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如何评价韩信
Posted 刘邦
篇首语: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司马光如何评价韩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司马光如何评价韩信
提起“兔死狗烹”可能很多人都会因此想到韩信,韩信被誉为是刘邦开国的第一功臣,最后却遭到陷害,不得善终。虽然史书提及韩信有谋反的迹象,但真相究竟是什么早已无从知晓。韩信也是有勇有谋之人,难道他就没提前想到自己的下场吗?司马光就曾评价韩信,认为他的失败还是因为没能看透刘邦的为人。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司马光究竟是如何看待此事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有些时候,一个人能力越大,并不代表着一个人越受欢迎。也许,你为一个人做了很多的事情,并为他带来了不错的收获,但是当有一天,这个人感受到了你的存在给他带来的威胁的话,你反而会有更不好的结果。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君臣之间的关系就十分吻合这个道理,而最为典型的代表便是刘邦和韩信。韩信一生为刘邦做了很多的事情,为他开疆辟土,帮助他建立了大汉王朝。但是谁也想不到的是,韩信最终的死亡也是因为刘邦。而对于其中的原因,司马光给出了答案。
司马光认为,韩信一生失败的原因在于:“夫乘时以侥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
这句话是何意思呢?其实也很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韩信在刘邦关键时候抓住机会要利益,是市井小人的志向;韩信建立大功以报答恩德,是有志操学问的君子的胸怀。但是淮阴侯韩信却想用市井小人志向想换取君子之心,那是很难的。
我们都知道,刘邦是个布衣天子,也就是说,他登基之前不过就是个无权无势的普通百姓。而这样的人,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获得了他人的帮助,并欣然接受了。等到他获得了一番成就之后,就有可能希望他人能够忘记自己的过往,只记得自己最为风光的时候,因此便会逐渐疏远一些与自己一同打拼天下的人。
韩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卓绝用兵才能著称,留下许多著名战例和策略。后世何去非评价为“言兵莫过孙武,用兵莫过韩信”。韩信为西汉立下汗马功劳,“王侯将相”一人全任,却也因其功高震主引起猜忌。
而韩信原本也不过是一个不得志的人,后来被萧何看中,并成为了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在后面的日子中,韩信为刘邦做了很多的事情,平定了魏国后击败代、赵两国,随后率军北上降服燕国,甚至最终击败了项羽的大军,令西楚霸王在乌江自刎。可以说,如果没有韩信的话,就没有大汉王朝的建立。因此,韩信骄傲了,觉得自己是大汉的大功臣。
然而,当刘邦建立了汉朝之后,却什么都变了,正所谓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刘邦认为,自己权威不能受到他人的挑衅,而自己的江山更不能让他人取代,于是要解决一切危险因素。于是乎,韩信便危险了。
吕后是刘邦的一个棋子,刘邦利用她将韩信骗进皇宫,然后埋伏人马将其活抓并杀害。此时的韩信才开始后悔自己的选择,倘若不将希望寄托在他人的身上,或许如今是另一番结果。
相关参考
韩信,身为刘邦建立汉朝的功臣,同时也是“汉初三杰”之一,在军事方面,韩信的确是有着过人的能力,如果没有韩信,刘邦统一天下的愿望就太难实现了。然而,在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候,同为汉初三杰的萧何和张良都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张良的评价极高,他认为张良之所以提出要追随赤松子的踪迹,就是为了婉拒刘邦的封侯拜爵,而且还直接就表达了自己根本不爱权势,一心只扑在了求仙问道的事情上面,避免了遭遇和韩信和彭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张良的评价极高,他认为张良之所以提出要追随赤松子的踪迹,就是为了婉拒刘邦的封侯拜爵,而且还直接就表达了自己根本不爱权势,一心只扑在了求仙问道的事情上面,避免了遭遇和韩信和彭
据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的记载,韩信的结局是因为谋反,被吕后诛杀,还被灭了三族,后人无不对韩信深表同情。>>司马迁是这么说的:>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
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霸王项羽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善于用人,在刘邦的身边聚集了很多的谋士和将领,他们都对刘邦忠心耿耿,愿意为刘邦卖命。可是项羽身边却是人才稀少,唯一的可以上得了台面的谋士亚父范增最
韩信,秦汉之际一代名将,其所创造的丰功伟绩以及经典战役乃称世界之奇观,后来者皆难以望其项背,令众人高山仰止。韩信淮阴人,早年家境并不优渥,食不果腹是常事。公元前208年,韩信参加反秦暴政的行伍,投奔项
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霸王项羽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善于用人,在刘邦的身边聚集了很多的谋士和将领,他们都对刘邦忠心耿耿,愿意为刘邦卖命。可是项羽身边却是人才稀少,唯一的可以上得了台面的谋士亚父范增最
人物志 韩信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韩信历史评价,韩信人物生平事迹简介
淮阴(属今江苏省)人。父母早亡,家贫如洗,既不会经商,又不愿务农,常寄食他人。后寄食于一亭长家,久之,亭长妻厌之,一日故意早食,不为备食。信知其意,自是不再往。至城下钓鱼,有一漂母(在水边漂洗衣物之老
作者:申向洋,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刘邦曾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炯,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
历史人物 韩信简介评价 大将军韩信点兵的故事 历史上的韩信怎么死的
中文名:韩信 国籍:中国(汉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淮阴(今江苏淮安) 出生日期:公元前231年(辛丑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196年 职业:大将军、左丞相www.cha138.com