大地,几乎成功地推翻了清王朝。这些起义中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太平天国起义,它从1850年到1864年席卷了中国中南部。这是一个巨大的事件,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民众起义之一,也几乎是比世界上任何地方所曾发生过的起义都要重大的起义。 太平天国起义和其他反叛背后的基本原因就是国家的基本问题:日渐贫困,自然灾害,异化,个人志向得不到实现,以及政府太软弱腐败,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此外,每一次起义依照当地的环境和参加起义的人的类型,还有自身特殊的原因。 太平天国起义的直接动因是中国东南部,广东和广西两省的少数集团的不满,正是在这里起义开始了。那里有所谓的客家人。客家人是中国唐宋后期来自北方的一个方言集团的后裔。但他们仍然没有被当地社会完全同化,仍然说自己的方言,保持一些特殊的习惯,他们也遭受当地大多数居民的歧视,客家人与当地人的冲突经常是政治与社会冲突的根源。客家人为起义的初期提供了基本骨干,对他们的歧视是不满的重要根源。 除了客家的特殊环境外,西方人到达广东的主要港口广州,也加剧了地方问题。政府由于很容易被外国人打败,在南方的民族主义者中间已丧失了威信。另外,鸦片战争之后贸易转移到其他口岸引起当地的商业混乱,加剧了经济灾难。 太平天国运动的创建者是客家人,名叫洪秀全。他出身于中等农民家庭,但从少年时代起就才华横溢,他的亲属凑钱供他上学,目的在于最终能通过科举考试而做官。这使他在甚至是最好过的日子里也担负着成功的重任,自然,时代的问题使这种压力更加重大了。不仅是因为经济状况意味着供他上学越来越困难,从而也增加了对他的期望,而且人口的增长也使成功的希望更为渺茫了。例如,尽管当时人口比清初增长了一倍,但入选人数并没有扩大。 洪秀全设法成为一名私塾教师,这是受人尊敬收入很低的工作。但是,他却屡次在科场失意。他在1833、1837和1843年三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成功。这是说明阻碍社会流动就可能对体制构成威胁的一个重要范例。另一位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冯云山,也是一位科场失意者。本世纪后期,当精英集团的广泛不满与劳动人民的悲苦相结合,整个体制就将倾覆。 洪秀全参加的科举考试在广州举行。1833年首次到广州期间,他听了一位基督教传教士的布道,获得一些《圣经》书册和宣传品。据说洪浏览了一遍后就抛开,并把它们遗忘了。1837年他第二次名落孙山后,精神几近崩溃,大病一场,据说在床上躺了40余日,经常说胡话。在病中,他梦见自己被带到天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说人类已把他忘记、抛弃,开始崇拜恶魔,因而精神堕落;老人称孔子为恶魔,并要洪秀全与孔子及其信徒作斗争。另一次与老人会面时见到的一位中年人,他称之为“兄”。在洪的谵语中,他的家人听到他高呼:“斩妖!斩妖!” 洪从病中恢复,与以前一样继续做塾师;但他更多地表现出尊严和一种俨然有着某种目的姿态,感到他自己是尚不清楚的天命使者。这次他取一新名秀全,意思是“完成与完全”,可能也暗指洪秀全参加的秀才(英文名为“acplished talent”既成的人才)考试。无论他心中有什么想法,他仍然有兴趣通过考试,1843年他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考试。 最后一次失败之后,他偶然见到他以前接触过的基督教宣传小册子。看到之后,他的梦想有了落实。他认定那老人就是上帝、基督天父,中年人就是耶稣基督,他自己就是基督的弟弟。他的神圣使命就是摧毁儒教,杀死统治中国的邪恶满人,使国家变成真正信仰基督的完美社会。 洪秀全开始传教并接受信徒,尽管他重视宗教事务,但仍保持着自己的政治梦想。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他创立了拜上帝会,该会主要是宗教团体和客家人的兄弟组织。当社会问题日益严重之时,会社就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它就日益带有军事性质,成为保护贫穷的客家人的地方民团。当它具有一定规模,洪秀全开始明确他的反清观点,吸收更多的信徒准备起义。 1850年,拜上帝会在金田村公开宣布起义。此时洪秀全拥有两万人的军队。他们开始向北方进军,在前进途中,他们不断地吸收非客家人入伍,而领导依然来自客家集团。一般地说,起义是农民与其他一些工人的起义运动,也得到一些士大夫的支持。洪的队伍一路取胜,他们的胜利归因于他们的军事效率、他们所遇见的过着辛苦生活的人民,以及沿途政府官员和军队的不堪一击。 1851年,在进军途中,洪秀全正式宣布建立新的政治实体——“太平天国”。从字面上说,意思是“伟大和平的天堂”,在基督意义上隐含着对世界的拯救。但正如我们所见,太平也是大同的同义词,因此新政府也宣称是大同的天国。洪秀全号称天王。 1853年太平军攻占长江边的南京,这是全国第二大城市,以前明朝的首都之一。此时天国已有200万人。太平军把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天国的首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是接近入海口的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地区,始终是天国的中心地带。新政府从这里向四处发动进攻和远征。一支远征军几乎到达北京。起义同时也在其他地区爆发。太平军曾进入全国18个省中的16个,一段时间内曾占领约600座城市。 也许太平天国的最明显特征是它的狂热性,这是由几种因素决定的。其一很清楚是洪秀全自己的性格。坦率地说,他可能十之八九精神严重失常。这些个人因素自然要影响历史而且能够根本上影响历史。然而,运动的狂热精神还有其他更基本的根源。

相关参考

到底是败于周郎还是败于疾病? 赤壁曹操之败

赤壁之战是历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这场发生在长江边上规模空前的战役中,周瑜仅凭借着五万人马就打败了曹操的20余万大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吃了败仗呢?历史上通常认为曹军大败的致命

到底是败于周郎还是败于疾病? 赤壁曹操之败

赤壁之战是历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这场发生在长江边上规模空前的战役中,周瑜仅凭借着五万人马就打败了曹操的20余万大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吃了败仗呢?历史上通常认为曹军大败的致命原...

项羽败于作英雄秀

 项羽败于作英雄秀?重军围困之下还玩伤感  项羽,中国军事史上“实力派”和“勇战派”的代表人物,有着万夫不当之勇。和汉高祖刘邦相比,更多人认为

非败于大火 实输给寄生虫

 曹操赤壁兵败真相:非败于大火实输给寄生虫?  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之一。一千多年来,关于这次战争有过种种记述和评论,虽然多数的意见倾向于火烧赤壁导致曹军失

大清败于全民腐败,而非一人之过

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认为,大清之败,乃败于全民腐败,而非一人之过。而我朝野则盈廷虚骄,均以为杀一李鸿章,万事皆了。梁氏更是痛责,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若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

险败于空地协同火力

抗战时期,新四军十六旅旅长王必成(右)和政委姜渭清(左)、苏南区行政公署主任吴仲超合影1912年,王必成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的一个贫苦农民之家,少年投身革命,1928年参加当地赤卫队和共产主义青年团,1

刘禅投降之后成都发生了什么

第一,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魏军报复性杀人。蜀汉与曹魏对峙数十年,相互攻伐,彼此都有仇隙。蜀汉灭亡后,魏将士借机报复,屠杀蜀汉将兵降将。庞德原是曹操手下名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水淹七军时,庞德

揭秘侍卫和珅如何被乾隆看中爬上政治高层

 揭秘侍卫和珅如何被乾隆看中爬上政治高层  和珅,对于中国历史上这个最大的贪污者,人们的研究实在已经够多够细了。不过,人们往往过多渲染了和珅火箭般蹿升中体现出的钻营功夫,而忽略了干隆晚年的独

表面兄弟情仇,背后是大清高层激烈斗争

文:竹映月江(读史专栏作者)1870年,两江总督官署。总督马新贻刚刚校阅士兵射箭完毕,正走在回官署的路上,谁知这时路旁突然出现一位想要告状的百姓,只见这百姓神色紧张,显然有重大冤情上陈。马新贻不禁好奇

刘琰是如何成为蜀汉高层的

刘琰也算幸运,在那个人命如草芥的汉末乱世,遇上了一代枭雄刘备。刘备出身寒微,家族当中尽是一些种田打短工的,比赫赫有名的江东孙家差了老大一截,更不要说英雄荟萃的谯县曹家了。那一年,曹操打着为父报仇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