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派”风格穷于招架

Posted 赫鲁晓夫

篇首语: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鸽派”风格穷于招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鸽派”风格穷于招架

本文原载于《同舟共进》2011年第6期,原题为“北京:柯西金与毛、周的较量” 1960年代,中苏关系全面恶化。苏共高层中的“鸽派”柯西金曾多次到访中国,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数度会晤,其间一些颇有意思的故事和细节,是人们未必完全知晓的—— 1969年3月2日,中苏两国积蓄已久的怒火终于在边境小岛找到出口——珍宝岛战役打响了。4200多公里的漫长边境开始弥漫着火药味,两国关系空前紧张,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急着要与中国最高领导沟通…… 其实,在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的1960年代,柯西金是唯一多次到访中国的苏联高官。 【 毛泽东的“天马行空”与柯西金的穷于招架 】 柯西金瘦高个子,一脸苦相,在苏共政坛几起几落,可谓久经磨炼。他1953年12月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1956年被赫鲁晓夫免职,1957年恢复职务,参与了1964年推翻赫鲁晓夫的“宫廷政变”,出任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善于与苏联的高级知识分子打交道。他还颇为时尚新潮,喜爱爵士音乐,收藏这方面的唱片。在苏共中央,对华政策有“鹰派”和“鸽派”,以柯西金和安德罗波夫为首的“鸽派”相对温和,主张慎重行事。 早在1964年赫鲁晓夫被勃列日涅夫等人联手搞下台时,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联名致电苏共中央,祝贺勃列日涅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柯西金当选部长会议主席,勃列日涅夫、柯西金也联名复电表示感谢。于是《人民日报》发表《在伟大的十月革命旗帜下团结起来》的社论,停止了过去几年对苏联的高调批评。同时,毛泽东决定,1964年11月初,由周恩来率中国党政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7周年庆典,试探赫鲁晓夫下台后的苏共中央对华政策。但苏联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在祝酒时,居然对周恩来和贺龙说出“我们搞掉了赫鲁晓夫,你们也搞掉毛泽东,让我们两国关系恢复正常”这样的话。 中苏关系陷入更大危机之中,两个大国眼看就要断了来往。在柯西金的建议下,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决定,1965年2月柯西金在出访越南时,要充分利用专机在北京停留加油的机会,与中共高层领导人保持接触,最好能够直接与毛泽东见面或通话,试探一下中国对改善中苏关系的态度,力争缓和关系。 去越南途中,柯西金停留北京,与周恩来多次谈话。会谈中,周再次申明,中共不参加分裂的莫斯科三月会议,并从大局和侧面劝苏共放弃三月会议,“不要把赫鲁晓夫的这个包袱接过来”。虽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柯西金感受到了周恩来力挽危局的诚心,他喜欢与这位风度翩翩的中国总理打交道。 1965年2月11日,越南归来途中,柯西金与安德罗波夫再次停留北京,在周恩来的安排下与毛泽东见面。书房中,柯西金坐在主宾席位。毛泽东靠在沙发上,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一场哲学意味的会谈即将开始。 谈及中苏论战,毛泽东说,我们赞成你们搞公开论战……没什么可怕的嘛。我给罗马尼亚代表团讲过,公开争论,有什么不好,一是天塌不下来;二是树照样长;三是河里鱼照样游;四是女人照样生孩子…… 柯西金忍耐不住了:我们主张的公开论战,是理论性的公开论战,而不应在论战中侮辱人或给别人扣帽子。 毛泽东马上不无讽刺地说:那种公开论战不痛不痒,有什么味道呀!我赞成你们那个前年7月14日的信(即1963年7月14日,赫鲁晓夫主持下的苏共中央发出的《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该信对中共进行了公开指责),也赞同去年2月苏斯洛夫的报告那种公开论战。 两人谈话中出现了激烈争论的场面。苏方的中文翻译一是由于中文水平并不高明,二是被这种两国领导人当面大声嚷嚷的场面吓呆了,感觉无力完成翻译工作,主动要求撤出。于是,由中方的阎明复为柯西金翻译。 毛泽东话题一转,谈到苏联即将召开的三月会议,话里颇有玄机地对柯西金说,你在5日、6日路过北京的时候,周恩来总理同你谈过,他劝你们不要开3月1日那个会。我是教条主义者,拥护我的人不多,我倒是赞成你们开会……但我们不参加。 柯西金提出异议,说这个会不仅是我们自己想要开的,是许多兄弟党提出来的,而且你们过去也建议过。你应该考虑到莫斯科在去年10月中央全会后出现的新条件和新情况。毛泽东说,我们是看到了一些情况。柯西金说,我们现在就可以让步,同志式的,出于尊重…… 毛泽东直截了当地说,好啊,我建议你们收回苏共中央1963年7月14日尖锐批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信,撤销1964年2月全会决议。柯西金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这,这,这”,一时竟结巴起来…… 显然,这次会见与柯西金设想的主题不一样 ,毛泽东的谈话看似非常轻松,实际上非常严厉。柯西金硬着头皮再次提议中苏两党应重视改善关系,并希望停止公开争论。毛泽东对他说,论战就是打笔墨官司,也死不了人,我们两党的原则争论还要继续下去,马克思主义不怕争论嘛,但国家关系应该得到改善。

相关参考

傅作义断难招架

核心提示:毛泽东说:“华北军区的参谋长是赵尔陆,可以让罗瑞卿当政治部主任,再兼上第二兵团的政治委员,同杨得志他们认真配合,傅作义断难招架!” 本文摘自:《历史的真言——毛泽东和他的卫士长》,

朝鲜历史 来自美国的他该如何招架

「公司餐会」这个习俗就是儒家传统与韩国特质持续交会、衍生出的现象之一。我刚到韩国那几个月,这种习俗带给我最多职场上的摩擦。事后我发现,原来我上班第一个周五、团队为我举办的那场疯狂欢迎会并非特例。那只是

喀秋莎万箭齐发,德军虎式坦克毫无招架之力

二战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在战火燃烧中的苏联大地上,每当出现大队苏联红军奔赴前线的场景,送别的苏联姑娘们总会唱起《喀秋莎》,这动人心弦的歌声成为苏军官兵赴死之前最后的念想。惨烈的战争使温柔的姑娘喀秋莎化身

史上最“凶悍”的皇后,皇帝也招架不住,还把皇妃赐给乞丐无赖

时间铸就了一段段旧事,一段段旧事论述了一个小我物;一个小我物建立了一次次荣华;一次次荣华写成了一本汗青。一本汗青也同样叙说了无限的旧事,人物与荣华,也同样倾诉了它的心声。在中国汗青上,有一位稀奇桀的皇

历史军事 俄戰機令比利時疲於招架,白宮警告:不許後撤

據俄塔斯社4月20日報道,近日俄羅斯戰機出動多型戰機在波羅的海巡邏,比利時出動F16戰機對俄軍戰機進行攔截和追蹤。近日,俄羅斯加強了空中和海上的巡邏力度,這已經是俄羅斯戰機在一周之內第5次逼近比利時附

明朝 议复河套

议复河套嘉靖年间,明朝防卫能力日益削弱,南有倭寇频频骚扰,北有蒙古骑兵不时南下,令朝廷穷于应付。“土木之变”后,瓦剌部衰弱,鞑靼部强盛起来,成化年间,鞑靼一部进入河套地区,这里三面凭河,土地肥沃,可耕

明朝 祖孙斗气

祖孙斗气庚戌之变后,鞑靼俺答部仍不断侵扰明边境,使明军穷于应付。嘉靖后期到隆庆年间,相继执政的徐阶、高拱都注意军政,选拔精明强干的将领,边防日益加强,入犯的敌军往往遭到有力的抵抗,俺答兵力损伤不少,掳

中国历史 杜甫圣笔写“诗史”

杜甫是中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穷于一时,达于千秋,留下了不朽的著作《杜少陵集》。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湖北襄樊),后迁居巩县(河南巩县东北)。早年苦读,年轻时游历各地,见识广博。

历史人物 哥特式风格是什么_哥特式风格有什么特点

哥特式风格有什么特点?哥特式风格设计元素主要包括:直上飞天的视觉暗示、层层推进的尖形拱门、华丽复古的花纹搭配。 1、直上飞天——建筑上的”锐角三角形”。过去哥特式风格主要是装尖塔高耸修,家庭的哥特式主

卢浮宫的建筑风格是什么有什么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卢浮宫整体是古典主义风格,但并不意味着她一点也不受巴洛克风格的影响:非常明显,无论是复柱,还是各种曲面椭圆的穿插交错,亦或是各种繁杂的雕刻装饰,都是巴洛克式建筑的典型特征。虽然个人不怎么喜欢巴洛克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