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提出 社会主义基本方针和战略思想
Posted 新中国
篇首语: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提出 社会主义基本方针和战略思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提出 社会主义基本方针和战略思想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提出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地域发展极不平衡的东方大国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正在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大门的时候,毛泽东又一次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的历史性任务,并率先垂范、身体力行、领导全党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苏联这个别无选择的样板。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分别以美、苏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尖锐对立,由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和遏制,新中国实行了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也由于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突出成就显示了苏联模式的威力,吸引着一切从事社会主义事业的共产党和他们所领导的国家和人民;还由于苏联党和国家当时对新中国的援助,苏联模式适应了新中国在工业化初期着重发展重工业的需要;所有这些使缺乏经验的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选择了苏联模式,开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相关参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 1.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1)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
新中国是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破烂摊子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恢复和建设的,到1952年在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和民主改革任务之后,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到1956年胜利地完成了社会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到这里找新浪首页>新浪考试>正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南斯拉夫·南共联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不同道路的思想南共联盟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列主义的新发展,也是在南斯拉夫确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指导思想之一。基于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总体认识,南共联盟首先提出了“社会
三大历史任务即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十八大党章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第十八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1.条件1.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转好,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2.1953年,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主张。(2.方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
第十八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1.条件1.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转好,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2.1953年,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主张。(2.方针
毛泽东的历史贡献是:1、毛泽东引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2、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开始了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3、开创了人
中共党史是政党史,是专史,它研究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历史。其主要内容,一是怎样执政,即怎样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