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大陆架公约议定条款 公约是哪一年制订的

Posted 大陆架

篇首语: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联合国大陆架公约议定条款 公约是哪一年制订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联合国大陆架公约议定条款 公约是哪一年制订的

大陆架公约,全称是《联合国大陆架公约》,于1958年4月29日制订,该公约对于大陆架的定义进行了法律界定,并就沿海国对大陆架的权利和资源开采及相关争议解决做出了规定。 (1958年4月29日订于日内瓦) [本公约于1964年6月10日生效] 本公约当事各国,议定条款如下: 第1条本条款称“大陆架”者谓:(a)邻接海岸但在领海以外之海底区域之海床及底土,其上海水深度不逾二百公尺,或虽逾此限度而其上海水深度仍使该区域天然资源有开发之可能性者;(b)邻接岛屿海岸之类似海底区域之海床及底土。 第2条 1.沿海国为探测大陆架及开发其天然资源之目的,对大陆架行使主权上权利。 2.本条第一项所称权利为专属权利,沿海国如不探测大陆架或开发其天然资源,非经其明示同意,任何人不得从事此项工作或对大陆架有所主张。 3.沿海国对大陆架之权利不以实际或观念上之占领或明文公告为条件。 4.本条款所称天然资源包括在海床及底土之矿物及其他无生资源以及定着类之有生机体,亦即于可予采捕时期,在海床上下固定不动,或非与海床或底土在形体上经常接触即不能移动之有机体。 第3条沿海国对于大陆架之权利不影响其上海水为公海之法律地位,亦不影响海水上空之法律地位。 第4条沿海国除为探测大陆架及开发其天然资源有权采取合理措施外,对于在大陆架上敷设或维持海底电缆或管线不得加以阻碍。 第5条 1.探测大陆架及开发其天然资源不得使航行、捕鱼或海中生物资源之养护受任何不当之妨害,亦不得对于以公开发表为目的而进行之基本海洋学研究或其他科学研究有任何妨害。 2.以不违反本条第一项及第六项之规定为限,沿海国有权在大陆架上建立、维持或使用为探测大陆架及开发其天然资源所必要之设置及其他装置,并有权在此项设置与装置之周围设定安全区以及在安全区内采取保护设置及装置之必要措施。 3.本条第二项所称之安全区得以已建各项设置及其他装置周围五百公尺之距离为范围、自设置与装置之外缘各点起算之。各国船舶必须尊重此种安全区。 4.此种设置气装置虽受沿海国管辖,但不具有岛屿之地位。此种设置与装置本身并无领海,其存在不影响沿海国领海界限之划定。 5.关于此项设置之建立必须妥为通告、并须常设警告其存在之装置。凡经废弃或不再使用之设置必须全部拆除。 6.此项设置或位于其周围之安全区不得建于对国际航行所必经之公认海道可能妨害其使用之地点。 7.沿海国负有在安全区内采取一切适当办法以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免遭有害物剂损害之义务。 8.对大陆架从事实地研究必须征得沿海国之同意。倘有适当机构提出请求而目的系在对大陆架之物理或生物特征作纯粹科学性之研究者,沿海国通常不得拒予同意,但沿海国有意时,有权加入或参与研究,研究之结果不论在何情形下均应发表。 第6条 1.同一大陆架邻接两个以上海岸相向国家之领土时,其分属各该国部分之界线由有关各国以协议定之。倘无协议,除因情形特殊应另定界线外,以每一点均与测算每一国领海宽度之基线上最近各点距离相等之中央线为界线。 2.同一大陆架邻接两个毗邻国家之领土时,其界线由有关两国以协议定之。倘无协议,除因情形特殊应另定界线外,其界线应适用与测算每一国领海宽度之基线上最近各点距离相等之原则定之。 3.划定大陆架之界限时,凡依本条第一项及第二项所载原则划成之界线,应根据特定期日所有之海图及地理特征订明之,并应指明陆上固定,永久而可资辨认之处。 第7条沿海国以穿凿隧道方法开发底土之权利无论其上海水深度如何均不受本条款规定之影响。 第8条本公约在1958年10月31日以前听由联合国或任何专门机关之全体会员国及经由联合国大会邀请参加为本公约当事一方之任何其他国家签署。 第9条本公约应予批准。批准文件应送交联合国秘书长存放。 第10条本公约应听由属于第8条所称任何一类之国家加入。加入文件应送交联合国秘书长存放。 第11条 1.本公约应于第二十二件批准或加入文件送交联合国秘书长存放之日后第三十日起发生效力。 2.对于在第二十二件批准或加入文件存放后批准或加入本公约之国家,本公约应于各该国存放批准或加入文件后第三十日起发生效力。 第12条 1.任何国家得于签署、批准或加入时对本公约第1条至第3条以外各条提出保留。 2.依前项规定提出保留之任何缔约国得随时通知联合国秘书长撤回保留。 第13条 1.缔约任何一方得于本公约生效之日起满五年后随时书面通知联合国秘书长请求修改本公约。 2.对于此项请求应采何种步骤、由联合国大会决定之。 第14条联合国秘书长应将下列事项通知联合国各会员国及第8条所称之其他国家: (a)依第8条、第9条及第10条对本公约所为之签署及送存之批准或加入文件; (b)依第11条本公约发生效力之日期; (c)依第13条所提关于修改本公约之请求; (d)依第12条对本公约提出之保留。 第15条本公约之原文应交联合国秘书长存放,其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及西班牙文各本同一作准;秘书长应将各文正式副本分送第8条所称各国。 为此,下列全权代表各秉本国政府正式授予签字之权,谨签字于本公约,以昭信守。 1958年4月29日订于日内瓦。

相关参考

世界历史 1982年4月30日《海洋法公约》通过

1982年4月30日《海洋法公约》通过1982年4月30日,第三届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第11次会议正式通过了《海洋法公约》,公约由320项条款和9个附件构成,是战后联合国所主持参与制定的一项最重要的有关海

历史百科 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署

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署1982年12月10日,在牙买加蒙特哥湾举行的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117个国家的代表正式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个重要事件被公认是联合国取得的

世界历史 1965年12月21日联大通过《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的国际公约》

1965年12月21日联大通过《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的国际公约》《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的国际公约》,简称《消除种族歧视公约》。联合国在战后所通过的涉及基本人权方面的重要公约之一。1965年12月21日

意大利 意大利·1943年9月28日意共和意社会党签订联合行动公约

1943年9月28日意共和意社会党签订联合行动公约自德国法西斯1943年9月初占领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广大地区后,意大利人民就展开抗击侵略者的英勇斗争。意大利共产党和意大利社会党于1943年9月28日签订

历史百科 外交舞台扬起绿色橄榄枝——《非战公约》签订

外交舞台扬起绿色橄榄枝——《非战公约》签订1928年的世界并不平静。德国军国主义重新复活;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复杂,军备竞赛愈演愈烈,战争危险与日俱增。裁减海军军备的会议于前一年破产,却在这一年的

历史百科 1948年12月9日联大通过《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

1948年12月9日联大通过《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1946年12月1日,联合国大会一致肯定,种族灭绝,亦即整批地杀害某一种族的成员,是国际法予以谴责的罪行。在此基础上,1948年12月9日,联合

历史百科 1934年5月-1935年5月《东方公约》计划的失败

1934年5月-1935年5月《东方公约》计划的失败1934年2月就任法国外长的巴都主张联合苏联、东欧对抗德国。1934年5月29日,巴都向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建议,订立包括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

历史百科 1970—1971年海牙公约及蒙特利尔公约

1970—1971年海牙公约及蒙特利尔公约随着国际航空事业在战后的巨大发展,各国航空业务不断扩大,飞机容量和航行次数也大大增加。但同时空中劫持现象也相应增多,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963年,在日本

世界条约 凯洛格—白里安公约的签订

凯洛格—白里安公约的签订凯洛格—白里安公约,全名为《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普遍公约》,俗称非战公约。这个公约最初由美国和法国发起,1928年8月27日签订于巴黎,又称巴黎公约。创始签字国有德国

欧洲 1950年11月4日欧洲人权公约签署

1950年11月4日欧洲人权公约签署欧洲人权公约,全称《欧洲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公约》,因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又称《罗马公约》。此公约是在欧洲理事会主持下,由欧洲委员会成员国家于1950年11月4日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