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为何狂轰志愿军
Posted 美军
篇首语:我走在逃离命运的路上,却与命运不期而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美军为何狂轰志愿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美军为何狂轰志愿军
1953年7月27日,一个难忘的日子。这天,以美军为首的侵略军被迫在板门店的谈判桌上正式签订朝鲜停战协议,当天22时正式生效。 当时我在志愿军140师三炮营当连长。这天上午,营长向我们传达上级指示:各前沿阵地,任何人不得擅离坑道。要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打击来犯之敌。 天黑以后,双方阵地都很宁静,似乎预示着和平时刻的到来。 当时针走到21时,阵地上的宁静突然被美军猛烈的炮火打破。千百门美军的大炮和轻重机枪,对准志愿军阵地猛烈射击。炮弹枪弹的火光,把阵地照得似白昼一般。 停战前的最后1小时,美军为何要猛咬我们一口?有的说是向中国人民示威,打仗他们有的是炮弹和钢铁;有的说是美国兵在丟包袱,把炮弹打完了好回国;还有的说这是美军“对着镜子作揖”,自己放炮欢送自己。究竟是何种目的,只有侵略者自己知道。好在我们早已百倍警惕,猛烈的炮火虽然摧毁了我方一些工事,但我人员伤亡很少。 美军炮火狂轰到21时45分时戛然而止,阵地上又出现了片刻的宁静。美军满以为经过45分的狂轰滥炸,志愿军会乱成一团,剩下15分钟,也无法还击。他们得意忘形,纷纷走出工事,手舞足蹈,欢呼他们“伟大的胜利”。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我志愿军指挥员向部队下达了坚决还击命令:对准正面美军阵地,大炮和重机枪猛烈开火,直到21时59分。 霎时,我军猛烈的炮火打得美军官兵鬼哭狼嚎。枪炮声到21时59分时突然停止,双方阵地又恢复了难得的宁静。 时针指到22时整,双方都遵照停战协定,终止了一切军事攻击行动!22时10分,双方阵地又热闹起来,彩色照明弹高挂在夜空,跳出各自阵地的双方官兵握手言和,共庆停战。大家还互赠纪念品,美军官兵送的多是画片、香烟。我军官兵送的多是和平鸽徽章,表达了中国人民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心愿。 阵地上一边是欢乐的和平气氛,一边是还没来得及收拾的美军尸体。一位受伤的美军上校哭丧着脸“埋怨”:你们中国人好厉害,到停火时还打死我一两百弟兄。我军指挥官也通过翻译说:出现这样的结局,只能怪你们挑起事端。我们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时光流逝,往事如烟,多少事早已淡忘,然而60年前朝鲜停战夜的最后炮战,却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至今不能忘怀。它像长鸣的警钟,经常在耳边响起,启示我们:热爱和平的中华儿女,任何时候都要提高警惕,时刻准备歼灭来犯之敌。(郭满祥 秦云湘、童中明整理)相关参考
上甘岭战役,美军打了近200万发炮弹,志愿军为何还能坚守阵地
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于上甘岭村附近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进行的山地坚守防御作战。此次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开始,经历了争夺表面阵地、退守
核心提示:金日成看了电报,显得尴尬且又不甘心,他仍不想放弃自己的想法。彭德怀只得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说:“那只好你们人民军自己南进了,向釜山方向打。你们看行不行?”本文摘自《志愿军全战事》,作
在中国军史上曾经有一大谜团——志愿军第20兵团曾神秘失踪了。当时根据朝鲜停战协定,志愿军第20兵团一直驻扎在朝鲜。1958年冬,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20兵团一夜间不见了,这引起美军的高度警惕。不仅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后,美军对志愿军有了更多了解,尤其是吃透了志愿军的短板软肋。志愿军主动发起大规模进攻时,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战果却没有相应扩大。所以,进入1951年以后,半岛战场进入边打边谈判的相持
对于美国非常多人来讲,朝鲜战争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然而,美国好莱坞并没有因此回避或者忘记,事实上,好莱坞至少拍摄了13部关于朝鲜战争的故事片。好莱坞20世纪50年代末拍摄的黑白片《上甘岭》,情节是这样
作者:慎独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上甘岭无疑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场战役,志愿军在兵力、火力、保障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坚守阵地43天,给敌军以沉重打击,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为谈判
作者:慎独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上甘岭无疑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场战役,志愿军在兵力、火力、保障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坚守阵地43天,给敌军以沉重打击,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为谈判
1952年10月14日凌晨,美军和韩军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发起了代号为「”摊牌”行动的进攻,举世闻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上甘岭防御战役就此拉开帷幕。经过为期一周残酷而激烈的反复争夺战,呈现
著名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鼓舞了无数中华儿女投身到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在这些“最可爱的人”中,有一支当年威名传天下的队伍—志愿军新建铁路指挥局六个师的全体官兵。毛泽东下达命令:1月入
已是晚上10点多钟,尽管朝鲜早春的晚风飒飒,寒气袭人,但中国人民志愿军44师师长向守志的心里,仍然有一团热火。行走在通往师部的羊肠小路上,军长秦基伟的一番话一直在他的耳边回响:“老向啊,志愿军总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