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败于周郎还是败于疾病? 赤壁曹操之败

Posted 曹操 赤壁之战

篇首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到底是败于周郎还是败于疾病? 赤壁曹操之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到底是败于周郎还是败于疾病? 赤壁曹操之败

2、三国历史 非败于大火 实输给寄生虫

到底是败于周郎还是败于疾病? 赤壁曹操之败

赤壁之战是历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这场发生在长江边上规模空前的战役中,周瑜仅凭借着五万人马就打败了曹操的20余万大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吃了败仗呢?

历史上通常认为曹军大败的致命原因是遭遇了火攻。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便有关于曹军因遭遇火攻而失败的描写,小说中称曹操是中了周瑜的计,误将战舰相连,后周瑜遣黄盖诈降时利用火攻,一举将曹操的二十几万大军歼灭,弄得曹操不得不败走华容道。而罗贯中所借鉴的史料——晋人陈寿的《三国志》中也有关于火攻的记载。《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载有:“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陈寿生活在晋代,是最接近赤壁之战时代的人,应该说他指出的火攻使曹军失败的原因是可信的。宋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肯定了这一说法,书中称黄盖“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于其尾。……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由以上证据可见,曹军败在火攻上的确是“证据确凿”。然而,对于这场古今中外都享有盛誉的战争,难免有很多人想要进一步对它进行研究。

古代兵法中认为,夺取战争的胜利必须天时、地利、人和,还要知己知彼,对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失败也有人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说到天时,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失败自然与天时关系密切。东吴处在南边,而且赤壁之战是在江面之上进行的,在南方水乡,由于河道较多,很容易起雾,这便为黄盖在诈降之时发动火攻提供了便利。大雾弥漫在远处,曹操的大军很难分清对方的虚实,而着名的“草船借箭”故事也是在这样的大雾天气中发生的;其次便是那场在大冬天刮起的奇怪的东南风,在《三国演义》中这风是由诸葛亮借来的,当然真实的历史不可能像小说中那样被写得神乎其神,但这风是的确存在的,当东吴军队发起火攻之时,这突来的东南风正好助长了火势,火随风威正好烧到了江北的曹营。

二是地利。曹操带领的军队大多是北方人,北方人不习水战是自然的,而南方的东吴兵则多是自小在水中捉鱼嬉戏长大的人,而且当时吴国还建立了庞大的水师。赤壁的主战场就在江河之上,这对于不善于水战的曹军来说无疑是吃亏了。当曹操挥师南下之时,应该没有想到长江上的战场会令他的大军在此葬送吧。

三是人和。在当时,曹操挥师南下,意图是灭吴平蜀,也就是所谓的“侵略”战争,在人心向背上自然不被世人认可。而曹军自身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曹操从北方带来的军队,组成极为混乱,虽号称百万之重,但却不能做到上下一心。这些士兵既有在官渡之战后投降曹军的原袁绍部队的军士,也有平定徐州时候的投降部队,还有平定荆州时收服的投降部队,更有曹操早期镇压黄巾军时投降的黄巾军,真正属于曹操嫡系部队的本来就不多;而且这些拥有各种背景的部队被曹操纳入编制后还没有在思想上和心理上统一,内部纷争,矛盾众多。难以统一的军队自然不好领导,而想让这样的军队取得战争的胜利也是很困难的。

四是知己知彼。曹操在挥师南下的时候想必认为,区区东吴无法与自己抗衡吧。在这场战争中曹操显然因骄傲自满而过于轻视敌人。毕竟在此前的战事中曹操是一路高奏凯歌,接连消灭了袁绍、吕布等割据势力,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再加上挟天子以令诸侯,身为丞相的曹操早就开始飘飘然了,仿佛整个天下尽在他的掌握之中。当他率领大军来到长江边后,根本不把孙刘联军放在眼里,在战斗之前就已经开始盘算胜利后在江东如何享乐,没有像此前官渡之战时那样殚精竭虑地钻研战略战术,也没有精心安排细作到江东去探听军情,并且疏于防范,屡次让周瑜的耳目混进军营刺探消息。可以说在这场战争中曹操非但不清楚对方的情况,也不太了解自己的处境。兵法有云: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败。曹操当然也没能逃脱前人的经验总结。

与此同时,很多人还提出了一个可能,那就是疾病。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也对此有所描述,称曹军在江北驻扎不久,就因为将士水土不服,多身患疾病,战斗力直线下降。在《三国志·周瑜传》中也有曹军患疾的记载:“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显然在赤壁大战之前,曹操的众多军士就已病倒。在《三国志·武帝纪》中也称是一场瘟疫导致曹军“吏士多死者”。由各种记载可说明,疾病是造成这次失败的重要原因。《三国志·先主传》、《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也有类似的记载。

试想一下,一个曾经打胜过两次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战役——兖州之战、官渡之战的曹操会如此轻松地被人打败吗?就算此时的曹操已有骄气,就算周瑜智慧过人,但是毕竟曹操还是个相当难缠的对手,他想一统中国,面对吴蜀联军他会如此掉以轻心吗?众多疑惑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赤壁之战究竟是周瑜用火攻战胜了曹操还是疾病战胜了曹操?

在陈寿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叙述赤壁之战时,他并未提及“火攻”这件事。而是说曹军遇到了瘟疫,导致士兵大部分死亡,曹操才不得已领兵撤退的。而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甚至说曹操是自己烧掉剩余的战船带军撤回的。赤壁之战后曹操兵败“十分气愤”,曾写信给孙权称是他自己烧掉了战船,反倒将好名声留给了周瑜。

面对这些记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曹操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军队遭遇了可怕的瘟疫或其他疾病,才导致战斗力丧失,让吴军有机可乘的。而根据后世人的分析,这种疾病很可能是血吸虫病。

理由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古代早已存在血吸虫病,在7世纪初的《诸病源候论》中也有关于血吸虫病的记载。而两湖一代很早就是血吸虫病的高发区,在出土于1973年的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的女尸肠壁及肝脏组织中,研究人员就发现了大量血吸虫卵。那么曹军驻扎在赤壁一带,兵士发生血吸虫病就更不足为奇了。第二,赤壁之战前,曹军迁徙的时间与血吸虫病的易感染季节也正好相符。秋季是血吸虫病流行的季节,而此时的曹军正好迁徙到此处,驻扎为营并开始在水中大规模地训练水军,为向孙刘联军发动攻击作准备。

血吸虫在人体中的潜伏期通常为一个月,在一个月前他们还能大败刘军,但一个月后冬季来临,两军进入决战状态时,那些被感染的士兵开始出现急性症状。病痛折磨着曹军,使号称八十几万的曹军溃不成军,不堪一击。

但同时也有相关学者提出了针对血吸虫病的疑问,首先他们指出,同样参加赤壁之战,唯独曹军被血吸虫感染了,为何吴军却没有呢?仅仅用免疫力就能说明这一点吗?他们还相继提出了针对以上理由的反驳。

反对者首先指出,曹操是在邺而不是在疫区江陵训练水军的,而邺并不是血吸虫病疫区,感染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其次在潜伏期上,反对者也指出,血吸虫病的潜伏期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少数在两个月以上,但潜伏期越长,发病的症状也就越轻。因此他们认为,即使曹军是在秋季患上了血吸虫病,那么等到大战爆发前的冬季才发病的曹军症状应该相对较轻,而不至于毫无抵抗力。

对历史上确实有曹操烧船退军一事的记载,他们也指出了错误之处。因为烧船的地点不在赤壁而在巴丘,时间不在赤壁大战时,而在曹军兵败退到巴丘时。对于提出的免疫力问题,反对者也作出了解释,说曹操的水军大部分是居于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湖北人,跟孙刘联军的免疫力没有什么差别;除此之外,补充给曹操的刘璋军队也是来自疫区四川的士卒。所以,孙刘联军在免疫能力上与曹军没有高低强弱的分别,因此也就不存在只有曹军患血吸虫病的可能了。

三国历史 非败于大火 实输给寄生虫

 曹操赤壁兵败真相:非败于大火 实输给寄生虫?

  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之一。一千多年来,关于这次战争有过种种记述和评论,虽然多数的意见倾向于火烧赤壁导致曹军失败,但有许多可疑之处。本文重点讨论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的关系,力图使之成为战争与疾病史的有趣篇章,也作为替曹操翻案的一部分。

  一、对火烧为主因的排除

  在史料中对导致赤壁之战胜负原因的描述中既有火烧,又有疾病,在不同的场合、不同人物、不同时间上各有所侧重,有许多矛盾之处。所以在讨论疾病之前对历来认为是主要原因的火烧观点先做若干排除。

  东南风不可能吹向南岸

  关于赤壁之战的地点,众说不一,但大多倾向于前属嘉鱼,现划归蒲圻(赤壁)市辖管的赤壁。其位于长江南岸,这就使得史书上所记述的周瑜、黄盖的蒙冲斗舰借助诸葛亮观天象测得的东南风鼓动,导致炎炎烈火烧尽曹操的船只并延及岸上营落的说法无从解释。

  十艘蒙冲斗舰的破坏性有限

  在现存有关赤壁之战的记载中,蒙冲斗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资治通鉴》原注:蒙冲是蒙着牛皮的小船,斗舰是战船。而以现代观点看,将蒙冲斗舰说成两样东西,似不大合适,含糊一点说蒙冲斗舰是小战船相信不会离谱太远,限于当时的技术与水平,载重量几百吨的船只应该算是不小的了,为了灵活快捷,似乎更要趋于小而轻便而不是一味强求大吨位,所以我们倾向于其为小战船的理解。说到黄盖烧船时,《资治通鉴》写道:“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如果真的这样,周瑜、黄盖的胜利似乎也太容易了一些:假如是小船,那么其运载的易燃品必然有限,如何能以十艘蒙冲斗舰将“乃以千数”的曹操所得的刘表水军烧尽,而且还“延及岸上营落”呢?如果说蒙冲斗舰是大船,自然可以多运载一些诸如燥荻、枯柴、油脂之类的易燃品,可是这不免又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是速度,二是灵活性,这两者显然同载重量大小成反比例关系,供作军事家选择的余地是有限的。况且船在水上,以水灭火总还是可能的,尽管曹军缺乏防护的思想准备,但一点点的救护能力和措施都没有也难以让人理解。

  火烧的真相

  在对赤壁之战胜败原因的分析中,火烧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原因。这里抄录有代表性的三则:

  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曹操语)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

  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具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这三则对火烧的记述相差甚大,第一则说曹操占领荆州后,挥师东进至巴丘(今湖南岳阳一带)的军队得病(在先),然后“烧船”,但未注明船是曹军因病而烧船呢还是被对方纵火战败,或是兼而有之。第二则比较明确,而且曹操有一副不在乎的样子,用今天的话说那就是:我是主动撤退的,战场上是有熊熊大火的,那是我在退兵之际将带不了的船只等物资放火烧掉,如此而已,哪有什么周、黄施火攻计得逞的事情呢?所以他们吹嘘的伟大胜利是该大打折扣的虚张声势、邀功请赏罢了!这样说难免有曹操自我掩饰之嫌。我们认为比较合理的是第三条史料,先是曹操在战事上的失利,加上疾病的影响,船舰等物资被周瑜烧了一部分,在战胜无望不得不撤退时把带不走的船舰等笨重物一烧了之。与火烧论甚多疑点的记述相反,史料中对赤壁之战中曹军为疾病危害的记述却是明确的。

相关参考

赤壁之战曹操败于火攻

  《三国演义》中流传出很多传奇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如桃园结义、煮酒论英雄、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千里走单骑等等,说起来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其中,赤壁之战是大家议论很多的一场战役了。

不是败于诸葛亮妙计?曹操赤壁惨败的真正原因

东汉末年一场瘟疫改变了历史进程,这就是曹操想要统一南方而发动的赤壁之战。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1万人迎战10万人,以少胜多,击败了北方最大的军阀集团,占据了北方大片土地。过了八年,北方

非败于大火 实输给寄生虫

 曹操赤壁兵败真相:非败于大火实输给寄生虫?  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之一。一千多年来,关于这次战争有过种种记述和评论,虽然多数的意见倾向于火烧赤壁导致曹军失

曹仁位列曹魏第一大将源自江陵力拒周瑜一年之

曹仁之所以列为曹魏“第一大将”的两个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曹操赤壁之战大败了,败于周郎手上,曹仁独拒周郎,虽然最后是失败了,不过,他据守了一年有余啊!独当周郎的还能找到几个?公元208年,曹操赤壁战败

大清败于全民腐败,而非一人之过

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认为,大清之败,乃败于全民腐败,而非一人之过。而我朝野则盈廷虚骄,均以为杀一李鸿章,万事皆了。梁氏更是痛责,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若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

失之以东,兴之以西----突厥人败于唐朝,西迁建立政权

当中国的明清帝国傲立世界时,在亚欧大陆的另一面奥斯曼帝国正处于巅峰时期,这个庞大的帝国横跨亚欧非三个大陆。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是败于唐帝国的突厥部落所建。突厥人可谓之失之以东,兴之以西。突厥人的西迁与伊

三国历史上刘备既然深得民心为何还会败于曹操

导读:曹操少年之时便传名于当世。及出仕时正直敢言执法严格不避权贵。当董卓之乱时首举义兵。在各路诸侯作壁上观之际,独将弱兵向前,几至身丧。凡此种种天下英杰秀士莫不思归若渴。唯杀戮徐州名始坏,然此时其羽翼

对比曹操和刘备的临终遗言,就可看上蜀汉注定要败于曹魏

东汉末年,三国乱世,两者加起来才100多年,然则这段汗青为后人议论和研究最多!只因为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很多顶天登时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人人所喜爱!提到三国,就不得不提一提曹操和刘备这两位枭雄!他们一个是挟

对比曹操和刘备的临终遗言,就可看上蜀汉注定要败于曹魏

东汉末年,三国乱世,两者加起来才100多年,然则这段汗青为后人议论和研究最多!只因为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很多顶天登时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人人所喜爱!提到三国,就不得不提一提曹操和刘备这两位枭雄!他们一个是挟

郭嘉不死 曹操能否避免赤壁之败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在赤壁、乌林被周瑜水军打的惨败,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战后,曹操带领残部撤回北方,在总结这次作战时感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见《三国志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