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民主宪政运动 宪政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Posted 宪政

篇首语: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民主宪政运动 宪政的先决条件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民主宪政运动 宪政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民主宪政运动,指的是1944年春,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在重庆、成都、昆明、桂林等地组织各种群众团体,要求民主自由,实行宪政的运动。 1939年9月9日,第一届国民参政会第4次会议在重庆召开,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员,要求国民党结束党治,实施宪政。中共参政员毛泽东、秦邦宪等7人在《我们对于过去参政会工作和目前时局的意见》中,提出要实现战时民主,严惩对民众和青年的非法压迫行为,切实保障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及武装抗战之权利;加强抗战党派之精诚团结。章伯钧等36人向大会提出《请结束党治,立施宪政,以安定人心,发扬民主,而利抗战案》,救国会参政员王造时等37人提出《为加紧精诚团结以增强抗战力量而保证最后胜利案》,也提出了开放民主、实行宪政等要求。9月16日,经过激烈争论,大会审议通过《请政府明令定期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实施宪政案》。 会后,国民参政会议长蒋介石根据大会的决议,指定各党派和无党派参政员董必武、黄炎培、张澜、左舜生、罗隆基、史良、褚辅成、钱端升、罗文干等19人组成宪政期成会。其任务是协助政府修改宪草,促成宪政。同年11月,国民党召开五届六中全会,表示接受国民参政会的决议,决定于1940年11月12日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1939年10月、11月间,张澜、沈钧儒等发起,在重庆先后召开了4次宪政问题座谈会,共产党参政员董必武、秦邦宪出席并参加了领导工作。第4次座谈会决定成立宪政促进会,选举黄炎培、沈钧儒、李璜、董必武等85人为筹备委员。同时,重庆30多个妇女团体发起妇女宪政座谈会,青年代表25人发起青年宪政座谈会。成都、桂林等地也先后组织了宪政座谈会和宪政促进会。 1940年2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成立大会上发表演说,揭露了国民党蒋介石所谓实行宪政的欺骗宣传。指出国民党顽固派历来就是反对宪政的人,现在却口谈宪政,“他们是嘴里一套,手里又是一套”,“他们一面谈宪政,一面却不给人民以丝毫的自由”,“他们是在挂宪政的羊头,卖一党专政的狗肉”。“中国人民所要的宪政是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国民党顽固派口谈的宪政,是旧式的,已经变成反动的东西,我们万万不能要”。“他们口里说要这种宪政,并不是真正要这种宪政,而是借此欺骗人民”。 民主宪政运动兴起后,国民党当局便采取各种手段加以打击和破坏。对讨论宪政的各团体采取钳制与高压的办法,禁止和限制争取宪政的活动,限制报刊刊登关于宪政的文章,派特务在宪政座谈会和宪政促进会上捣乱,中央社捏造取消宪政促进会的消息等等。1940年9月18日,国民党中常委以“各地交通受战事影响,颇多不便”为借口,宣布国民大会不能按期召开,会期另定。这暴露了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的反动本质。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和明治宪政体制的形成

 日本政治现代化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就是《大日本帝国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是明治宪政体制的形成标志,但这并不表示在此之后日本的宪政已经是现代化国家民主自由的宪政。>政治现代化为经济现代

中国宪政历史论文

中国宪法的发展历史及启示论文怎么写一、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宪法这主要包括清末的立宪,北洋军阀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对派制定的宪法。自1900年义和团运动以后,国内情绪高涨,清廷迫于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阿富汗 阿富汗·1963-1973年阿富汗宪政时期的动荡

1963-1973年阿富汗宪政时期的动荡从1963年到1973年,在阿富汗历史上称之为动荡的“宪政时期”,阿富汗政局不稳,接连更换了5任首相。第一任首相是优素福(1963-1967年);第二任首相是梅

历史人物 辛亥革命诞生的共和是个早产儿

  宪政>  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构成政权的组织形式。政治思想家萨托利将宪政要素概括为:1.有一部叫做宪法的高级法,不管其是否成文;2.存在司法审查;3.有一个独立的法官组成

埃及 埃及奥拉比运动

埃及奥拉比运动埃及奥拉比运动包括两个阶段。1879—1882年5月是第一个阶段,这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时期,其主要内容是建立祖国党,推翻“欧洲内阁”,实行宪政,推行资产阶级改良措施。1882年5—9月是

法国 法国君主立宪政体制的倾覆

法国君主立宪政体制的倾覆立法议会于1791年10月1日正式开始工作。它的构成与制宪议会有很大差别,因为根据新宪法选出的代表大致上都是来自革命之初建立的各地市政机关中的有产者及知识分子,故拥护专制制度和

世界历史 “三权分立”的宪政体制与美国哪位政治学家的学说有重要关联?

“三权分立”的宪政体制与美国哪位政治学家的学说有重要关联?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Hamilton,1755—1804)是美国建国之初杰出的政治家,为建立美国三权分立的宪政体制作出了不可

宪政之父宋教仁被刺杀身亡 到底是谁杀死了他?

  宋教仁是中国著名革命家,被称为中国“宪政之父”,与黄兴、孙中山并称,主持第一次改组国民党,是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为中国革命做出重要贡献,不过可惜的是1913年被暗杀于上

历史人物 宪政之父宋教仁被刺杀身亡 到底是谁杀死了他

  宋教仁是中国著名革命家,被称为中国“宪政之父”,与黄兴、孙中山并称,主持第一次改组国民党,是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为中国革命做出重要贡献,不过可惜的是1913年被暗杀于上海,英年早逝。  暗杀这

中国“宪政之父”宋教仁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宋教仁  字:钝初  号:渔父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湖南桃源  出生时间:1882年4月5日  去世时间:1913年3月22日  职业:政治家、革命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