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国事变的根本方针
Posted 事变
篇首语: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处理中国事变的根本方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处理中国事变的根本方针
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处理中国事变的根本方针(1938年1月11日) 帝国坚定不变的根本方针,是同满洲国和中国合作,形成东方和平的轴心,并以此为核心对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根据上述根本方针,处理这次中国事变的最后目标,在于消除以前日、华两国之间的一切矛盾,从大局出发重建两国邦交,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实现融合一致。首先,为了防止事变的重演,应建立必要的保障,并在两国之间确实约定以下各项: (一)日、满、华三国完全停止类似破坏相互友谊的政策、教育、贸易及其他一切措施,并禁绝可能招致上述恶果的行动。 (二)日、满、华三国共同期求实现文化合作,和防共政策。 (三)日、满、华三国约定在产业经济方面,根据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精神,进行共同互惠。 根据上述方针,帝国特运用紧密结合的政略和战略,力求适当地实现以下各项:(一)如现中国中央政府此时重新考虑而悔悟过来,诚意求和,则根据附件(甲)所开日、华和谈条件进行谈判。 帝国今后如确认中国方面已实行和约条款,则不仅解除上述条件中的保证条款附件(乙),并进而衷心协助中国的复兴与发展。 (二)如中国现中央政府不来求和,则今后帝国不以此政府为解决事变的对手,将扶助建立新的中国政权,与此政权签订调整两国邦交关系的协定,协助新生的中国的建设。对于中国现中央政府,帝国采取的政策是设法使其崩溃,或使它归并于新的中央政权。 (三)为了处理这次事变,防备国际形势的转变,并贯彻上述方针,应促进国家整体力量,特别是国防力量的迅速培养和扩充,并设法同第三国保持、改善友好关系。 (四)决心尊重第三国的权益,在对华经济发展上,将专用自由竞争来获得优越地位。 (五)指导舆论,使国民彻底了解处理事变根本方针的精神。在对外宣传方面也是一样。相关参考
德国 1945年1月20日苏联提出战后处理德国问题的八点方针
1945年1月20日苏联提出战后处理德国问题的八点方针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反法西斯联盟各成员国已在研究和讨论战后处理德国的问题。继英、美等国相继提出了有关处理德国问题的一系列方案之后,1945年1
无产阶级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特别是个人与集体关系时应该遵守的根本指导方针和行为规范。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指在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关系的时候,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集体利益
统一祖国的主张与方针1.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一直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分裂的主张。早在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提出"划江而治"主
中国古代历史涌现了许多像琅琊王家那样的政治世家。他们在一个朝代甚至几个朝代保持权力,影响天下大政方针,比如西汉的卫青家族、东97汉的外戚窦家、三国的诸葛亮家族、唐朝的长孙家族等等。东晋南北朝涌现的
中国古代历史涌现了许多像琅琊王家那样的政治世家。他们在一个朝代甚至几个朝代保持权力,影响天下大政方针,比如西汉的卫青家族、东97汉的外戚窦家、三国的诸葛亮家族、唐朝的长孙家族等等。东晋南北朝涌现的
导语:中国古代历史涌现了许多像琅琊王家那样的政治世家。他们在一个朝代甚至几个朝代保持权力,影响天下大政方针,比如西汉的卫青家族、东97汉的外戚窦家、三国的诸葛亮家族、唐朝的长孙家族等等。东晋南北朝
政治谋略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什么意思?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是什么时间正式提出的?
毛泽东于1957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根据文艺和科学的自身特有规律提出的一种有针对性的重要理论观点,后来得到公认,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处理中国人民在政治生活、思想理论、文化艺术、科学学术等方面的矛盾时,所一贯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方针。国民党中组部、中统局制定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异党问题处理办法》、《处置异党实施方案》等秘密文件,密令各地成立反共专门机构,加强
中国古代虽然法律什么的显得有点不怎么正规,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存在的,很多人觉得古代的那些法律不是有明文吗?怎么就会不正规呢?这里主要说的问题就是在这里,这些法律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皇权,不是从客观公正的角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于1937年1月2日乘飞机回溪口老家,除了养伤以外,主要处理西安事变的「”善后”问题。1月13日,张学良被送到溪口软禁,杨虎城的代表李志刚和东北军的代表米春霖、鲍文樾及随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